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章 末世的北极星 (第2/2页)
多挤?买东西都是网购呢。 事实上卞小渔的感受是,自从毕业后有了一份工作,自己的生活比从前好了许多,自由了许多,在卞小渔看来,现在的时光好得很,食宿不成问题,账面存款每个月都在增加,就是武汉人总是感叹的房价问题,她也不是很在意,她对武汉没有太多的执着,只把这里当做一个工作的地方,将来或许会在一个二三线城市买一间小房吧,反正还很遥远。 不过卞小渔也晓得:“如果人类消亡,绝不会是像鼠群这样平和的。” 因为雌性不再生育,种群在相对平静的氛围之中消亡,这在人类是不太可能的,毕竟人不是鼠,人的行为方式要比鼠复杂得多,能够做出的选择也更多,比如中国现在就在鼓励生育,鼓吹“贤妻良母”,从官方到社会,弥漫着一种“盯紧zigong”的焦躁,片子里说的类似“草食男”那样的雄性老鼠,在日本听说是有的,中国或许也有吧,但并不是必然,有一些男人明明生存资源并不丰富,却拼命逼迫女人生孩子,比如说卞金有,又在跟赵满娣要三胎了,赵满娣二胎生的是女儿,卞金有一定要两个儿子才觉得保险,最好是三个,越多越好。 宣东淳道:“人很多,尤其中国的男性太多了,去年的人口普查,结果刚刚发出来,不是说男的比女人多了差不多四千万吗?这数字,比抗战死亡人数还高呢。很可怕,都在追生儿子,查性别堕胎之类,我有个同学好在是没有那么邪性,她刚刚生了一个女儿,怀孕的时候没有去检验性别,只是整天和我说觉得女人太苦了,要是生个儿子就好了,我都无语了。我们这里毕竟是大城市,还能好一些,看到的女人男人一半对一半,如果是走在那些小县城,不知会怎么样。” 卞小渔:“农村就是这样,男人多,男孩也多。”当然了,情况是复杂的,有的村里是男人出去打工,女人留下照顾家庭,所以平日里路过一看,都是女人和老人,还有孩子,不过等过年的时候,外出的人回来了,便看到男性数量明显超出女性,那是真的做到了卞庆所说的,“不能受‘平等平等’的骗!” 宣东淳继续推理:“男人多了,个个又想要女人,得不到就格外有攻击性,那么女人也想要保命,所以就也会有攻击性。反正照这样下去,有可能乱的,她倒也不完全是杞人忧天。所以刚才听你那么一说,我就想,如果在北极有一个基地,里面储存了满仓库的物资,虽然那地方一片冰冻,我也是可以去的,到那里就关闭了基地的大门,一个人住在里面,能源之类的应该也不会缺,我就在那样安全的堡垒里面,把各处灯光都打开,明明亮亮的,外面再怎样狂风暴雪,基地里都非常安宁,就是极夜也不怕,反正基地里白亮白亮的,不会感觉压抑。” 卞小渔噗嗤便笑了:“东淳,你简直要上演末日黑客了,哦那个北极光基地是国安局的房产,里面有许多电子设备,你可以在里面和世界各地联系,到时候大家聊聊天,也不会寂寞了。” “这种设定好像很有趣,我坐在基地里,发微信问问外面的情况,然后通过卫星看看各地的实况拍摄,比如游行示威之类,这日子也挺不错的,我还要带一批书和片子进去,一个人在基地,日子那样漫长,可不就是要这样打发吗?……”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一会儿,卞小渔要去洗澡,聊天便断了。 洗过了澡,卞小渔回到卧室,坐在那里看着书,过了一会儿大脑便忽然开始走神,继续着方才的话题,思路发散开来,将自身放在北极光基地,不过稍稍将条件配置改变了一下,基地是一个堡垒,关闭大门之后,没有人能够闯进来,像片子里的那样,僵尸或者活人闯入基地,是难有的事情;基地之中面积宽广,不过因为某种原因,只有自己一个人在这里,走在内部通道里,灯光在前方亮起,在自己经过之后熄灭,耳边听到的便只是自己脚步的回声,更显得这里空荡荡的。 基地与外界保持着空气交换,有通风口流通新鲜的空气,不过因为能源充足,暖气开得很大,所以外面冰雪间那虽然清新但是凛冽的空气进入这里,便也变得柔和了,提供了足够的氧气,却不会让人感觉寒冷;每天维护设备之余,便读一读书,看一看大屏幕上面世界各地的图像,有怎样的实时新闻,到了午间或者晚间,便起身做饭。 对于烹调,卞小渔日常是没有什么兴趣的,不过换一个环境,在这样一个漫天风雪、与世隔绝的现代高科技基地,应该是有不同感受的吧?仓库里堆到天花板的都是一些方便食品,比如牛排、培根、果酱,还有各种罐头之类,将牛排放进微波炉里加热一下,很快配着压缩饼干就可以吃了,方便省事,望着外面茫茫的风雪,风味独特。 卞小渔觉得如果自己去往那里,应该带一些种子之类,在外面挖了泥土,找一些容器装起来,布置一个小小的室内种植场,如果自己想要吃土豆烧牛rou,或者是凉调菠菜,大概要自己栽培了;至于禽畜养殖业,那倒是不必了,仓库里不是有许多火腿吗? 卞小渔越想越是陶醉,虽然在那样的基地里,所用物品都是标准化,很少有体现个人特点的东西,不过她却觉得,在如此严酷的背景之下,也实在很不需要那么多的花哨,这样就很好,简单素净,虽然没有太多变化,在这样动荡飘摇的时代,能够有这样的安定和笃实,就好像回到了真正的心灵故乡。 于是在激情澎湃之下,卞小渔跳到地上打开了电脑,创立一个文档,便开始打字——末世的北极星,好了,题目已经拟定了,接下来就是写具体内容。 序章:在未来,二零五零年,一种未知病毒在全球爆发,各国迅速沦陷,女主角一个人坚守在北极星基地……然而女主角叫什么名字呢?卞小渔是个取名废,刚开头便卡住了,想了好一阵,才定名为“水母”,其实不是名字,而是女主的绰号,之所以叫这个,是因为卞小渔很喜欢水母,轻灵飘逸,剔透得很,有一些的色彩是十分鲜艳的,而且擅长化学攻击,卞小渔蛮喜欢这种生物的。 名字取好之后,卞小渔开始设定具体细节,各种食品和物资储备相对容易,基地下层有几个大型的仓库,里面满满的都是堆的这些东西,装备不容易失效,服装之类几十年都可以用,食品要么是真空包装,要么是冻干食品,基地里只有水母一个人,这些东西可以供应她后面五十年的需求,唯独能源,能源是个大问题,一般都是用柴油发电,不过那样的话,就要准备许多桶柴油,而且会污染环境,卞小渔绞尽脑汁想了一阵,忽然想到自己那一回看过的北欧旅游书,里面提到地热,那么基地便用地热能来发电,这就节省了柴油的储存空间,地热几乎是无穷无尽的,不必担心柴油耗尽,基地一片漆黑,好了,这个问题也终于解决。 卞小渔写完了序章,看了一下,一千多字,将北极星基地初步描绘出来,即使只是这短短的一千五百多字,也已经累得她脑门上冒出虚汗来,真的有点受罪,感觉好像有两只看不见的手像拧毛巾一样,抓着自己的大脑使劲地绞,自己的脑浆都仿佛给绞干了一样,只是个开头,便感觉很是吃力,于是卞小渔便保存了文档,关闭电脑,熄灯睡觉了,费脑力啊,明天还要上工地,今晚早些睡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