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5章 全场泪崩 (第1/2页)
朝鲜战争全面爆发。 伍万里家乡美丽的画面一转,便是烽火硝烟的战场。 以丑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仁川登陆,局势逆转。 朝鲜军队节节败退。 丑军步步紧逼,跨过三八线,威胁龙国边境。 朝鲜,乃至龙国的边境都被美国空军炸成一片焦土,田地被毁,房屋被烧,情景凄惨。 丑军首领,五星上将麦克阿瑟认定龙国不敢出兵与丑国对抗,并公然声称:“在历史上,鸭绿江并不是中朝两国截然划分的、不可逾越的障碍。” 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这一段戏很短很急促,但却场面宏大,从宏观上展现了朝鲜战场。 恢宏的场面加上配乐,每一帧都在激发观众的肾上腺素,让观众很快就进入了那片战场。 这段交代背景的戏,并不马虎。 相反的,这段戏拍得十分的真实和讲究,从美军的制服,武器,装备等等,都做了详细的考究和还原。 因为真实,所以才能让观众迅速的入戏。 接下来,便是龙国的反应。 面对丑国的咄咄逼人,龙国当时的高层也并没有“以和为贵”。 在多次警告未果之后,决定出兵援朝。 这段中南海高层的戏,剧组也是精益求精,从中南海的布局,到开会的时候会议桌上摆放的所有物品和细节,能够查证到的,他们都尽可能去做还原。 美术需要参与叙事。 陆离在导演的过程中一直强调要让环境既有真实感,又能交代出时代背景。 “有很多东西没有办法通过字幕或情节去交代,就需要通过场景让观众一目了然,一看就能够与那个时期产生一定的共情。” 这是陆离的要求,而影片也确实做到了。 观众已经沉浸到了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当中,为当年几位龙国高层的魄力而震撼。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霸气的话语,让人震撼的同时,也跟着豪情万丈。 特别是那些抗美援朝老兵们,看着大银幕上的那道身影,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 那是他们心中最敬爱的人。 单单看到这里,他们就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岁月…… 抗美援朝已成定局。 而另外一边,伍千里也被召回队伍,带领着他的第七穿插连,即将踏上异国战场。 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召开了战前动员。 在这里,出了一个意外,那就是伍万里偷偷尾随哥哥来到了部队,目的就是为了让哥哥看得起。 他机灵的拦住了宋时轮,让宋时轮在大会上提到了他,并安排他进入了哥哥伍万里所带领的第七穿插连。 连队,是基层战斗单元。 前往朝鲜战场的火车上,七连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入连仪式”。 伍万里在仪式上受到的震撼教育,让人不禁想起了陆离的另外一部作品《士兵突击》。 他与50年后许三多的经历可以说是如出一辙。 就像伍千里说的那样,“蛋,要自己从里面啄开”,英雄不是一下子就成长起来的,伍万里就是一个典型的新兵蛋子,在受到了大家热情的调戏之后,觉得委屈就要当“逃兵”。 然而在他拉开火车门的一刹那,祖国的大好河山猛然出现在众人面前。 在喷薄而出的红日中,雄壮巍峨的万里长城,蜿蜒起伏在群山之间。 作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她的壮美和崇高,不仅是新兵蛋子伍万里,就是志愿军老兵也被这幅祖国的大好河山画卷震撼住了,全体七连战士望着远处的长城久久说不出一句话。 在场的观众也为之震撼。 这一幕,不仅仅是感动,更是生在龙国而感到自豪。 同时,所有人都明白了抗美援朝的意义所在,小我与家国之间第一次有了血rou相连的感觉。 “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 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