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世寄深情_茶烟与纸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茶烟与纸笺 (第1/1页)

    民国二十二年四月,春寒仍未退去。

    图书馆後的小茶馆里,木桌老椅,一盏粗陶壶茶,氤氲起微温烟气。苏芷若将围巾轻轻取下,手指还微微发冷。对面的陈怀璋正低头写着什麽,墨迹未乾,笔尖轻跃如燕。

    她看着他指节分明的手,忽然有种错觉:这人不该只是一位报社撰稿人。

    「你今天写的是?」她轻声问。

    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将纸摺起来,放进了口袋,动作很轻,却藏着些微不自然的紧张:「一篇时评,怕你看了失望。」

    「为什麽?」

    他笑了笑,眼里带着点说不清的情绪:「我不总是写诗,也写战争、写市井、写……人们不愿听的事。」

    苏芷若望着窗外行sE匆匆的行人,一时间竟无言。她从未想过,一位诗人,也要将笔锋对准现实。

    「那你还会写诗吗?」她低声问。

    他沉默了片刻,才回道:「会的,只是,有时候怕,诗里的温柔会被现实磨钝。」

    他又笑:「但见你,我就还想写。」

    这句话说得极轻,像是怕惊扰了这场雨後短暂的安宁。她垂下眼,不敢与他目光对视,却在心底,悄悄记住了这句话的声音。

    他们的信笺开始变得频繁,像是怕错过什麽似的,每一日、每一句都带着急切。

    「苏小姐,今晨听见一则传言,说报界有人被查封,原以为习惯了,可还是觉得心口发闷。」

    「陈先生,我记得你说过,笔是你的剑,那便别收剑入鞘,好吗?」

    这样的书信往来,就像风中一缕缕缝起的情意。她的回信总不多字,却每句都恰到好处,像为他的沉重寻得了安放的所在。

    有一日,图书馆门前,一位年轻士兵跌跌撞撞地进来,找到了怀璋。他匆匆低语几句,怀璋的脸sE便沉了下来。苏芷若静静看着,不敢出声。

    她注意到,那士兵的衣领上虽未挂军章,却有被拆除後留下的痕迹。

    他转身对她说:「我得去一趟报社,有点急事。」

    「你会有危险吗?」

    他看着她,没有回答,只是将她的手轻轻握了一下:「若我迟了,就在茶馆等我。」

    那一握,是他第一次触碰她的手。她愣在原地,指尖一片冰凉,而心跳却如擂鼓。

    她目送他背影远去,心里却泛起一丝说不上来的不安。报社撰稿人会有军人来找?还急得不能多说一句?

    他离开的那日,南京的雨又下起来了。

    她坐在茶馆角落,窗外雨声滴答,一壶茶冷了又热,杯里的茶叶像沉睡不醒的记忆。

    直到夜幕低垂,他才回来,身上沾着水气与泥痕,外套的衣角还似沾了点泥泞。侍茶的小伙望了他一眼,眉间似有话想说,却只是转身悄悄退下。

    陈怀璋看起来疲惫,却在见到她时眉眼瞬间柔下来。

    「对不起,让你等这麽久。」

    她摇头,什麽都没问。

    他只是轻声说了一句:「芷若,若哪天我必须离开……你会等我吗?」

    她垂眼,声音轻得快要听不见:「我等过雨,等过你,也许,也能等那一天。」

    窗外灯火开始亮起,一盏盏像星子坠落凡间。谁也不知道,这样的夜晚,还能有几次。

    她看着他的背影坐下,忽然想起他口袋里那张从未让她一瞥的纸,与那天士兵离开後,他眼中短暂闪现的犹疑与迟疑。这些细节一一在心中浮现,像一个难以名状的谜。

    章末伏笔:

    有人说,动荡时局里的Ai情,不过是纸上写诗的轻狂。但苏芷若知道,那些藏在纸笺与茶烟里的情意,不是虚构,是她此生最真的信仰。

    而陈怀璋也终於明白,一个人可以为了心中那句诗,走进风雨,走入无声的战场。

    只不过,有些真相,他还来不及说出口,有些心意,也只能藏进那未曾寄出的书简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