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95章 走访各地,稳定人心  (第1/2页)
    在曹州城待了两天,朱云飞在曹明率领的3百亲兵护卫下,马不停蹄的直奔东昌府而来。    李虎率领的骑兵营,长林营,归义营,作为朱云飞手中的核心力量。    如今被全部分散,隐于曹州、归德府各县。    东昌府知府陈显际,卫指挥同知姜坡,算是朱云飞的老部下。    姜坡是姜写里的幼子,跟随朱云飞参与了莱州、莱阳之战。    以弱冠年纪,出任东昌卫指挥同知,主持卫所事务。    朱云飞第1站赶到东昌府,目的很简单,稳住人心。    “将军放心,东昌府上下,惟将军马首是瞻,无论是谁来,只要没有将军您的命令,我东昌府的钱财和兵马,1分都不会动。”    东昌卫所衙门内,东昌知府陈显际,卫指挥使同知姜坡。    在明白朱云飞此行来意,得知朝廷可能会降罪,对他进行处置时,2人立马表明了态度。    “陈知府,姜兄弟,你们的心意,我很感激。”朱云飞拱手拜谢之余,正色的说道。    “但朝廷旨意,我们身为臣子,也不能公然反抗,这样容易落人口舌,1旦被扣上造反帽子,这未必是好事。”    “今后凡事,只要是有利百姓生计,朝廷大计的,还是要遵守。”    “只有涉及到我们自身安危之事,慎重处置即可。”    朱云飞并不是要谋反,他此行的目的,主要是试探众人心意,尤其是抓牢兵权的控制。    如今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也可以简称山东行省。    各府州卫所,兵马基本恢复编制,只要这支人马掌握在手中。    谁来做山东巡抚或者山东都司总兵,那都不好使。    只要兵马在手,朱云飞有的是办法,对抗巡抚衙门和总兵衙门的权威。    “请将军放心,东昌卫所5千6百名士卒,随时听从将军调遣。”    姜坡毫不犹豫的回道,如今姜家与朱云飞,已经绑在了1块。    如今父亲姜写里,是山东按察使。    他那个获罪流放太平府的大哥姜埰,已经获救回到老家莱阳休养。    他堂兄姜垓,也从朝中下放到了莱州,出任了莱州同知1职。    可以说如今的姜家,与朱云飞是1荣俱荣,1损俱损。    在东昌府待了1天,朱云飞约见了东昌府各级官吏,并检阅了卫所人马。    当晚在府衙,由知府陈显际设宴,款待了东昌府的1众官吏,算是进1步联络,巩固了彼此的关系。    次日1早,朱云飞与曹明率领亲卫,悄然出城而去,直奔临清关而去。    临清关朱云飞已经不是第1次来,这个运河之上,9省通衢的水上交通枢纽站。    那可是承载着南来北往的漕运船只,鼎盛时期的临清关商税,1年高达5百万贯的纯利税钱。    比之山东全省1年的纯利税钱,还要高出1半。    但自天启年间以来,临清关的商税,逐年锐减,到去年1年的纯利税钱,仅仅剩下5十万贯。    这里面固然有中原大乱的影响,导致商路萧条。    从而让商业不振,使得商税锐减。    但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因为自杨衍执掌临清关总兵,赵原出任临清关兵备副使,宋琬出任临清关税监副使以来。    仅仅半年的时间,就收了8十万贯税钱,并且扣押了的走私、官商商船货物,就高达2百万贯钱财。    也就是说临清关,这个天下最重要的水上商路关卡,就算是在这样萧条的经济环境下。    1年下来的税赋钱财,至少也有3百万贯。    那么这些年来,为何朝廷只收回了5十万贯税钱呢?    其它钱财去了那里?不言而喻,都落入了那些官商勾结的官吏和商人之手。    临清关兵备道,临清关税监,这两个衙门,1直都是临清关的执法衙门。    临清关总兵衙门,反倒是近几年,因为中原混乱,才临时设立的山东都司总兵衙门机构。    而临清关兵备道,这些年1直都是朝中文官手中的钱袋子。    临清关税监,则是东厂太监的钱袋子。    兵备道1职是文官,所以非文官不可担任。    税监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