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第2/3页)
一切都看得起又都能放得下的人。而比起情情爱爱,冯谢君更痴执于权力,拥有心上人,对他来说是锦上添花,若是失去,会惋惜遗憾终生,却也不至于万念俱灰。 唯有卓不凡,此身在世,最痴执的就是爱。 卓不凡成长的环境是满口的仁义道德,身边都是穿着得体考究的君子佳人,虽不乏真正值得他尊敬的真君子好汉,譬如他的外祖父武圣和他的父母,这些亲人为人都足够好,也足够爱他,可不是没机会爱,便是爱的不得法。 中原的圣人礼教只教规矩道德,却不教人怎么去爱,既不会爱人,更不会爱自己。 谁都不似春生,心里爱他便要说出来,会踮起脚捧着他的脸,边说爱他边吻他拥抱他,春生教会了他圣人书里没有的,教他哭,教他笑,教他有欲望的人也是快乐可爱的。春生对他来说超越了男人女人,成为他的白玉菩萨,卓不凡逐渐把自己的一切欲和爱,都投射在了这尊可爱可亲的白玉小菩萨身上。 因此,以为这样的白玉菩萨是因自己而殒命的卓不凡,感受到的痛苦近乎将他毁灭了,现在三人中他最痛苦,盼归许久的父母在异乡暴毙,没有盼来团员只盼到了一个夙敌般的弟弟,与春生相爱是他这压抑一生中发生的第一件也是最重要的好事,结果竟也是昙花一现。 说卓不凡是此时世间中最痛苦的人之一也不为过。 而此刻这位世间最痛苦的少年,其实离他的白玉菩萨不过百步,隔着那片好似阿碧地狱的凌迟刑场,卓不凡就站在芙蕖县的东城门上。 他的二叔卓仲达到东南抗倭,首战便大胜,此次特地将活捉的十几名倭贼押至芙蕖县当中凌迟,既是为了平复民心,亦是为了震慑那些有意通倭的流民。 卓仲达特在六百里加急的捷报中向皇帝李后存提了点小小请求,希望宫里能派几名巧府的剥皮匠来给东南边陲的百姓施展一番凌迟之刑,以慑人心。 然而,这份要求其实还暗藏了一份只有他和皇帝两人才能会意的私心。 那日皇帝李后存为了寻找白蛟之子,欲微服至芙蕖县不归山,卓仲达为了抗倭亦在东南,表面上他是朝廷的巩固之臣,背地里,因为与自己三弟卓孟章有几分相似,他亦是李后存招幸最多的男宠。 卓仲达从大太监张绪德那得了皇帝将至芙蕖县的消息,于是特地带着卓家军在镇上歇整一日,为的就是能在抵达抗倭战场前,能与皇帝李后存多行一夜云雨。李后存是个极会用人的聪明统治者,皇帝的行踪既然能被透露出去,那一定是他有意放之的缘故,否则给张绪德十万脑袋也不敢透露给卓仲达一丝踪闻。 而这位卓总督亦料到国君定会在自己奔赴战场前赠他一场春宵良夜,毕竟东南的倭乱,除了他这位定国大将,再无人能摆平。 可谁料靖安皇帝半路遇见了受伤的卓不凡。 若换做其他任何一人,李后存决不会对卓仲达爽约,可这是卓不凡,他师兄卓孟章留在世上唯一的血脉,况且几年未见,这位已被自己许给女儿的贤侄,体格相貌更是与他生父年轻时有八九分相似,而当卓不凡闭眼安睡时,更是宛如时光倒流,让李后存以为自己回到了那段武圣带着卓孟章入宫教他习武的少年时期。 仿佛卓不凡睁开眼睛,自己就会回到那日与师兄卓孟章在御花园初见时的那一刻,看那扎着马尾的英俊少年,揉着眼睛,爽朗天真的笑出两个酒窝,问他是哪里来的小太监,敢在宫里拿着剑乱跑。 李后存对着昏迷的卓不凡,只一眼,便立刻将什么白蛟之子,东南倭患给忘得一干二净,虽然之后冷静下来,却已经改道折返,带人到了胶东卓府,索性便先为了担忧贤侄的伤体,亦是自己不舍得离开这张神似师兄卓孟章的脸,也留在了卓府小住了几日。 皇帝留住卓府的消息,自然很快被卓家人飞书详述给了卓仲达,而一直以为在武圣的侠客岛待得好好的亲侄儿卓不凡,竟在芙蕖县重伤的事当然也被知道了。 卓仲达拿到信的那一刻,几乎在军帐中跳起来,他忧心似焚,立刻密信大哥卓伯卿以及侠客岛的亲家武圣江无涯,问他们这是怎么一回事,又该如何是好。 一想到卓家仅剩的独苗竟和皇帝待在一起,卓家的人和侠客岛的武圣俱是为卓不凡的性命安全担忧得寝食难安。 卓氏在前朝便是山东地区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每回改朝换代,这些世家都是新统治者需要拉拢的地方大势力,其中卓氏之人更在本朝太祖皇帝打拼江山时暗送其诸多人力财力,在登基之日便嘉赏封授其家主为助国公,子孙后代可世袭。 而胶东卓氏到了卓家三兄弟这一代,已是盛级。伯仲二人各至文臣武臣之极,三弟卓孟章不入宦海却是武圣的爱徒爱婿做了武林盟主。 然而盛极必衰,自古中央皇权与地方势力总是处在互生互斗的动态关系中,一个新的皇权总先借着地方世家势力立身创世,世家亦借着新皇权继续并扩大加深自己对地方的权财掌控,可这种平衡总是微妙的,如今经过几代皇帝的巩固统治,终于到了该削灭这些旧世家势力的时候了。 嘉佑帝时期,卓氏长子卓伯卿已以吏部尚书之职跻身内阁,负责调查汝南陈氏父子贪赃通敌一案,汝南最大的世家,陈氏一朝被灭九族。靖安帝李后存登基不久,杭州何氏兄弟被卓伯卿门下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参了一本,言其以盐铁之位在浙北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后卓仲达奉旨领兵部与北镇抚司一道在何宅搜出白银一千万两,江南百年何氏亦崩于一夕。 皇室已借卓氏兄弟杀了陈何等地方大世家,两兄弟明白自己手里人人艳羡的权力不过是皇帝暂借给他们的,到了他们吧该杀的都替皇帝杀了,最后就该轮到把他们胶东卓氏这把屠刀折断的时候了,而折刀的准备早已开始—— 卓不凡的所有堂兄弟都死于非命。 卓伯卿与卓仲达都有过儿子,却都夭折了。一个在元宵佳节入宫时不慎坠水,三岁即夭,一个养到十二,在皇家园林随太子秋猎时被野猪踩死,另一个出生即体弱多病,宫里派来太医常年留于卓府为其疗治,仍是熬不到三年便没了。 他们很快明白,这是皇室想让卓家断子绝孙,没有男丁便不能入仕,不能入仕便无实权顶多只有一个助国公的虚名,若不是明白了这点,卓氏的长老们决不会这么轻易放任卓孟章的意在江湖,希望借此向皇室表明卓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