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玉观音》01温顺受x阴狠养子攻 (第1/6页)
冬月,扬州。 近来岑府上下都是忙的。卯时的梆子才敲了响,下人们就起了,一间间屋子点上油灯。 东偏院一间屋内,岑府二少爷岑兰生躺在床上,呛咳了一声,忽然倾身吐出一口血。他面不改色,抬手抹去嘴角的血渍,慢慢靠回床头,将一只青白的手搭在被面上。 今年入冬早,半月前扬州城便打了霜。这间小屋内并未点灯烧暖,冷风灌入,仿佛一口木棺,冻得人毫无知觉。 下人屋和东偏院挨着,中间插着一道长廊,两个小厮紧着步子路过。 “天没亮就咳,整日跟病痨鬼似的,真晦气!” “哎,少说两句吧,病了大半月,也没见夫人老爷请大夫,着实可怜。” “可怜?瞧你说的什么话!人家好歹是少爷命,生在富贵人家,怎么着也比我们做奴才的命好!” 两个人正争着,迎面撞见一个人。此人穿着单薄,怀里不知捂了个什么,行色匆匆地穿过走廊。 一个小厮认出来,嗤笑道:“这小豆芽这些年真是忠心耿耿,怕主子冻死,每日早晨去厨房讨点热水……” 此人叫伴鹤,是岑兰生唯一的贴身小厮,自小便服侍着。原先跟着前主母陪嫁来的,后来主母出了事,儿子都不要了,哪顾得上小厮丫鬟,一并留在府中。 “唉……要是老爷夫人狠了心不管,也不知道二少爷能不能活过冬天。” “收收你的好心!快去帮厨,过阵子主人家远在京城的远亲要来一趟府上。” “呀!京城?来的莫不是什么权贵……” “听说是位将军呢,啧啧,真是天大的面子。” “公子,我回来了。”伴鹤轻手轻脚地掩上门,转身走进里间,瞧见地上多了滩血。 “兰生公子!兰生公子!”他几步跑到床边。 岑兰生靠在床头,仍是垂着眼,似乎出了神。一张脸冻得惨白,一眼看去像是已死之人。 伴鹤吓坏了,赶忙将汤婆子塞进被子里,继续唤道:“公子,怎么又咳血了?快些躺好,进被子里渥一渥……” “不…碍事。”岑兰生嘴唇动了动,声音虚弱不堪。 将死未死,总归是没有死。 伴鹤心里稍稍放下一些,从袖子里拿出几根蜡烛,点了一根放在床头。 这蜡烛是从厨房里偷来的。他们屋里每日只能用一根蜡烛,炎夏还好些,一到入冬黑得早,一根实在不够用。去找管事求情说理,却是徒劳无功。 这些年来,想要什么,缺什么,只能去做偷鸡摸狗的事。 伴鹤眼眶干涩,看一眼岑兰生的面颊,雪白的面颊薄薄一层,被光灼亮了,多出几分人气。替人掖了掖被角,伴鹤快步离开屋内,站在门口抹了抹泪。 他心酸得很,公子今年不过十三四岁,府上年龄相仿的少爷都在上学堂,吃穿用度一样不愁。 兰生公子呢?无依无靠,被人弃之如敝屐,对外说是岑府二少爷,却从没有享过一天福。 同为少爷生在府中,命却差得这样多。 这些年硬过来了,也不知道日子什么时候能好过些。 伴鹤叹了口气,擦拭干净眼泪,望了一眼天。 挨了半月光景,天气回温,白日里总算是没有太冷。 这日,伴鹤走在路上,脸上挂着笑。方才在后厨房里,有个厨娘给了他一碗热汤。 “上回喝热汤得有阵子了,给少爷暖暖身子正好……”伴鹤提着食盒,嘀咕着朝偏院走,一进走廊,前头响起说话声。 “小五,近日夜里愈发冷了,不知府上的阿猫阿狗冻死没有?” 抬眼看去,一个少年站在不远处。约莫十五六岁,披着白狐狸皮的鹤氅,往那儿一站,便叫人知晓是富贵人家的少爷。 唤作小五的人一身书童打扮,在一旁弯着腰道:“畜牲命贱,死了便死了,不值得大少爷挂心。” 伴鹤在岑府多年,自然认出这人是大少爷岑明时,吓得浑身一颤,赶忙放下食盒跪到地上,“大少爷。” 岑明时走到伴鹤跟前,抬脚踢了踢食盒,“这是给二弟的吃食?” “是,大少爷。”伴鹤伏在地上应了声。 应完,那只穿着锦靴的脚猛地踹过来,踢飞了食盒。汤泼洒一地,在地上冷得热气腾腾。 “呦,这碗里的汤是剩菜罢?想来是二弟近来口味偏颇,那便再去盛一碗热乎的。” 伴鹤不敢吭气,跪在地上发抖着。这大少爷性子阴晴不定,从小以刁难岑兰生取乐,长大后更甚。虽说这么些年挨欺负惯了,可每回一找上门,口气如此阴毒狡猾,还是叫人忍不住害怕。 岑明时撒完了气,理一理衣领,拂一拂衣袖。 欺负完奴才,下一个该轮到主子。 “算算日子,许久未与二弟闲聊了,小五,走一遭瞧瞧。” “大、大少爷!”伴鹤一听二人要去偏院,立刻有些慌神,“公子近日身体抱恙,屋里病气浓重,大少爷身子金贵,还是不去的好。” 岑明时一听,倒兴致更甚,“病了?那我这个做大哥的,于情于理更要去探望。” “小五,走!” “得嘞,少爷。” 两人走在前头,伴鹤自知无法阻拦,只能心惊胆战地跟在后头。 走到偏院,岑明时停在房门口,抬了抬下巴。小五会意,一脚踢开门,跟在主子身后进入屋内。 这间屋子朝向不好,虽是白天,仍然昏昏的看不清。乍一进去,不像是住着人,倒像空屋子。 岑明时眯了眯眼,往里走了几步,方看见一小片光亮。 床旁点着两根蜡烛,是屋内唯一的亮处。 岑兰生靠在床头,手里拿着一本书。他并未束发,一头长发散在身后,有几绺落在衣襟前,好似梅花枝条搭在雪上。 岑明时过了十几年好日子,身材高大,面容红润,可长相与眼前人一比,瞬间逊色不少。 他咬咬牙,冷笑一声,“二弟好用功,天这样冷,换作我和三弟,在学堂里怕是半分看书的心思都没有。” “说起来,二弟这屋里着实太暗些,像庵堂似的。不知弟弟记不记得,往日在学堂时,左右两侧点的烛架,真是亮得如日头一般。” 这话里有一股嘲弄。 当初,岑兰生是被准许去学堂的。毕竟明面上挂着二少爷的名头,岑府家大业大,要是被传出去苛待谁,怕是不大好听,岑老爷便准这个出身不上台面的儿子去了。 那年岑兰生十一岁,在学堂里待了半年,竟可识千字,深受夫子赏识,因此格外照顾,并对外人赞不绝口,说岑兰生是少见的神童,如若踏上仕途,前程不可斗量。 第二年,岑兰生不再去了。因他太过聪明,处处压了赵家其他兄弟姐妹一头。赵家老爷随便找了个身体不好的由头,将人关回府中。好歹上了一年多学,如此一来,辍学后外人很难再看出端倪。 论祸首,还是眼前人。若不是岑明时哭天抢地,说不愿被一个野种抢风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