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花楼醉酒一度 (第1/1页)
十六岁那年,我和丘生被父亲们送至东湖书院读书。 那时书院的掌教先生极为严苛,平日里读书住在书院里,不得外出玩乐,否则要在孔子像前跪罚一个时辰。 我们平时也就睡前窝在被子里,读读外面带进来的话本解解馋。 可大家多是十几岁的年纪,总耐不住心性。 丘生倒还好,他比我年长一岁,且较为沉稳,平常性子就不野,读书也极为认真,学问是书院里学生中最好的,掌教先生十分喜欢他。 而我这顽劣之徒就不一样了,我是挨戒尺最多的那个。 先生时常让我跟着丘生多做学问,让我收收好玩之心。 可在当时我的心里,总觉得自己和丘生是不一样的。 他父亲是洪州刺史,总有一天他也会走上仕途,成为朝廷命官。 而我这商贾之子,却不能参加科举,我觉得读书于我,作用并不大,我只是丘生还有书院里其他学生的陪衬。 才华如李白伯父,诗歌名闻天下却因商贾出身而不能求得一官半职,何况我这学问平平无奇之人。 因此我常常跟父亲作对,不好好做学问,气得父亲拿戒鞭抽我屁股,拿我与丘生比较。 丘生是我自小一起长大的玩伴,我喜欢与他待在一起。 可因那比较的言辞,我心里对丘生,既有喜欢,也有气恼的情绪,时不时地就扰乱他读书,拉着他与我干些不务正业的事情。 那年夏至,天气炎热,掌教先生见我们连续几日读书心思不在,准许我们休养三天。 书院里像过年一样喜庆。 有些家里住得近的,都收拾东西回家了,家住得远的,便相邀出门闲逛。 我和丘生本应回家。 可我怕回家后父亲让我拿出近期作的文章给他查看,因此软磨硬泡丘生与我一同留在书院里,莫要回家去。 丘生经不住我缠他,便答应了。 掌教先生趁此三天回家看望年老的父母,因此书院里只剩下我们七八个没回家的学生。 当时有一同学姓陈名堂,比我们众人都要年长,已经二十有二,所历之事比我们多得多。 快到晚饭时,陈堂忽然提出去花楼逛逛。 我们这些未到冠礼年纪的人,只在偷偷艳情杂文时想象过花楼里面的模样,实则是没有去过的。 听了陈堂描述那香风yin靡,美人如云的场景,心里痒得不行。 大家当即就同意了陈堂的建议。 丘生对此毫无兴趣,还劝说我不要去沾染那烟花之地的风气。 可我偏要和他对着干,我又是激他,又是好言好语磨他,他最后还是同意了。 我幸灾乐祸,又暗暗期待,觉得自己也能像艳情里一样在花楼里有一场风花雪月的事迹。 临出门前我给丘生塞了两块金子,自己揣上了钱袋里所有的钱。 我这商贾之家,其他没有,就是钱多。 这烟花柳巷有专门的一条街,还未进到里面,花香和脂粉香就漫天飞舞。 笙歌不断,珠帘中粉裙摇曳。 我们这些关在书院里的学子哪见过这样香艳的场景,没走几步就被乱花迷了眼,被几双芊芊玉手拉进了一家春燕楼。 一进门朱翠云鬓在眼前纷繁掠过,婀娜的身姿在眼前飘然起舞。 那些罗绮拂过我的脸后,便有姑娘靠到我的怀里,娇俏可人的身姿,我的心也在此刻醉了,顺手就搂住了怀里的美人。 心里想着人间竟然有这样的好地方。 我们皆被美人们簇拥着坐下。 现在想来,那些花楼里的姑娘们都是老江湖,一眼就看出我们这些衣着不错的书生大多是富贵人家的子弟,第一次来这样的地方,青涩得很,钱最是好赚。 一声声“公子”“官人”让我神志都不清醒了,那些姑娘们说什么便是什么。 短短一会儿,我就送了五锭银子出去。 那时我搂着的几个姑娘叫什么,我已经忘了,只记得她们一声声喊我官人,夹菜喂我吃。 她们身上香香的,我第一次抱着这样的温香软玉,惊讶于世上有这样柔软的肌肤玉骨,觉着自己是世上最逍遥快活之人。 欢乐之余我扫视一眼,周围的同学们都像我一样,沉浸在欢愉之中。 可唯独丘生,他坐在我对面,手里拿着一杯茶,脸上没有快活的表情,一旁伺候他的娘子见他油盐不进,便在一旁给他捏肩。 我忽然间兴致大减,觉得自己是不是做的太过火了,将他拉来这样的地方,让他难受得紧。 “元义,别这样扫兴嘛!” “是啊,元义,你身后的小娘子多委屈!” “元义,做人要开阔,不要固守那迂腐文书!” “你这样放不开,若是以后和你爹一样入朝为官,怎么吃得开?!” 大家都发现唯有丘生坐着岿然不动,都试图劝说他加入我们。 而丘生却没有说话,反是看了我一眼。 我此刻左右环抱,被这一眼看得心里莫名慌张,还未开口对丘生说些什么,花楼的老鸨风驰电驰到了我们桌子前。 “哎呀,陈堂公子!陈公子带了这么多公子来消遣!今日公子们有雅兴来我这小楼小坐!有失远迎,招待不周!快上些更好的菜来!拿降温的冰块和凉饮子来!” 老鸨继续道:“今日陈公子来点什么酒?” 陈堂脱口而出:“老样子,给我来壶冰镇的桂琼瑶!” 此刻我才意识到,原来来这家花楼,酒是要单独点的,点一壶挂牌上的名酒,就相当于点了一个姑娘包夜伺候。 我还在想要来一壶什么酒时,老鸨忽然惊讶地叫了一声:“呀!这是丘大官人家的公子!” 老鸨笑得谄媚,尤其是在见到丘生之后,让丘生边上的娘子退下,亲自上前给丘生捏肩。 陈堂与其他同学在一旁附和:“对对对!元义是丘刺史的儿子!” “阿嫲,你瞧瞧他一本正经的样子!哪里像来花楼寻欢的!元义他就是太一根筋!” “元义他平常也这样,清心寡欲到了极点,长在洪州却不怎么吃辣菜!” “可是姑娘们伺候不周?”老鸨贴着丘生道,“快给丘公子上一壶玉堂春!” 玉堂春三字一出,连同旁桌的人也一块儿起哄起来。 “娘子,我身上只有两锭金子,付不起这酒钱,就请作罢。”丘生拱手拒绝。 可老鸨却说:“丘公子大驾光临寒舍,怎敢收丘公子酒钱?这壶酒送给丘公子,就当来日丘公子中举,我提前给的贺礼!” “这岂不是我们沾了元义的光?!”陈堂十分兴奋,拍手叫好,“元义确实是我们里学问做得最好的!” 而我却还不知一壶玉堂春为何会引起这么大的阵仗,依偎在我怀里的娘子贴着我的耳边说道:“公子还不知罢?玉堂春可要十两金子一小壶呢!” 十两金子,我心里一惊,普通人家,全家一年也花不了这么多钱。 我钱袋里统共也就五锭金子和一些碎银,给了丘生两锭金子,我原以为有三锭金子在身上,已是十分富裕之人,可在这花楼,连他们一壶最好的酒都买不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