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今岁无忧 第116节  (第2/2页)
当中。    萧和青安静跪着,没再开口。    余江端着酒杯,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段元立低头认真吃饭,彷佛这件事与他无关,彷佛不是在指控他构陷姜家。    萧焕低头喝酒,挡住脸上的嘲讽笑容。    瞧瞧这满朝文武,上面那位、下面这些人精,个个都心知肚明,却装得跟什么似的。    ——真是唱着好一出大戏。    “够了!”萧遂倏地将传回来的    证据扔在桌上,皱眉,“吵吵什么?一个两个,都不让朕消停!”    他问:“太子,你说呢?”    萧和青送了礼后,一直安安静静等他们吵,此刻闻言,皱着眉头,“儿臣以为,若只是一个林知霄倒不打紧,但涉及到姜家,又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恐怕需要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查一查姜家案与段丞相的关系。”    萧遂喝道:“丞相乃国之栋梁,岂能轻易置喙?”    萧和青摇摇头,声音认真:“正是因为丞相大人乃国之栋梁,此事才不能放任,这姜家是什么人?开国功勋,世代忠良,世袭镇北大将军,世代镇守边凉,无数人心所向,能堵住流言,堵不住天下百姓,悠悠众口。    “如今市井流传的真相,皆有证词,证据确凿,儿臣以为,决不能轻易放任,正是因为要还丞相大人清白,才要慎重调查。”    声音清晰,响彻大殿,使得殿内安静至极,歌舞早已离去。    萧遂一脸沉思,片刻后道:“这倒也是,这些年总是重提姜家案,如今又翻出所谓证据,你们不累,朕都累了,那就查一查吧。”    萧和青恭敬磕头,一字一句——    “此事由儿臣贺礼所起,那便交给儿臣重启姜家案,查清真相,止住流言,还丞相清白!”    萧遂点点头,“起来吧。”    随即,他又看向段元立,“丞相以为呢?”    已经将人架了起来,且摆出证据与流言,打着也是为段元立洗脱污名的名号,他要如何拒绝?    萧和青站起来,看向段元立:“丞相大人,孤一定还大人公道。”    他眼眸深深,深不见底。    段元立还吃着桌上的御膳,闻言,他放下筷子,从容地擦了擦嘴角,站起来,这位儒雅的臣子像是个文人,一点也不像权倾朝野的丞相。    他行礼道:“多谢太子殿下。”    顿了顿,段元立又道:“不过,臣以为,此事太子不当插手,更不该重提姜家案。”    萧和青神情不变,问他:“丞相为何如此说?”    他一点不意外段元立会回击。    只是,他到底会以什么来回击,萧和青很好奇。    段元立站着看他,笑容温和良善:“臣这里有个人,殿下还是先见一见为好。”    说完,他抬手,便有人出去领着一个人进来。    萧和青面色微变。    此人是何家仅剩之人,何丞相的儿子、萧和青的舅舅——何之言。    何之言性格纯善,也胆小怕事,连官都不肯当,当初的事情萧和青问过何之言许多次,对方都不知情。    此刻上来做什么?    萧和青已有不好的预感。    段元立笑道:“国舅应当有话要对太子说。”    何之言磕头行礼,随后看向萧和青,神情复杂:“太子殿下,臣这里有一份先皇后懿旨,您看看。”    说完,他递出一张明黄绢布。    萧和青立刻接过,打开看了眼,眉头紧锁。    上面只有一行字:    【太子萧和青,永不得重提姜家案。】    盖了何皇后凤印,字迹也是何皇后所写,萧和青捏紧懿旨,倏地看向段元立,后者老神在在,含笑回视。    ——姜家案,不止活人不想重提,还有死人。    萧和青深吸一口气,平静道:“虽是盖了凤印,但孤与父皇都不知晓,未必是真,再者,懿旨终究比不得圣旨。”    即便真是何皇后的又如何?    他还是要查!    段元立还是笑,视线扫过皇帝,扫过在场所有官员,最后定格在萧和青身上,声音淡淡:“确实,不过,臣还有另一人,太子要见见吗?”    是询问,却已经让人带了人上来。    那是个老太监。    萧和青看到他,再次皱眉,这是当初皇后宫里的太监?    太监跪下磕头行礼,见过陛下,抬起头时看向萧和青,满脸泪水:“殿下可还记得老奴?老奴乃是先皇后宫中太监,殿下,老奴有冤要申啊!”    萧和青紧紧盯着他:“什么冤?”    太监咬牙切齿:“当初何皇后并非自戕,乃是被刺客围攻重伤,久治不愈而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