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尘网 (第5/7页)
“公子,这是女公子送给您的……”怯怯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他气急地从软垫上支起身子,话里带着怒气:“她送的我不要!你是……” 小侍女身子一抖,手里握着药瓶,“扑通”一声跪了下去。 昨天看他哭得可怜,陪他跪了一个时辰,现在估计膝盖也是青的。这么一跪,小姑娘嘴唇都在抖,是疼的还是吓得未可知。 他好像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完全没火了,沉默了一会儿,讪讪地开了口,让人先起来。“我也没……我说送给你了,你拿着吧。” 1 还好小侍女收下了,没有计较他的莫名发火。她还顺便帮他换了膝盖上的药,原本那人不说,家里不会有人管他,毕竟这也不是什么大伤,又是因为受罚来的,不光彩。 这么看来家里还是有在乎他的人。他这么想着,心中不禁有点小小的欣喜。 “你叫什么名字?”他佯装无意地问道。 “回公子,奴婢叫溪沅。”她低着头换药,应声回答。“溪水的溪,澧兰沅芷的沅。” 完了,好像不认识。他心里嘀咕。 时至今日他仍后悔,如果他未曾心下一动去问,也就不会有后来那些事。他后悔自己不该如此天真,害人害己。 他们不是父子,更不是家人,而是水火不容的仇人。出现了胆敢对他施以援手的人,那人不会允许,一定要找各种借口,断绝他与之接触的机会。 所谓“礼数”,不过是用来约束没有反抗能力的人。羊圈之中的羊,他后知后觉。 那人气得打了他一顿,质问他,明明是他错在先,居然还要为了一个侍女要死要活,不觉得愧为人子。他恨不得当即与他拔刀相对,可惜手脚被缚,只能哀莫大于心死地躺在地上。 “你既然不要我,为什么还要阻止别人可怜我。” “我只想从来不是你的儿子。” 他差点就死了。那人一脚踢断了他三根肋骨,断掉的骨头差一点捅穿肺部,让他再也不用忍受和这么一个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屋檐下。 待他活着醒过来,jiejie也回来了,他也不管自己和他们往日是否亲近,抓着她的袖子像抓救命稻草。 “她死了。”她半是无奈半是不忍地宣告这个故事的结局:“家中失火。” 他和溪沅并没有什么,他敢对天发誓,可根本没有人听。那人将一个孤苦无依的女孩家逐了出去,放她在那样的世道里摸爬滚打,只是因为自己和她走得近了些。 没问是谁放的火,或者是不是意外,他不声不响地躺了月余,又能走动了。此事就像轻飘飘地过去了一样,连jiejie也十分惊奇,按照他的性子,不报复,也不发疯。 没有人认错,也没有人原谅。大多数家事的解决方式就是如此,殊不知所有人的仇恨在滋养一个可怕的鬼魂,直到某天,彻底把这层脆蜡般的外壳撑破,露出吞噬所有人的恶鬼,在狂风呼啸的夜晚大开杀戒。 大约几年后,他在庭院中喝茶时,与自己那位已经位居侍大将的jiejie闲聊时,说出起一件事情。 歌舞伎町,那人对一向对那处没兴趣,但近来居然开始与其中一位mama联系。而且支钱去了,还不少。 “你怀疑他看上了哪位艺伎?”她有些疑惑:“你如何知道此事?” 2 “因为是我设的局。”他说。 眼前之人的面上闪过一丝惊讶,他不由得笑了起来,像他小时候捉弄别人成功的时候一样,放肆又得意。末了他却说:“骗你的。我怎么知道他为什么会去,我只知道他看上了谁。” 一个和他死去的母亲颇为相像的人,就连他也感慨,这世间怎么会有这样相像的人,哪怕借着画像,也能看出来相似几多。 他见到对方的第一眼就知道,笔至此处,这个故事该换个写法了。 而他要做那个主笔之人。 门外传来一记敲击声。 午时刚过,这个时间会找上门来的人不在少数,但能这么敲门的,他头一次见。 因为大多数都会被护卫挡在府门外,不可能有机会碰得到他的门扇。他心下有了数,走过去抬手开了门。 般若面具下的紫瞳在他面前一晃,黑衣人的身形便消失了。他合上门,回过身,冲那背影行了一礼:“内卫大人。” 这声大人我可担不起。内卫摆了摆手:“千秋大人,你是禁军统领,又是旗本将军,用不着。”随即话锋一转,“你可知柿泽朝野调兵往稻妻城方向来了?” 2 统领与旗本将军各有一部分调动稻妻城驻军的权力,但需有大御所阁下的谕旨,或者诸位皆赞同调兵,集齐各自调令,方可将荒海的驻军进行调动。 “擅自调兵是死罪。”千秋的面色平静,丝毫不像是听闻有人谋逆的样子。或者,这是他早已料到的事。 内卫听见“死罪”二字,不由得冷笑一声。他知道这人在雷电影身边呆惯了,说话做事,颇有几分板正的官架子。“你一个和尚,杀生造业,为何愿意做?”他说:“既然你不慌着去收尾,那不妨聊上两句。” 千秋知道他要有这么一问。不如说,长公主有这一问,要试探于他。 柿泽朝野本不至于走到现在穷途末路的地步,他也不至于非要背上杀孽,但很多事情,源于一念之差。 人最怕的,不是一辈子软弱可欺,又或是一辈子凶恶无常——人最怕半路出家。 “我虽出身镇守寺,但师父未曾与我受戒。”他淡然一笑,“再者,诛杀谋逆之人,于情于理,我也下得去手。” “好一个于情于理。”内卫听着他睁着眼睛说瞎话,感觉十分耳熟。原来你们旗本将军都是这么个风格。“先前九条大人去柿泽府提人,说的也是这么个于情于理。”他打量道:“你们是约好了?” 千秋仍旧笑着,不紧不慢地说:“枫原大人于此案中倒是,关心甚多。” 长公主,其本人表面上并未有过任何直接表态,甚至到了柿泽朝野被逼反的今日,也只是下了一道代行谕令。 2 让千秋带兵去平乱。 满朝上下无人不知千秋家与柿泽朝野的渊源,这么安排不光符合朝中形式,还符合民间看热闹的口味。 一族被灭,多年后由一个当年的孩子、现在的权臣来复仇,估计只有话本里能看见这样的情节了。不过也见怪不怪,稻妻城里发生什么事,又是不可以的呢。 只是那位正代行女君权柄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