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第2/3页)
山的那一刻,枪魔,江无心,竺远,已经开始等待自己死在那杆霸王枪下的日子了。 然而若是刚才卓不凡走进了那间驿铺撞见了他的二伯,虽他必不会多说,然而那位浙闽总督一定回彻查为何自己待在侠客岛的宝贝侄儿,会出现在这东南小县城,而又是谁弄瞎了他们卓家单传嫡孙的左眼,如此一来,不过一月,不归山上必将迎来腥风血雨,届时,所有人,包括春生,一定都以为是卓不凡告的密。 若是如此,恐怕他与春生的缘分这一回是真的走到了尽头,因此才说他刚才走过了一处极险要的命运岔路,幸而他虽性子偏执,然而品行端正,最不喜达官贵人用身份恃人的行为,才使未来的自己躲过致命一劫。 若是将来的他回看刚才那一刻,该有多提心吊胆,人的命运关键,竟藏在这些平平无奇的时刻,因此不知天命反而是人的福分,若知天命因果,活着便只有如履薄冰,忧心仲仲的份了。 不知自己逃过一劫的少年继续牵着驴向前走去,终于临近城门,只听锣鼓喧天,是鼓楼西边的城隍庙里在唱戏,一群老百姓乌泱泱的拥在那戏台前看着,卓不凡不用看也知道这样的小县城里上台的定是些不入流的草台班子,他对自幼便严于律己,对这些莺莺燕燕的东西从不感兴趣,唱得不好的更是不屑一听,他才想绕过这一群人,却听台上的戏子突然尖声哭唱道。 “卓不凡,卓不凡,唉,我的好大儿,苦命的不凡呐!” 这戏中人的名字竟和他相同,卓不凡好奇停步一看,只见一个解了发辫的武生对着一穿肚兜的小孩儿半跪着,看来是一对父子,这小孩儿便是与他同名同姓的“卓不凡”。 卓不凡看着看着,发现这武生扮相的父亲角色,竟也和他父亲同名姓,叫“卓孟章”,他越看眉头越皱,到最后实在忍不住,朝台上怒不可遏地大吼一声。 “荒唐!荒唐!你们演的都是些什么!” 所有人都停下来看他,旁边几个老妇嘘他,叫他小声些,百姓们难得娱乐一场,被他搅了,全都对他指指点点地白眼相向,有几个甚至朝他身上丢瓜子花生,君子不与民斗,卓不凡脸臊起来。 旁边一个还算热心的汉子跟他说,这是一出流行的新戏,叫《寻月记》,讲的就是一代大侠卓孟章和江近月的故事。 要说卓家最有名的人物,既不是卓不凡的首辅大伯,也不是他的两省提督二伯,而是他的父亲卓孟章这个不肯入仕途的江湖男儿。 卓孟章一直谦拒武林盟主的位置,可世人都早将他作为武圣的接班人,一直以武林盟主的身份看他,后来领着一路江湖义兵奔赴西北战场抵抗鞑靼,便是坐实了盟主的地位,战场上的英武表现,更使他成为路人皆知的卫国英雄。 即使后来卓孟章因情入魔,在边界大开杀戒,落得个归来自戕的唏嘘结局,可坊间对他却无一贬低之语,只将一切罪责盖在魔教教主冯应如的身上,说他强占他人之妻逼江近月生子,以孩子要挟武圣之女留在西域,而江近月会死是因为见到苦寻自己十年的丈夫时愧疚难当,自己往卓孟章的青罡剑上撞去的结果,更说卓孟章之所以在边境屠城,全是被魔教教主冯应如用邪术cao控的缘故。 总之卓孟章最终竟未得一个身败名裂的后果,不仅保全了往日名声,反而因他杀了魔教教主,为情而死,成了世间女子心中最为钦慕怜叹的痴男儿,他生前已是侠名天下,死后更是妇孺皆知,卓不凡身为他唯一的遗孤,也成了连村中老妪都知晓的可怜少爷。 这都因世人从来只会看到他们想看到的,更离谱的是,不知哪个谱曲写戏的先生,以这些坊间传言为基础写了本叫《寻月记》的戏,一时间风靡了两京一十三省,听说现在大户人家的千金闺秀们,只请会演《寻月记》的班子进园子里唱,这草台班子赶着潮流,能把这新戏演给这群县城百姓看,实属难得,因此卓不凡的行为在他们眼里就是上赶着讨嫌。 卓不凡看着台上那穿着肚兜的“卓不凡”,还有身材臃肿,表情夸张的“卓孟章”,愈看愈觉得荒唐透顶,可他什么也不能做,难不成跳到台上,拍着自己胸脯说自己是真的“卓不凡”,你们这群戏子演得蹩脚东西是在亵渎我的爹娘。 他捏拳咬牙,涨红着脸站了会儿,还是灰溜溜的走了。 大侠又如何,天之骄子又如何,生离死别,阴差阳错,到头来,在别人那里不过一场茶余饭后,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这一辈子的酸甜苦辣除了自己,旁人都品不来个中滋味只会曲解和戏说,更不用提,泱泱岁月中,被遗忘的才是大多数。 卓不凡感到荒唐,从未有过的荒唐。走着走着,眼中不知不觉又有了泪,他以为自己这些日子已经为春生哭干了泪,看到眼泪和血水又淌在了脸上,卓不凡先是苦笑,然后靠在那黑驴的身子上,难过得沉默了半晌。 “春生……,我的白玉小菩萨……” 这一刻,卓不凡无比想念他的春生,他也在这一刻明白,往后自己的一生里,难过时想要寻找的依靠都是他了。卓不凡抬起脸来,泪和血已经擦干,他看着那磨牙哼哼叫的丑黑驴,明白这世上再无依靠,只剩下荒唐。 他牵着这头驴,好像把自己也看作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