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17  (第2/2页)
赵婶儿嘿嘿笑了笑,“婶儿,你不用有负担,你们帮了我一个那么大的忙,权当是我谢谢你们,实不相瞒,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采购,你们给了我很大的信心。”    赵婶儿脸色缓和了许多,板着脸佯怒道:“就这一次,下不为例!”    余小鱼听话的点头,又翻炒了几下锅里的菜,然后重新装盘。    “剩下的我来就成,你出去吧,厨房里太热!”    为了配上那道香辣脆猪肚,赵婶儿挖了点玉米面掺在白面里揉面做面条,又打了3个鸡蛋,炒的碎碎的。    面条下锅煮熟捞出放进井水里冰着,吃的时候搭一筷子面条,再铺上黄瓜丝,加上黄灿灿的鸡蛋碎,淋上调好的料汁,一碗爽口的凉面就做好了。    端出来的时候就是一人一海碗,要是平常这么吃绝对够了。    想了想,赵婶儿又凉拌了个西瓜,拍了黄瓜。    加上那道rou菜,倒也是全乎了。    村长一看那rou菜,下意识的看向赵婶儿,赵婶儿连忙说道:“这是余同志的心意,我拦也拦不住。”    余小鱼怕连累赵婶儿,连忙说道:“是的,再不吃就坏了,那我可就罪过大了,再说了,赵婶儿又是白面又是鸡蛋的,就怕占了我便宜,如今看来,是我占了便宜,想吃的都吃到了!”    瓜蛋儿一看到rou,兴奋的欢呼了声,院子里其他人都看了过来,看到桌上的食物,都暗叹这女娃娃出手大方。    虽说是猪下水,那也是rou,是猪身上的。    村长家也是实在的,也没占便宜的意思,10月底换的米面那都是得吃到来年的,不是贵客还真不舍得拿出来吃。    “吃吧吃吧,面一会儿要坨了。”村长率先端起一碗面,拌了拌,大口的吃了起来。    余小鱼低头吃了一口面,面很劲道,冰过之后更是爽口,鸡蛋跟黄瓜蘸上料汁一起吃,格外的入味,夹一块香辣脆猪肚,猪肚一点腥味都没用,配上辣辣的辣椒,吃起来很过瘾,这时再夹一筷拍黄瓜,口感丰富,后味无穷。    短短的一会儿,只能听见大口吃面,拌面的声音,香的院子里的其他人都不想看他们吃饭,手上的动作更快了。    吃过面跟菜,再吃一点西瓜清新口气。    这一顿饭,余小鱼吃的是无比满足,她揽下洗碗的活,赵婶儿不让,拉扯间,干脆俩人蹲在井边    一起洗。    “婶儿,你这儿能找到柏叶吗?”余小鱼低声问道。    “柏叶,这儿怕是不能,村里最高的就是打筐的竹子,没有其他别的树,你要柏叶干啥?”    “我听说柏叶的露水采集回来,每天早上洗眼睛,能增强视力,你要是能找到,不妨试试。”这是余小鱼趁上厕所找个了机会闪进空间看的配方。    “是嘛!灵不灵啊?”赵婶手一顿,追问道。    余小鱼刷着碗,“我也是突然想起来我奶奶以前跟我提过,她说年轻的时候在油灯下缝衣服,把眼睛熬坏了,就是用这柏叶露每天早上洗,把眼睛弄好了。”    赵婶连忙记在心里,“行,不管能不能找到,我都记得你的好!我干脆就叫你小鱼,这样亲切点。”    余小鱼笑着点点头,没有拒绝。    下午他们就抓紧时间采西瓜,真如赵婶儿说的那样,差不多500个左右,每筐放10个,一共50个筐子。筐子口还都用稻草窝着,防止阳光直射,瓜与瓜之间也都用稻草隔开,防止碰撞。    村里的两辆马车,一辆上面放10筐,足足跑了两三趟,才全部运到城里的码头。    天色有些暗了,余小鱼终于在天完全黑之前等到最后一马车西瓜。    “小鱼,这是最后一车西瓜了,嗳?我们运来的西瓜呢?”赵婶儿看到余小鱼身边没有西瓜,疑惑了。    其他人下意识左右看了看,也没看到熟悉的筐子。    西瓜呢?    ※※※※※※※※※※※※※※※※※※※※    亲们,下一章就要入v了,届时大肥章送上,感谢大家这些天的支持,真心希望大家能陪我一直完结这本书,谢谢大家啦。    还有下本要开的文《我在八零开饭馆》求个预收,预收对我很重要呦~    《我在八零开饭馆》    阮软带着农场系统穿到了八零年代中。    周围的人都忙着下海经商,经济复苏,各行各业都一派欣欣向荣。    某天早上,阮软挂了个木牌子在门上——阮家饭馆    周围邻居都笑她痴人说梦,她一个肩不能抬,手不能提的城里姑娘,真以为这生意这么好做?迟早关门大吉。    女人呀,还是实际点,找个教师、会计的工作做做,就够了,干这个有苦又累,还脏,一点都不体面。    然而让大家没想到,阮家饭馆不仅没有关门,客人反而越来越多,没过多久,更是重新盖了楼房,买了小轿车,还配了大哥大。    这是妥妥的万元户啊!    首-发:rourouwu.inωoо1⒏υi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