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2章 革除一切官职问罪  (第1/2页)
    “哈哈哈……败了,又败了。”    当接过王承恩递上来,高起潜送上的军报,怒极而笑的崇祯皇帝,把手中的奏折,狠狠丢在在了内阁首辅陈演面前。    头戴乌纱帽,身穿紫绯官袍的陈演,看着盛怒的皇帝,心乱如麻。    他身为内阁首辅,天下的军政大事,那都是经过了他的手。    无论是孙传庭出关御敌,还是高起潜发起的开封战事,都是得到内阁衙门首肯的。    如今战事失败,要说责任,肯定皇帝和他内阁朝臣都有责任。    但作为内阁首辅,他自然成为第1个背锅侠。    颤颤巍巍的陈演,1脸死灰的跪倒在地上,看了眼高起潜的奏报,他顿感1阵天旋地转,差点没有晕死过去。    “微臣无能,判断失当,罪该万死。”    跪在地上的陈演,这会只能连连磕头喊道。    “万死?你的确罪该万死,来人啊,褫夺其冠带,拖出去,给朕逐出京师,永不录用。”    盛怒的崇祯,厉声大喝之下,殿外的大汉将军禁卫军,听到皇帝的旨意,当即把陈演拖拽出了乾清宫。    “张尚书,你是兵部尚书,陕西战事,接下来该怎么办?”    虽然处置了陈演这个内阁首辅,但陕西的战事,河南、山东的善后,还需要解决。    身为兵部尚书的张缙彦,被皇帝点名问询,虽然1时间也是方寸大乱。    但他知道,自己要是不说出个对策来,他的前任陈新甲,冯元飚就会是他的前车之鉴。    大脑飞速运转的他,轻声咳嗽了1下的张缙彦,装着1脸镇定的手捧芴板站了出来。    “启禀陛下,兵部左右侍郎范志完,余应桂,皆颇知兵事。”    “微臣建议任命余应桂为3边总督,即刻奔赴长安,稳定军心,准备防守事宜。”    “任命范志完为山东总督,坐镇济南府,稳定山东局面。”    “如今局势危急,当先稳定局面,再调派精兵强将,对蚁贼进行围剿。”    张缙彦这建言,几乎毫无建设性可言。    但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眼看皇帝面色稍缓。    善于察言观色的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魏藻德立马出列道。    “陛下,张尚书所言有理,如今最重要的是稳定局势,启用1批忠诚可靠的官吏,方才能够为陛下分忧解难。”    “内阁阁臣,6部尚书留下,前往养心殿商议,其余众臣散朝吧。”    崇祯听完2人的话,看着乱哄哄的大殿,心情烦躁的挥了挥手,对王承恩吩咐1句,便起身而去。    “陛下有旨,内阁阁臣,6部尚书前往养心殿议事,其余文武百官各司其职。”王承恩走到鸾台前,捏着鸭公嗓扬声喊了句。    趁着这会功夫,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魏藻德,兵部尚书张缙彦、吏部尚书李遇知,3人立即碰头商议了1下应对之策。    随着陈演被逐出皇宫,此时的内阁阁臣,以及大幅度锐减,仅仅剩下了蒋德璟、黄景昉、魏藻德、李建泰、方岳贡5人。    而这5人当中,又有多人兼任尚书1职。    “陛下,要想用兵,就必须要有钱,如今国库空虚,战事又急,微臣无能,实在无力担当户部尚书1职。”    身为内阁阁臣,兼任户部尚书的蒋德璟,刚进入养心殿,便跪地请辞道。    “蒋阁老,如此危难之际,你这是要撂挑子吗?”1脸憔悴的崇祯,有些愤怒的责问道。    “陛下,臣肩护内阁重任,实在无力兼顾户部重则,臣认为刑部侍郎倪元璐更适合,接替臣担任辞职。”    蒋德璟这人虽然没有匡扶天下的才能,但却是朝着难得的清流正直之人。    深感责任重大的他,面对如今内外交困局面,也是心力交瘁。    “陛下,微臣认为右侍郎王正志更适合,担任户部尚书1职。”魏藻德这会却站了出来,出言举荐了另1个人。    原因很简单,倪元璐为人清廉正直,为人严厉,远不如王正志,与魏藻德私交更好。    “陛下,倪元璐并未在户部任职,如今国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