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五章:留宫 (第2/2页)
他的办法,早就找出来了。“如今东南是何境况?” “……诛邪司已经向天下奇能异士广发告贴,收到告贴的异人们应该已经陆续赶往东南沿海边境。司内的祭司有五成也已派往,余下听候皇上定夺。” “能撑多少时日?” “至多十五日……” “迫在眉睫啊……” 皇帝疲惫的摆了摆手。“你回去吧。” “臣告退……”大祭司起身,看了一眼宁流溯便出去了。 许是大祭司出去后的告诫,良久也未见大宦官再进来。 “皇兄,这茶水没了,可要让徐涪添一些?” “茶没了……能再添,命没了,就真没了……” “……” “呵、怎么,连你……也不肯安慰朕了吗?” “臣弟是觉得,皇兄吉人天相,定不会有事的。” “曾几何时、朕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时候,从不畏惧死亡。朕以为男儿为保家护国,丢了性命,也算、死得其所。” 皇帝站了起来,宁流溯便扶着他走动。 “后来,朕见过了许多人间惨状,誓要改变这天下格局,让黎民百姓安康乐业……可是后来才发现,即便是登上了这皇位,也依旧有许多事情……朕、无能为力……” 走到房厅中央,皇帝回望堆满奏折的书案,以及书案之后,满满林立的三面书墙。 “二十七年了……还有许多事,朕、还没来得及完成……” “皇兄,您这些年来为国为民的所作所为,天下都有目共睹的,您已经做得足够多了!” “不够、不够、还不够……”皇帝摇摇头。却好似已经累极了,不想再多说话。便道:“你今日就留在宫里,用了晚膳再回去吧。” 宁流溯笑了笑,“好!这次可有烧雪酒?皇兄去年冬天应该是藏了许多,可以拿出来了吧?” “少不了你的。” ……而后大宦官进来扶了皇帝去休息,宁流溯便同以往一样,先在宫里到处走走。 以往宁流溯也常在朝会后被留在宫中吃饭。一般是他在宫里到处闲逛逛、待到皇帝批完奏折,此时天也黑了,便一起用饭。只是这几年皇帝病重,次数才变少了。 且今时不同往日。以前他心中无事,只要吃喝玩乐就好。带着些宫女太监在御花园扑蝴蝶斗蛐蛐也是常有的事,好歹些的也不过是去逗逗三位皇子。 如今三位皇子均已长大,年龄最小的三皇子今年也已经十五岁,宁流溯与他们的关系已经十分冷淡。 虽说当局皇帝只有三位子嗣,但是却也很难在其中确认立哪一位为下一任储君。 其中三皇子是为最平凡的,母妃惠妃为大理司总司长之女,其向来对储君之位没有意图。只是碍于总司长与二皇子生母——明妃的父亲辅国公多有交情,所以三皇子与二皇子多为亲近。 明妃家族势力虽盛,但碍于长幼之序,所以二皇子也不敢明着夺取这太子之位。其实皇帝虽然也有心二皇子,连平时的奏折也时长让其代批了。可心下还是忌惮二皇子背后的势力…… 再加上虽然众人都觉得大皇子这暂时的太子之位名存实亡,但其有长公主在背后扶持,有朝一日这太子之位,也有实至名归的可能。 至于为何长公主会扶持这人人知晓其无能的大皇子,这就要追溯到其生母了。 大皇子的生母乃是曦人氏少主阿乞陇,虽在生下大皇子之后半年就去世了,但是威望依旧在十分团团结的曦人氏中流传。大皇子7岁时,在曦人氏不依不挠的进犯,皇帝不得已之下才将其立为了代太子。 而在后来,萧将军亡故,萧青承父位代其守护西北边境。偏偏又得了曦人氏新少主阿乞曼的亲睐,派时辰如朝提亲。 先不说长公主,皇帝就绝对不会让萧青成为曦人氏的人。与其折中之下,让使臣拿了时年八岁的小郡主萧玥的画像给使臣带回去。没想到阿乞曼对小郡主也喜欢的很,回复不在进犯大封,将在萧玥成年之后迎娶她为曦人氏的长主。 这便,大皇子与长公主算是有了相同的亲缘,自然是分不开的。再加上辅国公一直主张武治曦人氏,视镇国府为眼中钉。为了保护自己的两个儿子和已经成为曦人氏长主的女儿,长公主也绝不会让二皇子夺得帝位。 本来近几年皇帝病重,双方夺嫡之势就越发暗流涌动。如今又碰上中灵界与下凡界相通处出现封印破裂,宁流溯想,确立正储君之事,对皇兄来说迫在眉睫了吧。否则只能他御驾亲征了,若是不幸未能平安归来,那宫中必将不可避免有一场大乱…… “皇叔?” 宁流溯心中思绪万千,在宫墙之间漫无目的地走着,身后的一名侍女与一名太监也只是默默垂头跟着。此时听见有人呼唤,他才回神往声音处看去。 便见一位身着华服的削瘦青年自红墙尽头的门下走来,宁流溯远远便认出了,那是大皇子,也就是当今代太子——鸿倾。同时还有一名身着太医服的御医跟在他身后,那御医似乎不太情愿跟过来,到了跟前才舍得作揖,道一声:“王爷。” “是鸿倾和白太医啊。”宁流溯含笑点头道:“好久不见。” 也不知是对谁说的。 “皇叔也是来看鸿煜的吗?” “嗯?鸿煜?” “啊,鸿煜昨天着了寒,吾正要去看望他。方才正好碰上了白太医要去给鸿煜复诊,又在此见到皇叔,还以为皇叔也是来看鸿煜的。” “哦~”宁流溯这才发现,自己无意中逛到了三皇子的寝宫外了。“那便一同前去吧。” 三人便一同沿着红墙行走,转了个弯后便来到了寝宫门口。门倒是开着,刚好有一人要从里面出来,正是二皇子,鸿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