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44:小蜘蛛 (第1/3页)
“大侄子,把那箱软中华抱过来!” 冯叔剃了个板寸,胡子也刮了,小冯阿姨回国后他一直在努力改变邋遢大汉形象,又被带去欧洲旅吃游苦——黑面包配鱼汤吃了小半月,一天天不是海钓就是野营,国内贴的膘全没了,回国胡吃海塞好几天,才算把精气神养回来。 此时他肩上搭着一件羊羔绒皮夹克,嘴边咬着一截蓝利群,鼻梁架着一副认不得牌子但好几万的墨镜,妥妥一酷叔叔。 今天要去一户兄弟家吃周岁酒,家里两台车都出动了,小冯阿姨开一辆,冯叔顺手送李相逢去干活的车行——他准备让小金杯正式“退休”,也有给李相逢撑下“家人”场面的意思,让老板多照顾点儿。 李相逢前几天从上海回来,大清早把家里收拾一遍,从社区领了一些蔬菜米面和一兜苹果,棉服也有一件,款式偏大,但他觉得下半年或许就能穿了,下午骑着自行车大街小巷找了一圈工作,收获颇多——不仅收到了游戏老板结算的工资,还找到了兼职。 是一家车行的临时洗车工,有赖于过年期间吃得好,李相逢的个子和体重都蹭蹭往上蹿,绷着脸不笑时隐约像个职高生。 车行除了买卖二手车/废品车,缴车险和修车,也可以洗车。 老板上门提车去了,只有老板娘在,她瘦瘦小小的,一张标准国字脸,“LN”念不准,听腔调不像本地人,心很细,问他刁钻客户该如何应对,李相逢对答如流,实则手心缩在袖口里,汗涔涔地捏着假身份证。 回答了三个问题后,老板娘没再问了,转身拿了一套晒洗过的围裙和手套,亲自教他如何使用洗车机器,还教他机洗和人洗的区别。 他学得认真,不懂得地方还用手机备忘录记下,等老板娘一套cao作做完才挨个问原因,老板娘欣赏他这样的小年轻,每个问题都说得很仔细。 李相逢抱着烟出来,宝马的后备箱已经装了许多礼物,红酒茅台各一箱,几大盒新鲜水果,还有一辆1岁小孩儿玩的玩具车,小冯阿姨从里面走出来,若无其事地往他兜里塞了两包烟,附耳轻声说:“机灵点儿,给同事们分分。” 冯叔问了地址,刚把烟屁股塞进烟灰盒,咂摸着说:“这不恺恺家超市那儿嘛!” “啊——”李相逢这些天过得恍恍惚惚的,一有空就在给宋与还发消息,要不是冯叔叫他来吃饭,他每天就是两点一线,车行包饭,所以他压根儿没有进超市买过食物,也就没见着郑恺。 “这家车行我有点印象,夫妻店,老板是个实诚人,个子不高还有点胖,老板娘很瘦,口音像湖南的,人挺精明。” 冯叔眯眼笑笑,说道:“你先干着,一会儿我瞅瞅,不行就去恺恺家超市,和恺恺搭伙,那小子今年估摸又赚不少零花钱。” “好啊。”李相逢点点头,兜里手机一震,连忙摸出来看,手机话费低于5元的提醒短信…… 他如泄气的皮球往后一靠,冯叔哼笑一声,问:“今年去靓仔家过年,是不是没给人爸妈留好印象啊?” “不是,他师母出了一点意外,手术后又进ICU了,这几天他都没有给我回消息,不知道师母情况如何了。”李相逢解释道,他自己对宋与还家里的事也是一知半解,自然不会给冯叔透露太多,关于宋与还的爸妈……他倒是想给好印象,可他只匆匆见过宋与还mama一眼,那样的情况,明确一些原本模糊的事,他只来得及安慰可怜巴巴的宋与还。 而宋与还的爸爸,他根本没见着。 “唉,世事无常啊!”说到生老病死冯叔深有体会,他父母走得早,小冯阿姨小学开始就是他在带。 话锋一转:“元宵那天,你阿姨要去北缘峰的寺庙拜一拜,那边的菩萨很灵光的,你要不也去拜一下,求个健康符学业符啥的。” 李相逢一直觉得自己是无神论者,因为国内大力打击非法组织的风一直在吹,母亲怕他误入歧途让本就不富裕的家雪上加霜,恶狠狠地警告过他,不许和不三不四的人混,也不许随意踏入寺庙,被人拐走当“灵童”,她可不救。 冯叔提到健康符,倒是可以给宋与还求一个,他饶有兴致地问:“几点去啊?” 冯叔“唔”了一下,指腹小心摩挲方向盘上陈旧的皮套,说:“早点去呗,拜个头香,再去山脚的面馆吃碗素面,他家海棠糕和荷花酥都不错,你阿姨喜欢白玉包子,不早点去还吃不上呢。” “你要去的话,十四那天直接住我家,就不去你家接你了。” 李相逢应下,私心里觉得冯叔从国外回来和从前有些不一样了,琢磨了两下,他记得小冯阿姨还在国外读书的那几年,冯叔是不怎么提起她的…… 或许兄妹都是这样的,离得近就爱嘴上念叨,离得远就搁心里惦念,如今宋与还不在他身边,他也会在心里惦记宋与还喜欢吃的东西和常做的事。 他在备忘录添了一个行程,手指划过屏幕,角落里的漂亮小马再没出现过,心底翻起一点小波澜,小冯阿姨说国外已经普遍使用机器人代替人工了,大部分家庭都有家政机器人,可以做菜、打扫卫生、洗车,拿快递等等,维修费用也低,所以失业的人越来越多。 宋与还的几个阿姨家也都有家政机器人,可以根据喜好设定语音包和样貌,多是可爱的卡通造型,只有小滢阿姨家的是人形,乍一眼看不出是机器人,平时主要负责园艺,因为那天下雨就没出去干活,他们陪小谷子玩玩具,准备离开的时候,机器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