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娇嗔 (第1/2页)
“殿下但说无妨,我必全力相助。”公孙雪允诺道。 燕霏犹疑了一瞬,望着她说道:“我想请修月院帮我查一人。” “谁?” 燕霏又顿了顿,手指习惯X地扣了扣桌角,似还在犹豫。 公孙雪抿了口茶笑道:“殿下这是还未考虑好吗?” “的确是…不能妄下定论。”窗外的树影绰绰,顺着月光落在燕霏的侧脸上,好似镀上了半扇暗sE的面具,“我想要你帮我查的人是当朝的将军,封诗。” 公孙雪有些疑惑:“既是当朝官员,殿下不妨直接命大理寺去查,可b我等江湖人要方便多了。” “不。”燕霏摇头,“此事必须暗查,而且是越隐蔽越好。” “那您想让我查她什么?” 燕霏顿了顿,淡淡道:“查现在的封诗,和戍边那五年的封诗之间的不同。” 她其实在封诗回京的那日便有些怀疑罢了,但这些许不切实际的疑虑叫许多繁杂的事挡了过去,但疑虑却疯狂滋长不曾止息,若是不查个明明白白,终归是心中的一个结。 因为那日接风宴上,她借封赏为由,离封诗不过咫尺,在她左耳根处,看到了一片光滑的皮r0U。 烛火翕动两下,公孙雪托着脑袋思虑了半晌。 燕霏又给她斟了一杯茶,轻轻询问:“如何,可行吗?” 公孙雪的眼眸忽然闪动:“殿下这是哪里话,这世间就没有修月院查不清楚的人,我不过是在想要向殿下讨什么东西罢了。” 修月院的规矩是一报还一报,想请里面的人帮忙,就要付以相等的报酬,这规矩,也是第一代院主——公孙雪的祖母亲自定下的。 燕霏莞尔:“那是自然,想要什么,公孙姑娘请讲。” “嗯……”她四下张望着,目光流转,最后落在身前最是不起眼的茶杯上,简单的白瓷圆盏,用青釉描了几簇花草。 她来的时候便注意到了,一个皇帝私用的茶具,竟如此稀松平常。 “就这个吧。”公孙雪拿起茶杯晃了晃,“就用这茶杯作报酬,如何?” 燕霏一愣:“这似乎……不是一桩对等的交易。”自然说的是一个普通的茶杯哪抵得上查封诗这么麻烦的事。 公孙雪却不以为意,自顾自把茶杯揣进了怀里:“对不对等的,只要我觉得值得就好了。” 她的身份不宜在皇g0ng久留,只是待了不到一刻钟,便匆匆离去,临走时她还向燕霏摇了摇手中的茶杯,道了声:“殿下,日后若有机会,再来请我喝杯好茶吧。” 公孙雪小巧的身影消失在窗外,燕霏望着把她融进去的夜sE兀自出神。 那几声殿下,让她到底还是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二十载年岁里最自由快乐的那些日子,她在草原纵马,在海上乘船,见过最风雅的诗人,最飒爽的剑客,那些短暂美好如花儿的时光,终究凋落在寸寸山河里,成了她要倾尽全力守护的东西。 “陛下,该就寝了。”徐芊的声音把她从冗长的回忆里拽了回来,燕霏回过神来才发现眼角竟有些Sh润。 她起来,转身走向那由金银丝线织作的床榻,在上面躺下,轻轻阖上了眼。 *** 封诗自然也是一夜无眠,她靠在桌边,借着烛火光磋磨着从包着玉观音的布帛上撕下来的甲胄碎片,深sE的皮革已经被磨得泛了白,镶着的铁边也变得锈迹斑斑。 但她仍清晰地记得这碎片的主人——宋敏,当年以命为刃,为她们劈开一线生机的副将。 这片甲胄是从她心口处裁下来的,上面烙着一只栩栩如生的大雁,宋敏曾告诉她,这只大雁会带她平安地荣归故里,后来却也是这只大雁,带着她一家的Si讯回到了只余一人的宋府。 封诗小心地拆开另附的一封信,落款处没有具T的姓名,只写了一个“宋”字,但笔者已然不言而喻——宋墨舒,宋家孤子。 信的内容也很简短,只有三行简单明了的小字——“将军,为国为家,都请您助陛下一臂之力。” 再直白不过的话,却好似刀子割在她的心上。 封诗看着信,想不出怎么能推拒这样的请求,于情于理,她都无法拒绝。 “咚咚。”有什么人轻叩了几声房门,封诗旋即将甲胄碎片和信收在了衣服的内层,才上前开了门。 来者正是封月,看来她的母亲也是无法安眠。 “您来了。”封诗把她请进门,“您有什么事吗?” 封月睨了她一眼,锐利得似要将她一眼看穿,她坐下来,不疾不徐地说:“今日陛下所言,你该知晓是什么意思罢。” 封诗点点头,却不作声。 “那你作何打算,听陛下的摆布,同林氏站在对立面吗?” 她沉默着,不置可否,半晌才吐出一句话来:“我不知道。” 封月忽而低低地笑了:“不知道吗?不知道就照我说的去做,你要做的,就是保我封氏一族能长此以往地延续下去,这就够了,其余的我都会处理。” 封诗抬眸看向眼前的nV人,流露出些许迷茫,犹豫片刻她勉强地开口问道:“不保陛下,封氏还能延续下去吗?” “怎么不能?”封月盯着她,“我不知保了多少位陛下,也不差她这一个。” *** 眼见要到三月初三,徐芊已经将去岭南的事宜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