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悲婚 (第1/2页)
山道两旁竹海苍苍,风吹叶动簌簌作响,间或一两阵银铃脆声夹杂其中。与一片碧色不相协的是一支十余人的送亲队伍,精骑执锐,着一水的茜色窄袖武袍,护卫着一顶绫纱花轿。沿途既没有鼓乐旌幡也没有鞭炮吆喝,除却马蹄答答和轿檐风铃再无其余声响,阒然向着竹缘山上的祁家大宅行进。 山顶祁家的宅邸前,众弟子早已列阵以待,一改往日的茶白素袍,换上了喜庆的银朱礼服,连古朴的七进七出深院都着重装点了一番,少有地体现出丞相家宅的金银焕彩。 花轿方一落地,项含卿就自行掀了帘飞绣凤的轿帏,并未遵什么礼法,跨过朱红漆木的鞍子,步过红毡,向着喜堂走去。 “姐,我领着兄弟们安置,吉时再进来。”清亮的音色响起,项文辞翻身下马,从送亲的队伍中步出,扬声招呼。 “就地卸甲。” 十余人闻令而动,下马卸甲整齐划一。 盘坐在角门檐顶上的朱服青年背靠正脊,抱着手臂打了一声唿哨。 项文辞抬头看去,那人眉宇成峰,目若点星,形貌甚是乖张疏朗,此时正牢牢盯住他,“来我院里,过两招。”说完他起身居高临下朝门口一名祁家弟子道,“祁封,把禄门的兄弟们安置好。” 言毕从房顶纵身一跃停落院里。 项文辞微不可察地牵了牵唇角,跟着他飞身上墙,利落地一个跟头扎进西厢院内,轻巧旋身,避开玉兰花枝,悄然落地。 “你叫什么名字?今日进山的禄门弟子数你功夫最好,下马时我听脚步,竟以为随从少了一人。”那青年缓缓取下腰间木剑,挽了个漂亮的剑花,直指项文辞面门。 项文辞信手折枝拟剑,垂悬身侧,“不才,项文辞。不单是今日随行的弟子,现如今门内数我功夫最好。” 朱服青年闻言桀然一笑,脚下缎靴腾然乍起,手中木剑疾刺而来。 项文辞手腕一抖,树枝绕着木剑攀缠而上,欺身逼近,面上似带着故人重逢的欣悦之意,一招一式也禁不住地有些许亲密。 那人微感诧异,眼前面如冠玉目敛寒冰的禄门死士竟是会笑的,他猝然抽剑拧身,避了开来,“何不用你的惯用兵器?” “我腰间匕首乃是装饰,多年未用了。”项文辞旋即追至,柔韧树枝在他手中显出几分陵劲淬砺,一枝荡开,劲风横扫,贴着青年的面门划过。 “好身手,可惜差把称手的兵器。”青年避过锋芒,斜刺里递出一剑。 这一剑迅疾刁钻,凝着祁家外门弟子独有的铮铮灵力,照理项文辞难以躲闪,只能生受剑势,然而他左手运劲,将一股rou眼可见的绵延气力聚于掌心,提掌推至青年胸前。 那青年避无可避中了这掌,趔趄后退几步,却不见疼痛,只有融融热意流转在胸腔。 他抬手捂住胸口,吃惊地瞪着项文辞,“你耍赖!这是什么招式?” 项文辞的笑意更浓,“禄门本家功法。” 正这时,良辰至,竹缘山上旷远的钟声悠悠响起。 项文辞随手丢了树枝,折返外院,“玉成兄,我们改日再切磋,jiejie要拜堂了。” “等等!”祁玉成紧跟几步,追上项文辞,“你认识我?” 项文辞脚下未停,向着喜堂快步而去,冲祁玉成温和道:“自然认识,祁家不学无术的三少爷。” 祁玉成对此评价并无异议,跟上项文辞,揪着他表现出的反常之处问,“我未曾见过你,也甚少出山,你怎会认识我?” 项文辞似是思量片刻,胡诌道:“祁三少爷威名远扬,长我两岁,是了不得的武痴,今日一见,不看哥哥嫂嫂拜堂先跟我过招,可不就是你吗?” 不可能,山下人本该连他还活着都不知道。 祁玉成还在犹疑,项文辞已经率先入堂立在右侧的队列首位,祁玉成也跟至堂中,在左侧亲眷队伍中站定。 祁司衡和项含卿一左一右立于堂上,正对着四把空椅。 项含卿与项文辞三年前失怙,祁琛远在京城,而祁家主母在暴乱中殁去多年。 项含卿拒绝了喜娘的搀扶,径自撩袍跪在软垫中,举起银盏,“禄门一十三代门主项含卿,今日与竹缘山二公子祁司衡结为连理。祁项两家素来交好,而今联姻更是一体同心,往后定相携始末,为生民立命。” 祁司衡竟是望着项含卿的侧影饱含热泪,执杯的手微微颤抖,“我此生定不负宗庙,不负社稷,不负你。” 项含卿飒然一笑,仰头将酒水一饮而尽,“祁二公子言重了,宁可负我也勿要负宗庙社稷。”说罢她拜了两拜,起身将杯盏掷落软垫,越过一室目瞪口呆的人大步迈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