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八章 叔侄 (第1/1页)
双层朱漆方台,雕龙金漆屏风,宝象、甪端、仙鹤、香亭,各镇清闻殿一角。殿顶藻井正中雕有蟠卧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左允杨端坐髹金雕龙大椅之上,宝座上方是太祖御题“海不扬波”匾额。 左云抬眼那熟悉的字体,毫不觉得怀念,只觉得森寒。 等到看到宝座上坐的再也不是太祖皇帝,心中大定,神色如常。此刻,唯独左云直立殿上,其余人全在殿外等候,而左允杨在看他。 初见时,左云在桃花雨中舞刀。刀光如一道银线,跟随着他修长身形翻腾旋转。他一身白衣,看似舞的极为轻盈柔软,不带半点杀气,然而桃花从他刀锋间穿梭而过,落地便成两瓣。他那时尚年幼,不懂他刀法如何高超,只觉得他是天上神仙,将要乘风而去。 他就这么一直盯着看,直到他父亲宽厚温和的手掌抚摸着他的头,笑意温柔。 父亲说,日后你武艺学成那日,便陪你四叔一舞。你若能不误伤自己,便可以出师了。 落英缤纷中,左云爽朗大笑,刀在手中极利落的一转,收刀入鞘,朝他们信步走来,潇洒的难以置信。 时至今日,左允杨都觉得,他十八年人生中所有的美好,细数起来,也不过那一瞬罢了。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造化弄人,无论是他无忧无虑的童年,慈爱温良的父亲,还是爱护自己的四叔,都已是过眼云烟了。 左允杨回神,笑着说:“四叔这般风采的人,朕十年之间,还未再见其二。”左云也笑着应道:“臣也能再见陛下,实在幸甚至哉。” “又是这样的眼神,好像这世间,没人能把他怎么样。”左允杨心道。 左云其实也是怀念那段时光的。只是并不因为左允杨,而是因为左重。在左云心目中,左重是他遇到过的唯一一个真正的、完全的好人。他带着在庆阳关留下的重伤回到通州时,左怀义对他不闻不问,初次谋面的大哥却对他悉心照顾。左云从来恩怨分明,一直记着这份人情。 三年后在通州,他把这份恩还到了左重唯一的儿子身上。左重当时身体虚弱,不能亲自教左允杨习武。左怀义却又对自己第一个孙子处处严格要求,百忙之中修书一封,要左重遍寻天下名师教导他。左重左思右想,发现名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左允杨幼时腼腆文静,唯独对于让四叔当师父这件事表现的极为兴奋,非常期待的看着他。左云看他玉雪可爱,觉得有趣,当即应允了。 十年太久,他几乎忘了大哥的样貌。如今,看着左允杨,左云才终于找回遥远的记忆。他想起,当年的左重和如今的左允杨几乎九成相似,唯独眼睛更像左星。 相似的下垂眼,眼神却截然不同,连带着气质也南辕北辙。如果说在左云心目中,左星像黑暗的深海,老谋深算的阴谋家,那左重就是灿烂的星河,人亦是萧萧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左星太狡猾,知道大哥的气质更容易取信于人,就通过察言观色,学了个八成相似,用来欺骗世人。 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这么多年,无论是左怀义、左允杨、还是左云自己,都曾几度因这相似,把对于左重的偏爱移情于左星。不同的是,左云以巨大的代价早早看清了区别,而左怀义至死看不清,左允杨至今没看清。 叔侄两人说起正事。左允杨问起他这一次都带来了什么人,左云答:“臣的养女景琛,养子景钰,均已奉旨进京,现在门外等候。” 左允杨点点头,大概记起了景钰是哪一个。他道:“虽非亲生,但和四叔倒是很像。” 左云笑道:“是缘分奇妙。当年臣看明德太子与陛下父子情深,深感独身一人有些寂寞,就收养了这二人。“ 左允杨问了一个无关正题的问题:“四叔为何至今未娶?” 左云觉得有点不妙:”先帝曾多次要臣选妃,臣一再推脱,才得以洒脱至今。“他抬头勾唇一笑,看着高高在上的侄子:“陛下如今可是又要催臣了?” 左允杨正色道:“四叔是朕长辈,婚事上朕自然催不得四叔。” 两人又回到了原来的话题,“可还带来了什么人?” 左云盘算了一下:“还有臣的贴身护卫一人,其余全是九月灭苏赫巴托尔的功臣。“他玩笑道:”都是和臣一道,来和陛下讨赏赐的。“ 左允杨正等着他提起这件事,露出很和煦的微笑:”这是大功,四叔和燕军上下,都自然要赏。“ 然而随后,他开始直视着左云的眼睛,神色微冷,配上那张脸。左云几乎产生幻觉,觉得左怀义仿佛复活了一般,不由得有点头皮发麻。他心生警惕,知道两人的对话现在才算真正开始。 他听见左允杨道:“十月,三叔奏报,说你一路追击苏赫巴托尔的残兵,直到他封地西凉境内。他弹劾你,有私会其他藩王的嫌疑。” 左云沉吟片刻,诚恳道:“陛下,此事却是臣的疏忽。但当时确实战况危极,若臣不对苏赫巴托尔穷追不舍,他必定又逃回西蒙古去了。“他面露一点若有若无的厌恶,追加上一句:”陛下和天下人都知道,臣绝对不会主动私会宁王的。“ 左允杨却道:“天下人都说三叔和四叔不和,朕却不这么认为。“不等左云开口辩驳,他就紧接着道:“朕幼时即听说,四叔和三叔不仅是亲兄弟,还是师兄弟。同出一门,朝夕相处,在战场上那是互相交付性命的关系,怎么会关系恶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