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名利场 (第2/2页)
笑了。 笑声在夜色里荡开,引起了还等在不远处的华韦文的注意。那人朝这边看了眼,竟也走了过来。 “曾处长,倾乜啊笑得咁开心?”他话是问曾礼义的,看的却是万径。 “Sorry,是我失礼了。年轻人了不起啊,”曾礼义一边道歉,一边伸手拍了拍万径的肩,接着向他引荐道,“我们的财神爷,华司长。” 说完又转向华韦文,略微意味深长地说:“这是万径,以后我工作如何就靠他了。” 华韦文主动伸出手,像是点评般说道:“长江后浪。” 万径应了句“不敢当”,在握手的短短一瞬间,许多想法在脑海里闪过。 他之前找人起过曾礼义的底。 那人七〇年入职,三十三年间从最低级的普通警员一路做到现在的助理处长,先不说以后还有没有再往上升的机会,光是能走到这个位置,就已经是万里挑一的个例了。毕竟在香港,警校生和专科以上的大学生报考警察是有天差地别的。 像曾礼义这样从警校读出来的,无一例外都要从最低级的普通警员干起,而大学生却可以直接考见习督察。普通警员和见习督察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等级,虽然两者看着只有一级之差,实际却几乎可以算是一道天堑。 要知道,香港有几万个员佐级的警务人员,想从这几万人中脱颖而出,由警员升至督查,不仅要是有实打实的功绩,例如破过大案、立过大功又或是受到过表彰,还要打点好关系,保证自己在内部遴选中能不被挤出去。和曾礼义差不多年头进入警队的警校同僚,多的是一辈子都在员佐级蹉跎的,靠资历混个安慰性质的高级警员,偶有几个足够幸运,破过一两起案件,得以升做了警长。 而曾礼义能走到今天这个位置,说明他作为警察不仅能力过关,更是深谙人情世故。 实际上,他在警队的履历不可谓不亮丽,单论实绩,哪怕放到现在和他同一级的人身上也是佼佼者。不过,这些功绩到底从何而来,就很难说了。万径没有继续细查,但不用想也知道,曾礼义和黑社会是脱不了关系的,就像九八年和韩江雪私下达成合作那样。 但万径更在意的是,如果曾礼义仍有野心继续往上走,那么他是绝对不能只靠和黑社会私下合作。毕竟,黑社会靠得住,猪都会上树。为此,他试探过曾礼义几次,可惜对方实在太谨慎,口风太严实,从未透露出任何线索。 直到后来,万径想明白了一件事,并由此隐隐猜出了这涌动的暗流背后隐藏的秘密,包括韩江雪为什么处心积虑要为社团洗白,杨晟为什么拒绝替他牵线搭桥,安永大厦的事为什么不了了之,甚至于今晚他为什么能参加这个宴会。 这些事情实际上都可以归结到一个问题上:在近一个世纪的动荡历史中,香港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一个破败的小渔村,一座国际化的金融都市; 一条东西方之间的夹缝,一扇刻意留下的对外的窗户; 风水玄学迷信和资本主义市场,黑头发黄皮肤和金头发蓝眼睛,带着口音的粤语和流利的英式英语; 短短不到一秒钟,万径松开了华韦文的手。对方仍在仔细盯着他看,似乎丝毫不认为这有何不妥,只听他问:“你脸上这道疤……会好吗?” “不会,”万径笑了笑,轻飘飘地回答,“但无所谓。” 门铃响起,韩江雪放下手里的水壶去开门。 外头站着的是霍亦恩。那人今天挺人模狗样,衬衫搭配针织背心,下身是浅灰色的西裤和黑色皮鞋,手里没有提着药箱,而是潇洒地两手插兜,一副彻头彻脑的知识分子扮相。 “怎么忽然联系我,还约在这里?”他自来熟地进了门, 韩江雪回到茶桌旁,将煮好的热水冲进茶壶里,直入主题地问:“你们霍家认识张景生吗?” 霍亦恩没有讲话,直到在沙发上坐下,这才慢条斯理地回答说:“哦,统战部找你了?”听语气,他似乎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能不能帮我去求个情。”韩江雪跳过了对方的问题,继续自己先前提起的事。 大概是见他认真的,霍亦恩也收敛了一点,伸手推推眼镜,问:“二哥,如果你是求我,我当然随时帮你。可如果求的是霍家,恐怕需要给我一个理由吧?” 韩江雪早就想到霍亦恩会这么问,可即使料到了,他依旧没能准备好一个可以百分百打动霍家的完美答案。 他要保万径这件事显然只有对他来说是重要的,其他人又何必在乎万径是死是活。而霍家既不缺钱,也不缺劝,想要开出一个让对方难以拒绝的条件,实在是不简单。 良久,韩江雪开口道:“有人搞搞震,上面要出手了。我知道你姑妈正在大陆开会,只要你们霍家能帮这个忙,其它任何事情我都能无条件答应。” 场面陷入寂静,霍亦恩没想到韩江雪能做到这个地步,略显诧异地打量了对方半天,接着问说:“二哥,又不是亲生仔,何必呢?” 韩江雪沉默地给他倒了一杯茶。 一股沁人心脾的茶香在热气中升腾,霍亦恩低头看了眼,最终开口道:“算了,先欠着吧。欠我这个人情。” “多谢。”韩江雪松了口气,郑重地道谢。 霍亦恩摆摆手,又变回来刚进门时那副模样,嘴上说:“以后肯定要还的,别谢太早了。”说完他站起身,看样子原本就不打算就留。 临出门时,韩江雪忽然再次叫住霍亦恩。 “对了,帮忙给任家谦老婆带句话,让她不要担心,”他将一个信封递了过去,“跟她说,一切都会没事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