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卷6-13软?硬? (第1/2页)
卷6.13软?硬? 翌日清晨。红袍乌甲的守军围了吕府。 官军却跟在一个清朗俊秀的文人身后进来的。这文人一身葭灰色敞袖宽袍,低束发,潇洒飘逸。 吕正在门口毕恭毕敬,“各位官爷。这是何意?” “在下姜肃。”姜肃行拱手礼。 “姜大人。”吕正回礼。 “我不是什么大人,吕公叫我姜先生就好。” “是是。姜先生,找吕某有何指教?” 姜肃不等他请,径直往里走。身后官军跟进来不问不说往各个院子而去。 这吕正不过三十多岁。祖辈做皮毛生意发了家。祖辈都在豫东,他是家中庶出不知道第几子,母亲虽然得宠,但不是正房。他二十出头为了躲避家族纷争,才来到了红狼城。 年轻时,也读过些书。乡试考了三次都没过,就弃文从商了。不过,到底读过几年书,为人温文尔雅,被人称作儒商。 所以,城中虽然有好几十处大宅院,只有吕府那个别院最为雅致。就被安敬之看中,征用成了世子府。 姜肃边走边故意四下打量,院中各处都摆着各色奇石。 果然是个爱石头的人…… 姜肃口中称赞:“吕公这宅院,很敞阔嘛。” “姜先生谬赞了!这宅子俗气得很。” “世子住的那一处就雅致极了。” “是,是。”吕正不敢多说。 “吕公花了不少心思在那处宅院里吧?” “是,是……” 厅堂,两人落了座,下人哆哆嗦嗦上了茶。 “吕公不必紧张,我今日来,是道谢的。” “道谢?” “多谢吕公肯让出那处宅院给世子啊。” “应该的,应该的。” “尤其是后来安统领来要的那块太湖石。” “太……太湖石?” 姜肃端起茶盏,慢慢喝了口茶。自从入了吕府,他就一直在观察着吕正。 吕正从刚才看见官军入府,就神情慌乱,现在更是满额头的汗,简直要不打自招了。看来自己的猜测没有错,接下来只需要让他自露马脚就行。 “听说那太湖石当年可是吕公花了大价钱从南湖运过来的,光是路上运输就花了千两白银呢。” “咳,是是。” “就这么送给在下,摆在我院中水榭里,吕公怕很是不情愿吧?” “没有,不敢,没有……” “不过,可惜了!前夜里,世子府着了一场大火。想必吕公也听说了吧?” “啊……呃……嗯,听……听说了。” “多好的宅院啊,就这么没了。” “整个宅院都烧了?”吕公试探地问了一句。 “是啊,府里死了好些下人。幸好世子爷出城,在下这几日也没住在水榭,不然我们也难逃一劫啊。” “啊,是是。幸好。” “虽然世子爷没事,可烧世子府,也是刺杀世子的一行大罪。诛三族!”最后这三个字,姜肃说得尤其重。 吕正手一直抖,“已……已经查出是故意纵火了吗?” “哦,对了。巧的是,前日夜里世子府走水,昨日清晨吕府里就有一个家奴出城,说是回豫东您父亲府上。吕公可知此事?” “是……是我府上的家奴吗?” “看来吕公不知此事啊?” “啊……对,不知。府上下人众多,我不知这等小事。” “可是,这家奴已经被守军追了回来,身上带着吕公亲笔写给您父亲的书信……” “我没有写信!”吕正冲口而出,立刻发觉不妥,低头不语。 姜肃也不急,喝了盏茶,才又问。 “前夜世子府走水,所以这两日出城之人都要仔细问过。毕竟是刺杀世子爷的大事,我们不敢大意。既然不是吕公府上的人,在下也不多做打扰了,告辞!。” 姜肃起身,慢慢往外走。可是官兵却不动。 吕正送姜肃到了大门口,姜肃迈步出了府门。官兵仍是不动。 吕正躬身拱手,问道:“姜先生留步。” “吕公可是想到了什么,要跟在下说?” “小的是想问问,这官军在我府外是何意?” “哦,也没什么。世子也吩咐了,只要是跟这次世子府走水相关的人,都要监管起来。可是,我想着,把吕府上上下下几百人都下了大牢也不合适。这牢中也没那么多地方,不如就地监管。大家都方便。” 姜肃说完,不等吕正再说话,轻飘飘扔了一句:“关门。” 一个兵卒过来,把吕正推回门内,关了府门。 姜肃刚走出巷口,一个彪形大汉从一旁冲出来,伸手就要拉他。两旁侍卫眼疾手快,安敬之第一个挡在姜肃面前,大声呵斥:“什么人!退!” “姜爷爷!是我!邝大宝!” 姜肃笑,“你怎么在这?”又转向安敬之,“敬之,没事。我认的干孙子。” 安敬之退到一旁,莫名其妙地打量来人,只见这人比自己还高上一头,看起来怎么也有十八九了,为什么管姜肃叫爷爷? 邝大宝说:“我就说吧,我知道姜爷爷的名字,一定能找到你!我给你当打手来了!” “你出了军牢,怎么不回军中?” “队正……除了我的军籍。”邝大宝低下头,“我在城里找姜爷爷好几天了。” “找我吃烧鸡?” “嘿嘿嘿,烧饼也行啊!” 姜肃转身跟安敬之说,“敬之,上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