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迟十九年_选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秀 (第1/1页)

    鸣柳取名的事儿虽然被推迟了些,主子的身份却被定了下来,府上奴仆们不知怎么称呼,又不好继续一口一个“没取名儿的那位”,只能求助于谢任。

    谢任一早送他大哥上朝,又刚练完刀。府丞来寻时只见荒院刀气纵横,满墙皆是半指宽五寸深的刀痕,谢任长身立在院中,寂雪无声落了一肩,青年按刀而立,在竹叶被雪压折的瞬间拔刀而出。

    刃光凛冽,刀气乍现,风雪蓦然一停。

    府丞只觉眼前一白,这方圆二十余丈的小院里,整片大雪都被刀气切断,偏离半寸。他以为自己眼花,努力眨了眨,风雪又在这眨眼片刻间连贯起来,仿佛刚才的惊艳一刀从来未曾发生。

    等到谢任进屋擦刀,听了府丞的话,沉吟两息道:“莺鸣柳也并非什么坏意思,不过若要斩断前尘,破而重生,再用之前的名字确实不好。”

    他想了想,最终拍板:“常人言柳树易活,又有“留”之意,就暂时叫他柳公子吧。”

    屋里养的华雀抖了抖尾巴,似是听懂了谢任的话。

    朝上的鎏金鹤炉却是不知抖尾,只能用侧眼冷冷注视着文武百官。

    谢倓还京归朝,陛下不得不上朝一次,不过约莫是太久不曾上朝,百官在偏殿额外候了大半个时辰,才堪堪等到太监唱唤。大概是陛下自己心虚,今日上朝除了以学习之名侍立在侧,旁听朝政的太子,几乎人人赐了软垫和支踵,谢倓更特殊些,群臣之首太子之下,只他与左右丞相三人一人一把靠背椅。

    那左相已七老八十,说话都颤颤巍巍,强打着精神不睡过早朝。右相亦满头白发,早已不愿开口管这乱七八糟的朝政。唯有谢倓乌发如瀑,垂袖若流泉。

    他神色平淡,沉稳得像一尊玉像,端正的坐在椅上,止水似的黑眸静静望着当今天子。

    陛下身上还沾着新妃的脂粉味,拿着郁王递的小抄念的汗流浃背:“……近日,呃,京中无要事,唯南方水患……呃……”

    郁王看不下去了,上前奏禀:“启奏陛下,江南水患沟洫相接,河道梗溢,因而难治。河中游有洼地,臣以为,当征壮丁凿大湖,引水入之。”

    坐在龙椅上的男子隐隐松了口气,忙不迭开口:“就按郁……”

    台阶上,立在帝王身侧的太子白靴忍不住轻轻一挪。

    “郁王所言,确有道理。”不等陛下开口把事情定下来,谢倓就开了口。端坐在左右相中间的青年落后二位老臣半个肩膀,象牙笏板上只字未提,却还持礼般垂眸扫了一眼,才淡淡道:“只是沟洫相接,系田头灌溉之渠。洼地处有二镇九村,皆以养蚕为生,壮丁凿湖虽能治水,江南桑蚕百业却将受创。”

    太子那雪似的白靴又收了回去。

    郁王转头看向谢倓,他是陛下一母同胞的亲弟,如今亦不年轻,不过神族向来寿长难老,年近五十的郁王乌发剑眉,看起来和而立之年的轻壮并无两样。

    他隐约猜出谢倓想说什么,微微眯起眸子:“那谢大人觉得,该当如何?”

    “决污堰,筑堤防,此千古治水之道。”谢倓不紧不慢道:“臣南下时亦曾四处留意,临江碧春湖宜养蚕,可逐步将养蚕人迁去,待数年之后再开湖蓄水。”

    “临江这数十年来皆为烟花之地!豪强林立。”郁王几乎不用细想,直接笑出了声:“谢大人这是要帮那些养蚕人,还是要害他们?”

    堂下顿时议论纷纷,几位临江一系的臣子已开始互相打眼色,准备进言。

    “临江豪强蓄意谋害谢家遗珠,皆已亡于臣胞弟谢任之手。”谢倓抬起眼睛,定定的望向郁王:“郁王殿下竟不知此事,或许是贺知州报信的马不及臣的车快。”

    郁王:“……”

    郁王一口牙差点咬碎,但看看上面脸都快绿了的陛下,又只能继续开口:“国库目前没有能疏淤筑堤的钱!”

    “臣的胞弟谢任只是杀了临江豪强,臣亦带回当地豪强鱼rou乡民的铁证。”谢倓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神色:“大大小小十七户世家豪强,所抄资产征劳工疏淤筑堤应是绰绰有余。若有所缺,臣夜观星象,明岁——”

    他站起来,凝着浓墨的眼冷冷瞥过堂上不敢吭声的帝王,随即整理衣袍,恭顺垂首,礼数齐全的持笏深揖:“不宜选秀。”

    满朝文武瞬间噼里啪啦的跪了一地。

    但是一个都不敢出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