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没寄出的邮件】 (第2/2页)
出这台电脑只是处於休眠状态。 在电脑旁放着一份翻开的档案夹,看起来似乎才浏览到一半。 我随手将档案夹拿了起来,正准备将档案夹阖上,却看见其中夹杂的一本笔记本,掀开笔记本上头满是熟悉的字迹。 这应该是郭承峰的笔记本,我翻阅着笔记,脑海里却闪过他腼腆的笑容。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此前日本面临战争压力,曾试图开发大规模杀伤武器,并且在多处占领区实施人T实验。」 「日治时期,日军派遣部队占据gUi山岛并封锁岛屿,进驻部队番号不详、目的不详、直至日本投降後,从gUi山岛上的居民口中得知,日军曾於岛上进行军事管制,推测日军曾於gUi山岛上进行实验,此事件仍待查证。」 「此後撤退来台,直至1977年gUi山岛成为军事禁区,开始全面撤离岛民。」 二战时期,日本曾在占领区内多次实施人T实验这点,随着许多战时机密文件解密後,早已广为人知。 只是令我感到惊讶的是,gUi山岛或许也曾经历过这样的实验。 如果不是如同郭承峰这样的人,持续并且坚持挖掘gUi山岛的历史,或许没有任何人会知道,gUi山岛也可能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只是,在笔记中郭承峰并没有做出结论,因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这些顶多只能称得上是一个猜测而已。 郭承峰会特地将这些资料作为笔记抄录下来,应该是因为他正试着找出能够支持这些猜测的历史证据。 或许还会有其他人接续下去,直到这件事情被摊开在yAn光下,然而这一切早已与郭承峰没有关系。 甚至於我,都没有任何关联。 我阖上这份笔记,将它放到书桌的一角,转头开启电脑。y碟运转的声音,代表着电脑正从休眠状态启动,萤幕亮起映入眼帘的是一份电子邮件。 我稍稍看了一眼,邮件的收件人上填着我的名字,这让我感到有些吃惊。 错愕的看向邮件送出的日期,这才发现这是郭承峰在事发那晚所写的,可能是因为网路异常的缘故,所以这份电子邮件并没有寄出,因此我也就没有收到。 我很快的移动滑鼠,浏览这份没有寄出的电子邮件,这份邮件中肯定有什麽是他想要告诉我的。 「你一定不知道我在gUi山岛上发现了什麽,我终於找到可以证明那首童谣有第四句歌词的证据,那是一个音乐盒!」郭承峰在信件的开头这麽写道。 「那首童谣一定是纪录了gUi山岛上不为人知的历史,只要我能找出第四句歌词,就一定能明白这首童谣所记录的历史,这肯定会是一个大发现!」 「在把音乐盒上交之前,我一定要跟你分享这个喜悦,我偷偷把音乐盒的音乐录了下来,就在附件里,你只要听过就一定明白,我想第四句歌词肯定离我不远了!」从他这些带着兴奋的语句中,我甚至能想见那时的他是有多麽开心,他那带着些许稚气的笑容又该有多麽灿烂。 只是,这一切都已经成了过去,我没能跟他一起分享这份喜悦,而他留给我的也只剩下悲伤。 郭承峰曾跟我提过那首童谣,那首只有三句歌词的童谣。 对於这首童谣我并没有太多兴趣,毕竟我不是如同他这样痴迷於gUi山岛。 虽说如此,我还是打开了邮件的附件,那是一个音乐档,一阵轻柔的旋律从电脑的喇叭中传出。 轻轻哼着那首他曾唱给我听的童谣,旋律与歌词竟是如此相配,这让我感到有些惊讶。 看来真如郭承峰所说,这首童谣有着不被记得的第四句歌词,而这句歌词肯定无b重要,支持这一切的证据,正是郭承峰所发现的音乐盒。 在意外现场,郭承峰并没有留下任何遗物,警方交给我的只有属於他的那份骨灰,在他的书房内,我也没有看见他提及的那个音乐盒。 或许那个音乐盒,早就与郭承峰一同埋葬在火海之中,烧成飞灰。 唯一留下来的,只有这份存在电脑中的音频档案。 这份音频乘载着郭承峰的梦想,我不能让它就这样停留在这台电脑之中。 遭遇意外的郭承峰没有留下任何遗愿,或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这份没有寄出的电子邮件,给了我一件能替他完成的事。 肯定有人能够接续这一切,替郭承峰找到那第四句歌词,然而一时之间我却想不到这样的人选。 这个人选肯定得对台湾的近代历史了如指掌,并且拥有一定的能力,才能完成郭承峰留下来的课题。 片刻沉思後,我想到一个人,那是郭承峰的授业恩师,一位研究台湾近代史的历史教授。 一念至此,顾不得知会对方,在将这份音频备份到手机之中後,我出门拦了台计程车,前往教授的家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