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贫穷的另一种洋味 (第2/2页)
与刺鼻腥臭味,这种h豆谷物被高温煎炸後,释放出厚实甜腻的香气,特别是边缘还有些乾焦sU脆,让其中的h糖释放焦糖般的浓郁甜香,简直让我口水直流。」母亲难忘地说道。 母亲身在鱼塭养殖大户,但却从小害怕鱼的臭腥味,更讨厌吃海产,却偏好味道厚实的谷类产品,於是这特殊的h豆粉就更挑动了她的味觉想像。 但母亲毕竟太害羞了,再加上她家是三鲲鯓的鱼塭主人,只有她们送虱目鱼等海产,或是白米、药物给这些穷苦的临时工,岂有由她开口向人家要来一片煎h豆粉饼来吃呢?! 只是那时当她躲在灶间外,透过窗户一小角看着小孩们争食煎h豆粉饼的满足模样,以及整个空气散发的甜美香气,她突然觉得很忌妒,她甚至凝视倒成了一只微焦镜头,定格放大小孩吃食瞬间,那一口煎饼的层次与质地,「那种粉不是完全磨细,而是带有一点粗糙颗粒,吃起来一定有沙沙的口感,这味觉非常具有层次。」 母亲近来常抱怨记忆力不好,经常丢三落四,却奇异地将这六十年前一秒瞬间的定格画面,钜细靡遗地陈述。 听着的当下,彷佛贫穷有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打开美国这神秘谷仓似地,嚐到像她这样的一般人所经验不到的洋味。 至於面粉,母亲就幸运多了,有次是被母亲吩咐跑到隔几片鱼塭的邻居家,交代几日後的牵鱼事宜,那户人家的阿婶手拿起邻长送来的一袋美援面粉,不知该如何是好时,她便自作主张地教她用J蛋打散,而且要用力打到发泡,再加一些水,然後倒进面粉,以及撒上少许白糖,搅拌均匀之後所作成的面糊,可以跟发粿一样放在蒸笼上蒸。 阿婶半信半疑地如法Pa0制,而母亲则是半好奇半忐忑,索X留在灶间观看变魔术出来的成果,心中还暗暗害怕,万一Ga0砸了难以入口,既暴殄天物地浪费食材,还让人笑话,毕竟她对面粉完全外行,却敢人小鬼大地下指导棋。 阿婶与家里七个孩子忙得不亦乐乎,然後等在蒸笼前,想像面粉做的发粿究竟长什麽样子? 不到十五分钟,空气弥漫着从未经验过的香气,掀开蒸笼瞬间,九双眼睛都瞪得像牛铃大,争相一睹盛况,每个人双手都奋力地挥开眼前雾蒙的水蒸气,「哇!」众人异口同声惊呼,因为这面粉发粿胀得好大。 「这面粉真厉害,一点点就可以膨胀到这麽大,实在很合算!我们吃了会不会就像美国人一样又高又壮?!」阿婶大声赞叹。 没想到阿婶的话还没说完,这面粉做的发粿瞬间倒塌消风一半,人人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该怎麽办? 「原来这美国面粉会吹牛膨风的,真不实在!」阿婶噘起嘴非常不高兴地说。 孩子们贪吃又疑惑的眼光,盯着越来越扁的面粉发粿发呆,不确定能不能吃,望向他们的母亲,等待她发号施令,而阿婶则是望着我那才刚国小毕业,就敢造次指手划脚的母亲。 最後还是母亲用竹筷去戳开那缩皱成团的发糕,并且夹起一块塞在嘴里,初嚼的时候觉得有些软烂,但稍微吹凉之後却有了少许弹X,她点点头表示滋味不错,结果阿婶的孩子七手八脚地连筷子都不用,眼下就将面粉发糕给分食殆尽,而阿婶就只能挖着锅子边的残余发糕吃,点头称赞母亲有烹饪慧根。 由於阿婶长期都吃母亲家送的鱼货,所以大方地分了袋子里的一半面粉,让她带回家去尝试新的料理方式。 「你多试试看怎麽煮面粉b较好吃,然後教我!」阿婶交代我母亲。 就这样我母亲与面粉结下不解之缘,凭着想像百变出咸甜味道都有的面粉煎,甜的就在J蛋面糊里加糖,而咸的就放进芹菜丝或韭菜珠仔、盐巴与白胡椒粉,煎得刺脆焦h,偶而淋上酱油或自制酱油膏,简直人间美味。或是再丰富与讲究一点,就细切红萝卜与高丽菜丝,或是当季各种食蔬,用汤匙挖成一口大小,丢进油锅炸成菜粿,无论配清粥,或是淋上酱油当下午点心,都非常好吃。 母亲後来还自己作猫耳朵,先爆香青葱,以及放入少许r0U丝,然後加入青菜丝煮得软nEnG的小面团,这就成了她的拿手招牌菜。 只是母亲对面粉的需求量实在太大了,我的外婆只好让她拿白米去跟穷苦人家换回面粉,这经常让外公不解地摇头,叹气说好好的台湾米不吃,偏偏Ai美国吃的面粉,「这真的有营养吗?」他最常质疑我母亲这句。 而那些有白米可换的家庭,自然喜不自胜,因为他们一直不适应这洋味,心理认知还是吃上一碗白米饭,肚子才够踏实,做起粗工来才有力气。 美援或许是上一世纪政治角力下的一盘棋,或是政治霸权自我感觉良好的农产品倾销,但对於台湾社会却是一种特殊的阶级「扰动」,因为美援物资的新奇,让贫穷有了易位的可能,成为一种新兴时尚阶级,更用最官能的视觉与味觉感受,以及庶民的交换与地下黑市,颠覆了政治口号的虚幻,形塑一段属於台湾人的集T记忆,因为贫富一起走过,无人置身事外,或许这是政客所始料未及的。 母亲依然Ai用面粉制品,只是她从未想过要学习西式糕点的烘焙,却仍是沿用六十年前的实验心得,充分将面粉在地化,依然只靠着电锅、蒸笼、汤锅与炒菜锅,扩大面粉「粿」的各种风味与样貌,落入嘴里净是道地的台湾味。我常笑她是「面粉皮下有在来粉骨」,将面粉彻底收编与驯化,「美援」到最後成了「原美」,因为食材融入在地原本的生活脉络,如常就很美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