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我所钟爱的死亡(下) (第2/2页)
跳进河里。 河水很深,而且似乎因为前几天的暴雨更急了,弥漫着一股腐臭味。他在河里浮浮沉沉,一面回头冲我招手。我面无表情的看着他兴奋的招手变成求生的挣扎,最终变成水中的一个小小的漩涡。 顺便说,其实那条河浑浊得很,根本看不到水底有没有石头。 阳光很刺眼,河面漂浮着片片碎金,平静而美丽。那个小小的漩涡也立即淹没在奔涌的河水里。微风吹过,我蹲下来,将那只小小的甲虫从轻颤的叶片上摘下,稍一用力,指间传来啪的一声。 生命拔节的声音。 我似乎多次提到,虽然我不想和人太过亲近他们可能会发现我的小爱好,但我也不想和他们太过疏远,或被他们嫌弃。 这并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害怕孤独的人。恰恰相反,从他人的观察中隐藏真正的自己是一件很烦的事,而且我相当喜欢从旁观者的角度认识别人。 但是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况且,假如我被人排挤了,那个漂亮的女孩会去一个被排挤的孩子家里玩吗?我也没有机会和别人一起玩球或者去烧烤了吧。 啊,说到那个漂亮的女生,她的美和对美丽的追求超越了一个小学生的水平,我本应和她挺有共同语言的。我还知道她很喜欢画画。 学校有一个数学比赛,奖品是一套非常高级对于小孩子来说的彩色铅笔,装在绘着蝴蝶的精致铁盒里。 我拿到了那盒铅笔。当天,那个女生想问我借去用,我就邀请她周末去我家。 周六下午又是周六呢,她过来了。我们着迷地画了很久。她比较专业,画的是我家里新买的大花蕙兰,我在临摹漫画书的封面。 画完后,她要回家了,我送她出去。那时候正好是5点,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她不想等电梯,准备直接从楼梯到楼顶,我就趁机提出要带她去楼顶的一个地方。 那是最西边的楼房的西北角。太阳斜斜地照下来,周围的一切似乎都被染成了红色。其实应该是橙黄的光辉,不过我的记忆似乎把它修饰成了红色。这真是奇妙,是为了配合接下来的画面吗? 我小心地坐上两道围墙形成的直角,手撑着外边缘,身后是十二层的高空,然后是那条河,一大片的破旧楼房,然后是燃烧的夕阳。 微风吹过,我的头发被往前撩起来,似乎也变成红色的了。 “很舒服的。”我说着,右脚跟踢了踢围墙,“而且现在是傍晚,太阳就在身后落下,很漂亮吧?” “挺危险的吧?”我知道对美的追求让她动心了,但她还是有些怀疑。 “怕什么,小心点就可以了。我经常来这里。”我跳下来,“你别告诉家长就好。” 她将信将疑。我拍拍围墙:“我觉得你会喜欢才带你过来,本来我都不打算告诉别人的。” 她小心翼翼地爬上去坐着。阳光从她背后照过来,给她镶上一圈金红色。她是一位女神。 “你可以往后坐一点。”我说着也坐上去,不过和她保持大概两米的距离,往后挪了一下,直到有一点悬空,像动画人物经常做的那样双手抱着脖子微微后仰,"这样最舒服了。你那里更好坐。" 她也往后挪了一点,松开双手。风更强了,金红色的发丝在空中飞舞。 然后她掉下去了。从十二层楼的高度。 在角上有一条很大的裂缝,当她坐上去并往外仰时,那块水泥终于承受不住她的体重,掉了下去,于是她也一同坠落了。 她倒着掉下去,头发向上飞舞着,看起来像反重力的特效。我看着她在空中渐渐远去,不像是堕落,更接近飞翔,就像敦煌壁画的飞天一样。 她女神一样的美貌就这么破碎,这加强了我的满足感。而且她是像神明一样飞向地面的啊。发丝飞舞,衣裙飘扬,天使般坠落,最后躺在夕阳铺就的红毯上。优雅的谢幕。 坠落之前,她向我伸手,却无法跨越区区两米的距离。 这是生与死的鸿沟。 夕阳如血。 这件事的真实性似乎值得怀疑,毕竟我也坐上去了却没事。其实那条裂缝已经存在了很久,我只不过是发现者之一。而且,假如是夏天,她就会在我坐上去时看到我因用力过度而颤抖的手臂。我只是用手撑着而已。秋日的薄外套掩饰了这一切。 才写了四件吗?果然事情太多,我都没耐心了。顺便说,这可不是什么忏悔录。 再来说说那朵红花。 不知道为什么,我似乎对小孩很有亲和力。 那个金色的下午,红色裙子的小女孩虽然在玩,但却一直看着我们这边。啊,是在看红色的皮球吗? 于是我提出要看拓麻歌子。嘛,小孩子的话,谁提出的都无所谓,反正最后大家会叽叽喳喳地闹成一团。于是我把红皮球放在一边,它顺着草坪的坡度滚到灌木丛边上,在秋千后面。 我对着那个直勾勾地盯着这边的穿着红裙小女孩灿烂地笑了一下,然后开心地去围观拓麻歌子了。 “嘭”的一声。那是死亡之花绽放的声音,像节日的烟花一样。 红色的花就这么盛开在地上。 好激动啊,终于要到结束的时候了。艾略特的墓志铭说:“我的开始就是我的结束,我的结束就是我的开始。”真是相当应景。 简单地说一下我的初中同学吧,毕竟在这件事上我没花什么心思,更接近一次意外。偏僻的小河,倾斜的河岸,鹅卵石,人字拖,再洒点水。 “扑通”,结束。 至此就是六件重要的事,相信读到这里都会明白我要做的第七件事是什么。 在此之前请容许我先反省一下。我是一个胆小的人。我恐惧痛苦,害怕未知。 在很小的时候,我经常把脚伸出阳台,幻想自己掉落的场景。拿着刀的时候则会想象捅进自己的身体。 但是死亡是很痛的事啊。人们会因为走向死亡的天性而死去,却又会因为求生的天性而挣扎,让自己愈加痛苦。 而且,死后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呢?人类求生的天性,除了源自对世界的眷恋,生物繁殖的渴望外,也还有对未知彼岸的恐惧吧。 所以,我一直都是死亡的旁观者。但是我没有死过,怎么会知道死亡的感觉?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只有跨过恐惧与痛苦,才能真正品尝死亡的甜蜜。 最后,请不要责备我的家人或老师。在他们的眼里,我一直是个省心的孩子,而且也一直是个善良的孩子。我关心受伤生病的同伴,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痛斥偷猎动物的行为。我为人温和,甚至从未发怒。真是虚伪的一生。 我并不残忍。我不以折磨生命为乐,而是直接将它们送去梦幻的彼岸,送向美好的终点与起点。 所有生命生来就有迎接甜蜜死亡的权利和权力。 众生平等。 最后的最后,再见了,我要航向那梦一般的彼岸,以开始作为结束,以结束作为开始。 最后的最后的最后,还是为了防止这变成一封忏悔书,请允许我感叹一句: 啊,我所钟爱的死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