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8 谈判 (第4/4页)
,这算亏待?” “五年怎么?你看我!我都当二十多年的兵了,我说话了?” 1 “哎……”俞麟及时打断,开始打圆场:“别气啊胡中校,他把我当亲弟弟,担心我呢。” “您看,五年确实不短,有什么办法再缩短呢?”俞麟完全不被胡岭河的气势骇到,反而顺着话继续谈条件。 裴禹有俞麟助威,开心之余甚至想挑衅,却是忍了,心里偷着乐就行,免得那位胡岭河发火。 胡岭河心累,他就知道,裴禹拱火有一套,不过主要还是俞麟自己的决定。他的怒一半真一半假,倒是没骗过俞麟,还能继续讨价还价,够坚定不移的。 此时,裴禹怕是怎么也想不到,其实胡岭河心里也很欣赏他。大巧若拙之人在他看来远胜武夫之辈,裴禹的插话也好,提问质疑也罢,均可见机敏灵慧内秀其中。 若非胡岭河此次目的只在俞麟一人,他愿意将二人共同拉入军队。 都是好苗子啊!胡岭河觉得这次算是来对了。爱才之心起,他却是无法退缩,语重心沉地回道:“确实是没办法缩短了……” 俞麟也觉得没有,但总要试试,并未放弃:“提前退役的话,可以吗?” 胡岭河抬眼看他,未作他想,直接数着指头给他列举:“有是有,但你先我给你细数一遍。要么,你个人或家庭出现重大危机,比如重病之类的;要么,上报区域军团单位,审核后通过……” “还有什么编制调整,重大政治错误,犯罪等等……”胡岭河快速地掰过几根手指,直接略过,“这些不适用你。你自己估摸着,看哪条你用的上?” 1 “用不上。”俞麟承认,这些条件很简单,但对于想完美脱身的人来说,却很苛刻。 终于得到想要的回答,胡岭河笑道:“是吧。而且,也就五年。说不定,在这五年里,你会适应军队,到时候不想出来呢。” 这时候,裴禹立刻跳出来,转头就问:“你不会的对吧!外头有我呢!”这话就是真的在挤兑胡岭河了,俞麟哑然失笑,用带着笑的眼神警告他。 至此,俞麟参军一事真正落定。 “你的入伍手续会有人替你办理,不用cao心。”胡岭河很自然地将俞麟归入同一阵营,热心道:“现在,我向你介绍一下我们的部队?” “好。”俞麟认真起来,裴禹也跟着仔细倾听。 “长话短说,先说位置……我所在的军团在前线。这里的前线是指,我国与维戎联邦的交界处,那儿有一片海,叫枫叶海,海的另一边就是维戎。我们就在枫叶海的这边驻防。” “不过,我们只是其中一军,番号不用记。因为那里所有的驻防军都有共同的名字,叫作海岸军团。” “军团内具体如何,你可以自己去体验,我现在不对你进行具体的描述。重点要跟你说的是向导连队……” 向导连队,字面意思就是为向导专设的编制,高于哨兵,受军团直辖管理。所有海岸军团的向导加起来,数量超过千位,分配到一军中将近二百人。 1 按照胡岭河的说法,向导之中也有派系之分,并且因为人数少且集中,所以很容易抱团。但是,俞麟和其他向导是不同的。他是军方的人,可以自由选择想去的基地。 这一点倒很符合俞麟心意,不用听从派遣就很爽。 有来有往的信息交流中,一个小时过去了。 终于,三人聊得没了话题,只得到此为止。这时候,甚至午餐点还不到,胡岭河也不好留他们继续吃个饭。 裴禹早就觉得无趣,拉上意犹未尽的好友就要回家。俞麟也顺他的意,确实聊无可聊了,回去也有事在等他处理,快些回去也好。 至于胡岭河,他的任务在俞麟点头的那一刻就已圆满结束。多余的时间,无非是他想和向导讲讲他们军团的优点,多为自家的哨兵拉些好感。 顺便,他还介绍了自家基地里几个好小伙。那几个知道他行程后,各种暗示送礼,胡岭河完美理解他们的意思,话里话外都是希望俞麟选择自家基地的意思。 俞麟没有立刻答应,只是说会先去他们基地考察。这也是军方为自家向导提供的一项特权,巡察式选择。如此回应,胡岭河很满意,好歹可以交差,应付一下那群小子。 从包厢内走出,胡岭河早就不是开始那副严肃的模样,领导做派消失得一干二净。俞麟也不再面无表情,听着胡中校的话,微笑回应。只有裴禹,又是无聊又是难过,蔫蔫地跟在一侧。 三人并行,俞麟位于中间。走出门时,那群随行的哨兵先是觉得自家中校真厉害,似乎搞定了。再想到的就是,这个向导,起初不觉得,现在倒很有向导的派头。 1 但要他们如何形容,他们词汇匮乏,讲不出。这是因为,俞麟的精神力恢复了一丝,虽然像是海碗的一个底儿,但净化还是起效了。 看来没有哨兵真的不行。 俞麟很是窘迫。他与哨兵接触太过频繁,甚至许多都是高等级的哨兵。之前只有冯子岳一人,对他来说毛毛雨一般。但今天,胡岭河和他随行的哨兵都在,他们还都是高级哨兵,俞麟有些撑不住他们带来的压力。 这种情况下,没有哨兵辅助确实对身体不好。看来,净化范围内哨兵越高级,我的精神海恢复起来越慢。俞麟如此推断。 胡岭河自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临行前对他使眼色,问道:“怎么,用不用帮忙?” 在场的所有人,恐怕只有裴禹不知道什么意思。哨兵们也不好眼巴巴的,只是立正抬头,并未直视俞麟,一副任君挑选的模样。很正经的模样,外人也看不出,此刻他们竟是在决定是否结合。 粗略扫过几张脸庞,俞麟苦笑道:“您饶了我吧,家里还等着一个呢!”这话不假,冯子岳接来的童砚,还有被他抛在路边的杨阳宇,说一个还少了。 胡岭河也不强迫,点到为止,笑呵呵地拍过俞麟的肩,转身上车离去。 目视对方的车辆远去,裴禹笑着说:“没想到这领导还挺好说话的……” “就是挺会装好人。”俞麟语气还算平和地说完,转身朝他们停车的方向走去。裴禹不自觉地跟随,同时好奇地问他,“怎么了?他是老狐狸没错,但是也没办坏事吧。” 坐上车,俞麟才开口说起自己的推论,“他说在我家附近等我,这个我相信。他们要是在我周围出现,我一定能感觉到。” “说是从枫叶海赶来,可路程没那么远,坐火车加上汽车最多两天。胡岭河本可以早点找到我,但是他没有。他推迟了很久,这段时间他做什么了?” 裴禹顺着俞麟的思路,重复他的问题,“是啊,这段时间他去哪里了?” 按照胡岭河的一些话,他和曲放得到消息的时间差不多一致,为什么他刨除赶路时间都要这么久。 明明在他的嘴里,这件事是那么重要。 俞麟也沉思片刻,然后猜测说:“也许,在这之前,他先用那位万参谋长的命令,制止了其他部队。这才导致,我之前一直收不到别家的橄榄枝。也许,安怀市就是其中一个。” “只是猜测?”裴禹半信半疑地问道。 “就当是猜测吧!”俞麟坦荡笑着,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抛到脑后。 无论如何,海岸军团也算是个不错的去处,军方向导的身份很自由,比圣所的向导更随心,这就够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