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冬夜渐暖_002、AM00:49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002、AM00:49 (第1/2页)

    在前进市郊的路途中,灯火渐稀,原本还称得上是市中心景观的水泥大楼一转眼成为了一栋栋恒更在田中的独栋住宅,从远方望去,於田野的尽头上,有一道轻盈的橘sE光环穿越了夜里埋进雾中的出海口,在雾海之上形成一道如虹般的弧线,而这一条无人的公路正蜿蜒迂回的向它前进着。

    在车内我们三人邻座无言,在我身旁的廖国宇正专心地开着车,但那左手指尖仍不忘夹着那根细细的长寿香菸。而後座的Ann则是头倚着窗子,默默无声的滑着手机。

    廖国宇把车窗摇下了一小截,让在外面冷飕的晚风能够透进半许,虽然外面温度只有十二度,但对我而言却是刚好醒脑的程度而已。

    为了不让空间内太过安静,我索X打开了广播收音机,而在一阵杂讯过後,一道深沉而抑郁的嗓音从喇叭里传出。

    您现在收听的是午夜之船,现在时间是晚上十二点五十分。

    喇叭那头的人声音极度的富有磁X,即使透过讯号的分解重组後,他身处在x腔内的每一个颤动都彷佛像是在我身旁般贴近。

    原来这是个深夜的谈话电台,主持人透过收听这电台的听众寄来的信件,一一与他们”谈心”着。

    口气不像是政论节目或者命理节目那样道貌岸然卖弄专业,还是Ai情解惑那般颇有老手自傲的颐使气指,他就真的很像......在跟我们聊天,既不卖弄也毫不浮夸,然而实在中他的谈吐却显露着智慧与幽默。

    我一个听就不小心入了神。

    现在正谈论到一个不具名的来信,内容是在说着一位在今年就即将届满30的轻sHUnV的隐忧。

    啊,30岁呀,真的是一个很危险的数字呢。

    但是呢,我常常这样想,就算到了三十,如果没有给自己预设一个高度,那三十岁还会是那样紧张的三十岁吗?

    收音机那头这样说着。

    是说我今天也刚满三十岁呢。

    而且这种论调也不是我第一次听过。

    人就是不断的在为自己倒数着,画出了一道道假想又没用的界线。

    廖国宇曾这样对我说过,时间点是去年我的生日,他载着微醺的我回家时所说的话。

    那时听在耳里简直就是耳边风,毕竟廖国宇天生自有的老成也让他讲话有点接近说教的碎念,所以懒得细听,但在今天,当我重新回味这句话时,我却有了更深的感受。

    b方说:”终於成年了,要更懂得往远处想!”或者是:”要在中年这个时间点作出甚麽大事才行。”

    众多的期许如沙漏般随着时间流逝而缓缓流下细软.在脑海堆积,久了就成为一座无人可到达的荒芜。

    那儿甚麽也不生,就只有每当时间跨过一个分隔点,便会瞬间成长起来的面积。

    形同孤岛、又如同孤舟,日日夜夜的朝着时间的彼方前进着,我们就在那岛的後方载浮载沉,身处在遥不着边际的时间之海乏力於向前,也不知何时才能脚踏在那之上。

    哀叹着:”还是毫无定位的漂泊啊。”

    於是就成为了这套年过30的总结:

    跨过分隔线後的忧郁:期许堆积。

    回望过去会有的忧郁:尚未达成。

    我,依然在飘泊吗?

    到罗。

    霎时间,四周突然明亮了起来,而我也迅速地感受到重心的偏移,并且马上停止了速度。

    下车。

    甫经打开车门,一阵刺骨的冷风便往车内灌进,我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走出车外时,眼前不远处便有袅袅炊烟从冻寒中升起,一台破旧的发财车上,简单的几个生财器具正摆放着,红sE的塑胶椅摆放依旧,但因为跨年的关系,人们全跑去了大都市,今天这只有寂静坐满了整席。

    那老板看见我们似是也没提起劲,只是等着我们亲自走到他面前。

    嘿,还记得我们吗!

    看到熟悉的老面孔,Ann不顾场面就扯开嗓子对那位老伯喊着。

    而接下来他则是没神的往她那看了她一下,然後......就转过头去了。

    甚麽嘛......想当初我们也是吃了三年耶......

    Ann又羞又馁的低起头,脚步顿时放慢了些好多,用力地向前踢着,像是要把身旁的不快踢开似的。

    「哎呀呀,都过了那麽久了,阿柏老了怎麽还会记得啦!」

    我在一旁试着努力安慰着Ann,而一旁的廖国宇则一会眼神飘向我这,一会又看着远方。

    当我们正以gUi速接近黑轮摊的时候,那位阿伯尽然就先将三碗蒸腾着热气的碗公摆在离他最近的塑胶方桌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