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今日晚间新闻 (第1/2页)
客厅的电视正在播放新闻。 【一九九〇年由许永燊资助建造的港岛大学教学楼宣布将在下月动工进行翻新修整,期间教学楼将暂停使用。工程有望在过年前完成。具体情况我们交给现场记者。】 这个消息不出意外又要引起全港市民的一波讨论热潮。 半个世纪以来,作为香港首富的许永燊一直是白手起家的典范,是时代与机遇缔造出的商业传奇,是之后所有怀揣着发财梦偷渡到香港的人渴望成为的样子。 不可否认,在这段传奇人生中,个人的努力确实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有不少人觉得,许大老板根本就算不上白手起家。他最初能创立的塑胶厂生意,很大部分是仰仗了原配妻子的家产和人脉,甚至于早年公司数次遇到难关,都是在原配本家的帮助下才得以顺利挺过来。 而一旦提到这位原配,就免不了要扯出一连串的陈年旧事。 许太太原姓谈,是谈家的独生女,样貌虽然算不上倾国倾城,但好歹是眉目清秀,加上家境富裕,为人温和又饱读诗书,气质更不是一般人能比,因此从不缺爱慕者。不料她却看上了彼时寄住在家里,还是一穷二白的首富,甚至不顾父母反对,铁了心要和对方结婚。周围人都觉得她不过是一时冲动,可不想她竟是真心的,父母到底爱女心切,几番折腾下来最终还是心软,默许了这门婚事。 婚后,谈大小姐不仅生下两个儿子,还频繁顶着许太太的头衔出席各类慈善文化活动,又或是名流晚宴。伴随着刊登在报纸上的一张张照片和一个个吸睛大标题,许家生意的知名度也跟着水涨船高。 有一点毋庸置疑,她作为许太太是从未愧对过这段感情的,甚至明眼人都清楚,她为此投入了太多太多。 可男人大抵都是不知足的。 不知从何时开始,首富身边有了另一个女人的身影,而许太太在公众面前出现的次数则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彻底销声匿迹。 对于原配的消失,许家给出的回答是许太太罹患精神疾病,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不再适合出席人多的场合,需在家静养。但有知情人士爆料,说夫人的精神出问题正是因为丈夫出轨,对婚姻不忠,加上平日里各种应酬压力太多,才导致心力憔悴,难以为继。 八卦小报见状,不嫌事大地登出首富在应酬后疑似与年轻情人携手离开的照片,并配以毒辣标题,宣称当夜首富并没有回位于深水湾道的豪宅。 一场情变闹得沸沸扬扬,满城皆知。曾经如胶似漆的爱侣如今形同陌路。 舆论几乎是一边倒的支持原配,可惜那时的许家在香港早就是呼风唤雨,无论舆论风向如何,都无法撼动这颗深深扎根在港岛,正疯狂汲取养分的大树。 时间来到八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年末。 还差几分钟,人类便要踏入二十世纪最后一个十年。而就在这个夜晚,许家忽然向各路媒体发出讣告,称许夫人于当晚十一点五十一分被发现死于深水湾道的豪宅中,死因系药物服用过量导致的心脏衰竭,佣人发现时早已回天乏术。 当晚,许家两个少爷正在不同的地方参加跨年晚宴,而记者显然消息灵通,新闻出来前就已经知道了这件大事,分批将宴会地点堵得水泄不通。 镜头好似一支支枪,对准了酒店大门。目标出现的瞬间,闪光灯疯狂闪烁,刺眼的光亮几乎要将夜色驱散。此起彼伏的提问声连成一片,像潮水般呼啸而来,根本听不清具体内容,但不出意外,应该都是在追问对于母亲的死有何看法,更有不怕死去的记者,问他们是否认为此事同父亲的情人有关。 许泽晖从头到尾都没说话,但尚且保留了体面的神态,让人猜不出他具体的心情与想法。许泽晗则不同,他全程黑着一张脸,几乎要把“不高兴”三个字写在了脸上。当有记者提到首富的情人疑似在当晚早些时候出入过深水湾道的豪宅时,他的眼神更是要喷出火来。 之后具体又发生了什么,民众不得而知。只知道原配死后,首富也开始慢慢减少在公众场合露面,似乎因为发妻的离世而大受打击。同时,他和两个亲生儿子的关系降至冰点。其中大儿子许泽晖在母亲死后的第二天就搬离了深水湾的家,这些年几乎不曾回去。许泽晗则选择了在次年出国深造,直至九九年末,才第一次返港。 港岛大学正是许太太的母校,由首富捐建教学楼在一九九〇年——亦即是她逝世后第二年——顺利落成,并且以她的名字命名以作纪念。 这本该是件好事,可等看清教学楼的模样后,全香港都炸了锅。 教学楼位于校园的西北方,外观造型远远看去就像是个骨灰盒。而且建筑整体则坐南朝北,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阳光都无法完全射入楼内,以至于即使是在港岛最炎热的天时走进教学楼,也会觉得温度骤降,空气里弥漫这一种渗入骨髓的寒意。大楼内部的设计更是处处透着古怪,手扶梯只上不下,楼梯也不知出于何种意图,并不是常见的直上直下,而是设计得弯弯绕绕。 要知道,香港人最信风水。而首富更是如此。 这种不合常理的设计绝对不可能是疏忽,必然是早就考量好的,于是这些不寻常之处便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