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昼夜不交替 第18节 (第2/2页)
两年多,鞋头的皮都磨花了,就是不换,手机却买得干脆。 “我根本就不需要这么贵的手机!”周遇手攥得紧紧的,心里越发堵得慌。 几百块的还是几千块的,有区别吗?还不都是打电话。 “有区别啊,”像是读懂了周遇未出口的后半句,听筒里,谢臻的声音不紧不慢传递过来,低沉却轻柔,“这是你爸能给你买的,最好的手机。” 第21章第四次轮回 这是你爸能给你买的,最好的手机。 谢臻的声音轻柔缓慢,一字一句敲进周遇耳朵里。 可是此前,她却一直怀疑,去买手机的父亲在那一个小时里,跟谢云发生了什么她连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直到这一刻—— “按照原生世界的走向,我爸今天下午四点请假去买手机,那他到你家的时间就不会是四点半,而是五点以后。” “他进去的时候,谢云已经中刀了。” “他想打电话叫救护车,但是手机没电……” 周遇努力回忆着当年的情形。 案发后没多久,父亲就从目击者变成了嫌疑人,突然的打击和巨大的信息差让十八岁的她不知所措。 她见不到在看守所的父亲,只好凭借母亲的反应和律师的只言片语胡思乱想。 直到,二十八岁的她回来。 她不再因这件事手足无措,不再除了哭、跟造谣的邻居争吵、闭门不出之外无能为力。 她不会为了反复失败的循环而崩溃,相反,甚至可以利用前几次的失败经历,弥补信息差。 “当时我爸看见谢云出事,手机又没电,你家里也没有固定电话,那他第一反应,一定是出门求救邻居!” “宋爱霞!”谢臻脱口而出那个名字,“当时的情况会不会是这样?你爸想借电话叫救护车,却被宋爱霞误以为他在跟谢云争吵?” 对两人而言,当年案件的很多信息都是未知的。 比如目击证人是谁、证词究竟是怎样的,但结合循环的经历,总能推测个大概—— 6月19号下午3点左右,宋爱霞修闭路电视时跟维修工发生口角。 等到周家富撞见谢云出事,心里又急又害怕,他大力拍门求救时,偏偏遇上心情不好的宋爱霞,她可能根本就没开门、也没听清他到底说了什么,反而误会周家富因为讨工资的事,正冲着谢家大吼大叫发脾气。 可谢志强当时不在家,只有独自一人的谢云,在家里遇害。 所以事后,在宋爱霞的理解里,她听到的动静或许变成了这样:周家富因为讨薪失败,一时冲动,把火气撒在了谢云身上。 更何况,她本就对周家富有偏见。 父亲拼命砸门,手掌充血,眼前那道门却始终紧闭着,他只好往下跑,每跑一层楼,徒劳地继续求救,可那会儿是周六下午五点多,楼里大部分人都不在家。 等他终于拨出那通求救电话,已经来不及了。 谢云死在了19号这天下午,而他的生命,也从那一刻开启了倒计时…… 周遇想象着那个画面,手攥得更紧了,小指指甲深陷掌心,刺痛感清晰。 “可是……”周遇终止想象中的画面,强迫自己回到现实,“如果我爸真的是五点以后才到你家,为什么当初会有人说,看见他四点多出现在你家附近呢?” 他当时明明应该在商场买手机啊,一个人怎么可能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 这一切的关键点,都在于—— “十年前,你爸跟你提起过这支手机吗?” “没有。”周遇答得干脆。 “你确定?他没说过,你也从来没见过这支手机?” 谢臻的声音很轻,却像鼓槌一般,重重落在周遇心头。 “我……不记得了。” 那段时间就像噩梦,再去回想,只觉得一切都是恍惚的,周遇能肯定的是,原生世界里6月19号当天,父亲没提过。 在那之后呢,搬家的时候呢,见过这支手机吗? 是真的没见过,还是压根没留意? 如果当时的自己再仔细一点,是不是就能帮到父亲了?如果当时,不是那么慌乱的话,是不是就能…… 为什么,连这么重要的信息,都会遗漏掉? “周遇,都过去了,那不是你的错,”顿了顿,谢臻对她说,“早点休息,明天见。” 别困在过去,重要的是现在。 周遇下意识抬头,夜深了,万籁俱寂,圆月悬在深黑夜幕中,莫名有种能让人静下心的力量。 她看得出神,想着谢臻描绘的普通却令人悸动的两个字——明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