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还没秃呢 (第1/2页)
郝不阿上大学之前,有一个被迫养成的坏习惯。 她每次和朋友约好出去玩,朋友们虽然不会直接放鸽子,但是基本都会迟到几分钟。她最好的好闺密更是经常迟到十几分钟。 久而久之,郝不阿就和朋友们形成了一种“默契”,到达的时间比约定的时间迟上几分钟。 然而她进入辩论队后,师兄师姐们强调的第一条纪律就是不准迟到,晚一秒钟都不可以。 迟到的人会被罚钱,用于辩论队的聚餐和买零食。 被罚了一次后,郝不阿盯着手机上的余额,心痛得要命。 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敢迟到。 走进法律诊所的值班室,跟今天上午值班的两位同学打了个招呼后,郝不阿坐在凳子上,安静地等待王昭云和当事人过来。 “郝郝,我来啦!”王昭云气喘吁吁地在她旁边坐下,然后对值班的同学礼貌地点点头。 她按了一下手机,拍着胸口道:“幸好没迟到,还差一分钟到十点半。” 郝不阿莞尔一笑。 一对中年夫妻走进门,他们还是昨天的那身装扮。 不同的是,丈夫手里提了一个袋子,上面还印着红色的广告字样。 他把袋子放到桌上,从里面掏出自己的身份证件和各种证据、文书,递到了郝不阿和王昭云跟前。 “同学,这是你让我们带的东西,我们都带来了。”他的声音很沙哑。 郝不阿跟王昭云接过后,仔细地看了起来。看完后,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基本没什么问题。 又发消息给老师,得到了肯定的回复。 于是,顺理成章地,几人签下了委托代理协议。 妻子本想将所有的证据都交给新出炉的代理人,被两位代理人推辞了: “我们这里不收原件的。” “我们只收复印件就可以了。” 老师曾经再三强调,一定不能留着当事人的证据原件。 听说前几届的一个师姐粗心大意,收下了当事人给她的证据原件,后来又被当事人收回去了。 但是,当向法庭出示证据前,当事人却把证据弄丢的责任推到了师姐的身上。 几经波折,师姐才证明了自己。 保存好复印件之后,郝不阿取出一份文件,让他们填写复印件的份数、内容,并签上现用名。 待夫妻二人离开诊所后,两个第一次做代理人的女孩子叽叽喳喳地讨论了起来。 “我们先去图书馆吧?多查查资料。” “正有此意!我们可以按照老师说的方法,进行法条检索和案例检索。” “对,可以用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北大法宝、人大官网等平台进行法条检索。案例检索的话,我们可以用裁判文书网、无讼等平台,还有,别忘记搜一搜最高院公报案例。” …… 她们没有看到,被她们二人送走的那对中年夫妻,在法律诊所的门口如释重负地笑了出来。 夫妻两人风尘仆仆地来,收获满满地走。 他们回头望了望法律诊所——那个看起来破旧的小房子,心头guntang,只觉得那是一个让人无比安心的存在。 争论无果,奔波已久,绞尽脑汁,上门求人…… 他们只是没有任何背景且不懂法的人。面临困难时,对维权之艰难,深有体会。 当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绝望,终于快要熬不住的时候,有一个老朋友告诉了他们A大法律诊所这个地方。 老朋友的原话是:“你们面临的这个困难,我想,A大的法律诊所可以帮助你们。” 真好,辛苦钱能要回来了。 夫妻俩想,给孩子攒的婚房首付就快要凑齐了。 真好啊。 真好。 …… 值班室的另外两位同学看到郝不阿和王昭云讨论得热火朝天,羡慕不已。 其中一个同学好奇地问:“你们是如何做到这么快就接案子的啊?” 郝不阿语调平平:“我们值班的时候,他们来打听过。然后约好了今天带上证据再谈。” 她深谙凡尔赛文学,凡的时候要不经意,要用最平淡的口吻说出想要炫耀的话。 另一个同学叹了一口气:“你们运气真好。我们值班的时候,遇到了传说中的刘大爷。” “就是那个在诊所群里闻名已久的刘大爷?”王昭云睁大眼睛,八卦的心蠢蠢欲动。 法律诊所有一个超大的群,每一年新加入诊所的同学都会加入这个群。目前为止,这个群里已经有二十多届师兄师姐了。 群里一直流传着一位大爷的传说。 这位大爷姓刘,退休之后没事可干,百无聊赖之下,发现A大开设有法律诊所,于是多了他的生活里多了一个爱好:打官司。 近十几届的师兄师姐们都“深受其害”。 “是的。”最先开口的那位同学仰头望天,“就是他。” 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传说中的刘大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