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夫当关 (第1/4页)
一、 今照县,怀勇街道,赈灾物资发放处。 我眼前蒙着黑色布条,右手持幡上书不灵不要钱几个大字,左手拿着一把拂尘,身后背着一个包裹,在面黄肌瘦的难民之中显得格格不入。 我找了个地方坐下来,过了半晌,一个人走过来坐在我对面。 “劳驾。”那人声音带着笑意,暧昧的用指尖来挠我的掌心,“算命。” “你算什么东西?”我尽职尽责的扮演着一个瞎子,一把抓过他的手摸索着他的掌纹,“姻缘?事业?” “算算姻缘。”那人任由我登徒子那样摸着他的掌心。 “我算出你命定之人就在附近。”我像模像样的说道,“他长得好看,不愿意看东西的时候是个瞎子,不愿意走路的时候又是瘸子了,在床上有时候没有骨头,吃饭的时候又好像没长手,除了好看一无是处。” “哦?”他故作惊讶,“可否再明示一些?这人年方几何,身在何处,姓甚名谁?” “也能算。”我收回了手,“得加钱。” “好。”那人脾气极好,往我手心放了一块碎银。 “此人快要五百岁了。”我故弄玄虚,在下巴上捋了一把不存在的山羊胡,“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姓白,唤做月明。” 我站起来,探过桌子在他耳边小声说道,“是个妖精。” “那倒是没什么要紧。”他也小声的说道,“我就喜欢妖精。” 我被他一本正经的语气逗笑了,顺手扯下我的蒙眼布,定睛一看,我手中放着的哪儿是什么碎银,那是一块儿冰糖罢了。 我随手将糖丢进口中,赏了配合我演戏的陆小少爷一个吻。 我收了没有生意的算命摊,跟我的陆小少爷走了。 今天是我们到这儿的第三天。 三天前我们仍在另一座繁华城池,城内一片安静繁荣,家家户户夜不闭户,官差十二时辰都在巡逻,物价低的令人发指,一枚铜钱就能买一整碗皮儿薄馅儿大的鲜rou馄饨,城内一个乞丐流浪儿都没有,人人都穿着绫罗绸缎。 就连富贵人家的小姐怀中的哈巴狗,身上都穿着江南运过来的流光锦。 我跟陆小少爷到了这儿,好像到了我们出来那年到的都城,我们尚未来得及感叹这朝代的君主是个明君,竟能将北方的偏僻小城也治理的这般繁华,就见到一队官差压着几个头上蒙着头套看不清脸的的人缓缓走过我们面前。 此时正是夜里,大半的铺子关了门,只有青楼和酒楼仍在接客。 那些官差显然也没想到这么晚了还有两个清醒的人在街上游荡。 一时之间气氛有些尴尬,我只好胡乱挥舞着双手埋怨他,“你出门怎么不提醒我带探路棍!我不带就算了,你也不带,我们怎么回去?” “对不起,你别生气。”他好言相劝,“我听见前方有脚步声,不如问问这位路过的大哥,能不能将我们送回到天行楼去。” 我哼了一声,面前的官差倒是真的走过来了,可惜来者不善,他抽了刀对着我的眼睛刺过来,点在我睫毛上的时候停下来。 我没有眨眼睛。 “真是瞎子。”他小声喃喃道,又挥了挥手让身后的人送我们回去。 “谢谢谢谢。”我胡乱摸索着,跟那人套话,“这路上都没有什么人,是有宵禁吗?” “对。”那人说道,“亥时之后你们就不应当再出门了。” “谢谢。”我从腰间摸出碎银子递给他,“还好遇见你了。” 第二天我们便离开了那座繁华小城,向着今照县来了,本来这县城离着也不远,可惜路上全是逃荒而来被关在城外的灾民,我们在人群之中又极为显眼。 费了一番力气才到今照。 我的人参娃娃打探到县令极其迷信,家中供奉着各类佛像,另一间屋子又供着山精野怪,所以我才打扮成算命的,想要深入探究一二。 可惜我摆了三天的摊儿,除了我的陆小少爷日日光顾,竟无人来找我算命。 失策,实在是失策。 二、 山不来找我,我就去找山,没差别。 于是我的摊位终于摆在了县衙门口,今天我也没带那劳什子蒙眼布,这样看起来清爽利落些,等县令急急忙忙从马车里下来,我笑脸迎上去。 “贵人!”我连忙走过去,“有缘呐,有缘!” 县令是个官场人,圆滑惯了,明明急着进屋却还是笑脸对着我,“高人有什么事儿?” “我这掐指一算,你有好事将近啊!”我假模假样的胡乱掐我的手指头,“今日你将喜得麟儿!” “借您吉言。”好话谁都爱听,县令终于停下来看我一眼,有了我这话,他也不着急进去了,本就是小妾来通知说是腹中剧痛,他着急所以才回来看。 我当然知道他今天会得一个孩子,男孩儿,八斤整,早产。 我还知道这孩子不是他的,我看了一眼他的乌纱帽,想着变成绿色也不错,差点没绷住笑出声来。 “您来可是受了什么指引啊?”他小心翼翼的问我。 “我路过此地,见这宅子祥瑞笼罩,特来参观,不知道县老爷方不方便。”我从包裹里翻出一个风水罗盘来,“我也好蹭点福气,顺便给您看看风水。” “请,请。”他连连伸手,我没再客气跟着进去了。 我的陆小少爷没跟着我,他在城外为感染了鼠疫的灾民们熬药,药材是我的人参娃娃从山里挖来的,纯天然,不收钱。 府内别有洞天,里面用金碧辉煌四个字不足为过,我明白,贪官,活该被绿。 我在府内来回走着,说是在看风水,实则在踩点,我觉得这宅子别有洞天,脚下的地踩得不够踏实,地基又比旁的宅子高出来不少,尽管多围了几米的围墙做掩饰,让外人觉得只是墙高,但我仍然知道这地里埋了东西。 来的路上我也想过,为什么别的地方没事儿却偏偏在那繁华城池与这小县城之间全是灾民呢,他们来自哪里,为什么涌向了这个县城,身上携带的鼠疫到底能不能治好。 擒贼先擒王,三岁的小孩儿都明白的道理。 我一个活了几百年的人参精没道理不知道。 我在府内走了一圈,见仆人各个都往着一个院子去,我也跟在后面悄悄溜去看,这宅子确实有气在笼罩,然而不是瑞气,却是死气。 要么这孩子生下来就已经死了,要么就是生下来一会儿就会死。 这是哪儿来的死气?我蹲在门口百般无赖的想着,却看见一个家丁装扮的魁梧汉子没有如同别人一样去看热闹献殷勤,他在一边站着,脸上挂着冷笑。 过了一会儿产婆飞扑出来,嚎啕大哭,“夫人生了个死胎啊!” 我盯着那个家丁,他脸上出现了一瞬间的失神,先要往屋里冲,又止住了脚步。 身后跟着县令,我知道该我出场了,我理了理衣服,在县令奔过来握着我的手的时候及时的说出了那句台词,“命不该如此!让我看看,或许有救!” 我进了屋子,被屋内的血腥气熏了个跟头。 那小妾白着一张脸不知死活,孩子脖颈上绕着跟脐带,显然在母腹中受尽了折磨,我悄悄呼出一口气,让我的人参娃娃进了他的身子,随后一拍男婴的屁股,他发出一声嘹亮的哭声。 成了。我松了口气。 三、 我被奉为上宾,坐在县令身边,看他宴请当地有头有脸的任务来吃自己儿子的新生宴,觥筹交错之间我有些恍惚,外面的灾民一日三餐变为一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