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 (第1/2页)
大周太祖皇帝建国之初,朝会定为五天一朝,但如今的崇熙皇帝向来勤政,自从即位始,便改为了三天一朝。 不过顾秋翎恰好没能赶上。 昨日宫里的徐芳公公带了圣上口谕,身后还跟着两位织造局送来官服的女官。 顾秋翎迷迷瞪瞪跪下领旨,一直到第二天换上那件绯色官服,才算有了一些实感。 陛下给了他一个亲勋翊卫羽林郎将的正五品官职,还要他今日就进宫面圣。 看上去,这是真不让他玩儿了。 皇城辽阔,全凭徐芳公公带路,中间还遇到了吊儿郎当独自出宫门的五皇子祁衍,此人打远处看了他一眼,挥手算打了招呼,然后便一刻不停,急匆匆地跑出去找乐子了。 “五殿下还是悠哉啊。”顾秋翎不是滋味地幽幽道。 他倒是不在意什么礼不礼的,只是自己小肚鸡肠,在进宫遭罪的时候实在不爱看别人撒欢。 “顾公子如今当了官,看上去是比以往稳重了。”徐芳笑道,声音虽略带一些尖细,但也还没到难听的地步。 但顾秋翎还是浑身不自在。 宦官这群人,整日紧跟御前,富贵荣昌靠的是哄皇上开心,但又注定无后,兴的便是认干爹收义子,徐芳就是御前那位吕祥公公的干儿子中的一个。 顾秋翎不爱和这种人打交道,这徐芳背后就是吕祥,要是一个不留意,说不定就能让上头那位龙颜大怒。 “徐公公玩笑话,你也知道我,”顾秋翎叹了口气,一脸愁容,“打架我在行,管人我可真不会啊,我自己都还要人管呢。” 言语几来几回间,两人已是到了紫宸殿。 小太监前去通报,徐芳看向悄悄吞咽口水的顾秋翎,慢条斯理道:“顾大人,陛下看中的就是您年轻气盛,为人臣子的,只要讲求一个‘忠’字即可,不必多想。” 这话说得……倒像是在提醒自己什么? 顾秋翎似有所感,扭头看他,不出意料地没有得到解释,只看见一个一如既往的微笑。 片刻,殿内走出两人,皆着紫色官服,正是那户部尚书郭允与御史大夫刘道影。 两位大臣脸都绷着,眉眼间阴雨连绵,一看就是刚刚在皇上面前吵完架,满肚子气儿没处消。 “见过两位大人。” 顾秋翎与徐芳赶忙行礼。但那两人俱是没有心思搭理,只点头致意,往顾秋翎右侧走去。 只迈了一步,两位位高权重的大人又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互相瞪了一眼,好在只僵持片刻,郭允冷哼一声,官服宽大的衣袖被摔得扇起风,头也不回地朝另一侧走去。 顾秋翎哪见过这场面,正饶有兴致地看着戏呢,却被徐芳打断:“顾大人,里面请。” 他于是按捺心思进去,跪下行礼完毕后,才斗胆悄悄瞟着圣颜。 当今圣上此刻满脸疲意,手放在龙椅扶手上撑着额头,赭黄色的襕衫看上去都黯淡许多,闭目养神半晌,才看向顾秋翎。 “如何?秋翎。”崇熙帝祁庆问,声音也倦,“官服穿上了,还算不错吧?去军营看过了吗?” “回皇上……未曾。”顾秋翎被问得心虚,声音都小了些,“微臣尚有些战战兢兢,不知如何是好。” 祁庆皱眉,语气带了点严厉:“心虚什么?做官就是要战战兢兢才好,不然不就满朝文武尸位素餐了。” 顾秋翎直觉上头这位不想听什么奉承话,便低头站得像一旁的柱子,一言不发。 “方才郭刘二人离开,你们碰见了吧?” “打了个照面,但二位大人好像……” “好像很生气,是吗?”祁庆没等他讲完,直接道。 还没回答,顾秋翎只听上头那位又问:“他们在吵黄河泛滥一事,今年河南雨水出奇的多,你倒是也来说说这河堤——是修还是不修?” 顾秋翎突有所感,抬头看向语气状似随意的男人,登时汗毛竖起。 此时瞬间寂静,真龙天子盘桓于龙椅之上,眼神丝毫不像说话那般云淡风轻,而是充满了探究,深沉锐利的眼神审判着顾秋翎,挤压着空气,让他几乎呼吸困难。 时间很短,但那一瞬间顾秋翎想起了很多,许长清告诉他要站在岸上,徐芳却提醒他说出真心话,当今圣上猜忌心沉重,一步踏错,牵连的就是整个顾家。 该说什么? 电光火石之间,顾秋翎下定了决心,当即皱眉,慷慨激昂道:“自然要修!” “哦?郭允也是这么说的。”祁庆轻飘飘地提了一句。 “任由黄河改道,不知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顾秋翎表情愤懑,被试探也岿然不动,像是根本没听出祁庆的言外之意,而他也确确实实说的是肺腑之言,“微臣虽未亲眼见过,但也听父亲感慨过决堤之时民生之艰,岂能无动于衷。倒不如说,微臣实在想不出为何不修?修堤赈灾乃民生大事,难不成家国之大,竟无以遮蔽黎民?” 祁庆静静地看着他,想要从顾秋翎不假思索的表情中读出些什么别的意味,只见刚及冠的年轻人面色坦然,带着一股子稚气皱眉,似乎觉得这个问题问得莫名其妙,顷刻后表情柔和下来,终于露出了今天第一个笑容。 “翎儿说得对。” 莫名的压迫感陡然减轻些许,顾秋翎方觉得自己活过来了,秋风从宫门口吹进来把他冷得一激灵,他这才发现自己竟然满背都是汗。 午后的阳光惬意,谢意安坐在自家亭台中,腿上盖着一层薄薄的毯子,饶有兴致地看着阿依蹲在鱼池旁边逗弄那群色彩鲜艳的鲤鱼。 鱼被姑娘每日细心挂念着,本就个头不小,悉心喂养下更是胖了一圈,此时为了争食,熙熙攘攘地被挤上来一只白的,带起一阵水花,在阳光下闪着尾巴拍打几下,把阿依吓得大叫,又一巴掌把它拍回池塘,扑通声响在院中,只在石板上留下一条肥嘟嘟的水痕。 北方的宅院多是凝重雄浑的山石树木,色彩也更庄重,但谢宅不同,谢意安母亲是浙江人,他父亲便花大手笔专门请了江南名家重建谢宅,心思费尽,以至于如今尽是姿态各异的奇石与种类繁多的花卉,显得灵秀婉约,清幽至极。 水池也是那时候扩的,还在里头养了两只小小草龟,可惜它俩向来懒得动弹,谢意安闲暇也不多,少有看到。 “家主,顾将军家公子来访,还递了拜帖。”家丁匆匆赶来报道,手里递过帖子。 谢意安被扰了清净,接了那帖看也不看,只顺手扔到桌上:“这人倒还懂礼?晾着他便是。” “可是……” “你顾公子的四书五经是统统读遍了的,怎么会不懂?”顾秋翎慢慢悠悠地背着手走过来,把家丁话语打断,左顾右盼地赏着景色,啧啧赞叹道,“都说商贾之家都喜富丽堂皇,我才知道谢三爷的品味竟是独树一帜。” 谢意安挥退踌躇的家丁,冷哼一声。 “没想到顾大人还博览群书,谢某好奇,不知公子这书上‘梁上君子’四个字该如何解,‘擅闯民宅’又当如何写呢?”谢意安端起茶杯,专注地吹了吹茶沫,“这是顾大人第二次青天白日闯入我谢宅,有何贵干?” “好说,简单,‘梁上君子’是指回巢玉燕,‘擅闯民宅’写作‘如期而至’。”顾秋翎听不得他故意端起的那种阴阳怪气,嘁声说着浑话,径直走到亭中坐了下来,“我要是不擅闯,这拜帖怕不是能放到海枯石烂。” 伶牙俐齿的小鸟儿,烦人。 谢意安抬眼看他一眼,不再言语。 顾秋翎尚未脱去官服,一看就是从宫里刚出来,绯红色一片,几乎把整个亭子都变亮了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