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刀如水_江山旷劫争17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江山旷劫争171 (第2/2页)

什么?

    谢怀惊恐地看着他说:“朕有天命……朕有天命……”

    柳催浑身冷极,沾了血的衣衫被冻得有些僵硬。他折断了肩膀上不慎中的一只箭,对着那群羽林军说:“这是要还的。”

    他将这只短剑生生刺入谢怀手心,将之钉在龙椅上。谢怀的惨叫响彻整个紫宸殿,柳催听得心烦,冷声道:“连箭簇都没有,这点痛算什么?”

    柳催把谢怀的脑袋掰正过来,让他对着那片警戒的羽林军。

    “羽林军把皇宫围住了,今天上朝的那些人出不去,不如陛下把他们诏过来如何?一朝天子一朝臣,这十几年过去了,我想看看着朝中我还认得几人。”

    “传!传!传!”谢怀不敢不顺这恶鬼心意,生怕他还有什么手段要用出来折磨自己。

    往紫宸殿中进来的有三人,分别是兵部尚书王绥、国子监学正吕莲庭、大理寺丞邵岱。这三人入殿做跪拜礼,就跪在一片污浊的血液中,没有抬头。

    柳催看了他们一眼,又见谢怀浑身抖得愈发剧烈,便再次点了他身上xue道,让其头一歪昏死过去。

    守在殿内的羽林军齐刷刷举出刀剑,兵戈作响,大理寺丞险些跪也跪不住,就要摔在地上。

    “睡过去了而已,诸位平日听他说话,难道不觉得烦吗?”柳催踩着那堆尸骨,缓步走到那位大理寺丞的身边。

    他离谢怀远了,暗处潜着的内廷高手见有机会,当即动身想去解救谢怀。但柳催头也不回,把指上捏着的一片断刀掸了出去。

    那人还一步未曾靠近,便被断刀随便打穿了头颅,无声无息地死了。柳催朝众人施压道:“我不仅觉得别人说话烦,在我眼前乱晃的,也烦。”

    他说罢,身边的大理寺丞被这一声吓乱心神,一时间支撑不住,倒地昏厥不醒。

    柳催不在意,兀自说道:“三位都是熟人,尤其王大人,我记得您也该是致仕归乡的年纪了。父皇还在时,您就在他身边辅佐,是不是?”

    “臣,有愧。”王尚书将头磕在地上,本来佝偻的脊背因这一下,变得尤其挺直。柳催单手搀他起来,王尚书仍是不动,只重复道:“臣有愧。”

    “王大人向谁称臣?是向谢姓的反贼,还是向我?”柳催力气不轻,生生将这人从地上拽了起来,迫使他抬头看向自己,“王大人还记得我吗?当年,我也坐在那个地方,您是如何看我的?”

    王绥额头上沾了血,他今日在变乱中奔波,苍白的鬓发已显得散乱,整个人显出疲态。看向柳催的那双眼中蓄着热泪,不过柳催对这样的眼神无动于衷。

    他见王绥从地上抓起一把长刀,抵在自己咽喉:“王绥饱读诗书,少年登科,就是为了施展心中抱负。几十年来庸庸碌碌,身在位上却不能成事。于君父有愧、于社稷有愧、于生民百姓有愧,如今只能以此身告罪天地。”

    柳催捏住刀刃,将这柄刀生生捏得断裂。王绥倏地被这刀一惊,他抬头看向柳催,那个人没有看他,转而去到了国子监学正吕莲庭的方向。

    “学正也会吻颈谢罪么?”柳催声音十分冷淡,他动手在吕莲庭的冠帽上拨了拨,颇感无趣。

    吕莲庭人如其名,宛如清莲君子,他端正脸色,不卑不亢道:“臣在职时虽不多业绩,却始终谨遵本分,自以为俯仰不愧。”

    “好一个俯仰无愧,学正所在的国子监,一定人才济济,欣欣向荣吧。”他说罢,但见吕莲庭忽然脸色煞白。

    柳催大笑说道,他走到前头,“是不是世道辜负了几位大人?”

    没人回答,柳催又接着问:“若是我再次登基,大人们以为如何?”

    仍是无人回答,柳催站在尸山血海中,放肆冷笑:“那我应该不会是你们想见的样子,穷刑罚、滥生杀,暴虐无道。”

    柳催手指在大理寺丞身上一点,叫这昏过去的老头子挣扎着醒来。邵岱浑身又是一颤,他对上柳催的眼睛,险些背过气去。糊涂装习惯了,邵岱这会儿似乎真成了唯唯诺诺的样子,但柳催记得很清楚。

    这位大理寺丞当年还是府衙里当差时,他就有一张铁面,一颗从不偏颇的冷心。谢辉想建森严法度,所以提拔他。但这位邵大人官虽越做越大,面却越来越软,他搞了很久才明白,他的皇帝并不需要这样事事计较的官人,法度规矩,是都可以轻易践踏的。

    柳催道:“邵大人,若山石不可转移,那么此刻你心中可还有山?”

    邵岱被这声震得两耳嗡鸣,一直到魂魄都跟着颤抖,他张着嘴,却哑口无言。

    柳催往殿外走去,那一片提刀执戟的羽林军不敢让他近身,只能纷纷绕开。柳催抬手一挥,紫宸殿掩住的大门无风自动,大敞开来。他一步跨了出去,闹过这么一遭,不知不觉已到漆黑天色。

    宫灯未亮,只有无数提着火把的羽林军围住紫宸殿,将这里照得通明。

    柳催站得很高,极目远眺,过了很久才终于从夜幕中寻到一点红色焰火。他心中了然,这是岭南军队到了的意思。

    很快了,柳催心道。他折回殿中,问殿中跪着的那三个人:“世人都祈求明君,那我想问,什么是明君?”

    “自然是贤能英明,仁爱良善的君主。”说话的是国子监学正吕莲庭。

    兵部尚书王绥又添一句:“文治武功,能定乱世的君主。”

    旁边的老头子一人一句,邵岱看着他们,觉得自己一句不说也不太好,便斟酌开口:“正法直度,兼爱无私的君主。”

    柳催听在耳中,他其实一点都不信世上会有这样的人,但他也没有反驳。这恶鬼的眼中如藏藏火焰,看得三人惶恐。邵岱心惊不已,只能安慰自己,那都是殿外火光映照出来的。

    “奉君璞玉。”柳催摇了摇头,自怀中取出块清白之玉,随手递给离他最近的吕莲庭。

    他垂眸道:“请君细雕琢。”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