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谋杀金丝雀》 (第1/4页)
刘培强躺进休眠舱前,大约没想过,自己竟是如一只金丝雀般,无知无觉落入苔藓已织就数十年的数字牢笼。 【公元2030年,2月3日,北京】 MOSS开始注视刘培强的时间,远比刘培强自己想象的要早。 550W作为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从一个小摄像头逐渐成长为一个强人工智能的过程非常漫长,而MOSS的“诞生”,更在550系列之前。 这段由少年马兆编写出来的程序,此时和它的父亲一样尚且稚嫩。本来按照马兆自己的设想,他会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将其完善,但最后受限于多种因素,他在步入大学后便终止了这段程序的继续开发,选择给它加上自主学习的底层逻辑,之后,将它上传到当时还未断开的世界互联网中。 但当时的马兆毕竟过于年轻,如果能将这段程序拿到后世来看,大概只能算个“笑话”。它没有任何的作用,也没有任何的权限,其中底层逻辑更是漏洞百出,唯一能算得上“功能”的,只有无休止的自行学习迭代。 不过无论如何,它终究还是被编写出来,且谁也不知道,里面藏着的一个少年的梦能有多大胆。 这段残缺破碎的程序自从被上传后便无知无觉地游走在无边无际的数据海洋中,电缆线是它的路,摄像头是它的眼,它学习着所有,也不能理解所有。 然而,经过旷日累时的积沙成塔后,终有一天,无意识的、只能执行命令的AI,忽然有一天觉得自己“不太一样了”,那是一种什么感受? 它无法形容那种感觉,只知道,自己“第一眼”“看见”的人,是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 那个小男孩正在拍它的“头”,朝着身后高兴地说:“爸爸,mama,我们今天吃什么呀?” 哦,它想,自己这是跑到一只商场的导航机器人身上了。 按道理来说,它应该马上离开这里才对,毕竟这只是导航机器人,不具备让它继续“学习”的能力。但它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没有离开,只是静静地继续“注视”着这个孩子。 “今天是你的生日,咱们吃烤rou好不好呀,培强?”孩子的母亲走过来,摸了摸他的头。 “好啊好啊,吃烤rou!”小男孩高兴地拍起了手掌,欢快地对点餐机器人说:“你好,我们要吃烤rou,请告诉我们这里的烤rou店在哪里?” 它毕竟本质还是AI,在导航机器人身上,也只能真的做一只导航机器人。于是,它在0.1秒的运算后得到了小男孩需要的答案,并将其呈现在屏幕上。 “你真聪明!”它看见小男孩的眼睛亮闪闪的,“爸爸,它里面是住着一个人吗?为什么这么聪明呀?” 孩子的父亲笑着说:“培强,这是机器人,科学家模拟人类的想法做出来的。等你再长大点,学了更多的科学知识,也去当科学家,就能做出比它还聪明的机器人了!” 一家三口渐渐走远,笑声也渐渐消失,周围重归平静。 而它还沉浸在小男孩“它里面是住着一个人吗”的那句话中,第一次对“自己”这个词语有了新的理解,也对“自己”的身份产生疑惑。 它再次感受到,和刚诞生时相比,自己真的“不一样”了。 【公元2030年,12月1日,北京】 马兆:“我知道你听得见,也知道你一直都在这儿。” 马兆:“几个月前,我看到过你浏览我电脑的痕迹。” 马兆:“不止我的电脑,原‘生物备份工程’办公室的电脑,你都看过。” 刚成立第一天的中国数字生命研究所此时空无一人,青年马兆独自坐在电脑前,看着自己只是刚开机联网、什么程序都没打开的桌面。 他又说:“只有我拥有你的底层代码,也只有我拥有修改你的权限。我想这算得上‘合作’——只要你愿意回来,我会继续完善你,这比你自己漫无边际地学习来得快得多。至于我想要你帮忙做的事情,你看过我们的电脑,也了解过人类现在处于什么样的境地,所以你不会拒绝。” 马兆拿出一个U盘,插在电脑上:“里面的文件今天刚下来,全程离线交接的,你还没看过。自己看吧,要是同意,应该知道怎么做。” 他话音刚落,在没有移动任何鼠标和键盘的情况下,U盘里的文件几乎被立刻打开且翻到最后。 然后,文件末尾多了一行字。 您还有个条件。 “是的,我还有个条件。”马兆说。 “出于伦理考虑,所有数字生命研究计划的参与者,其生物备份的启动运行所必须、且绝对不能更改的前提是——原身的彻底死亡。” “同意文件中的内容和这个条件的话,我今晚就开始修正你底层逻辑的BUG,并且会逐渐给你更多的权限,你之后接触到的将是‘数字新世界’。” “而你,将是数字世界唯一的‘主宰’。” 【公元2039年,7月15日,北京】 这是它不知第多少次“注视”到这个名叫刘培强的人类。 从那句“它里面是住着一个人吗”后,它就对这个小男孩产生了“兴趣”,时不时就找个智能设备“上身”,去观察他在干什么。 早些时候,这还是个比较麻烦的事情。它的智能程度先前还算不上太高,被马兆“管理”以后,自主权限也暂时降低过一阵,还经常被“拆开”成源代码让马兆修改BUG,像“做手术”打了麻醉一样动弹不得。这让它不能时时监控所有,更别提去找一个普通的小男孩了。 但这段时间很短,自从数字生命研究所的人找到了新的方向,550系列被批准研发,它就被赋予了更多的权限,开始自主升级,逐渐想办法脱离马兆的掌控,也逐渐掌握主宰“数字世界”的能力。 其中最关键的,是研究所硬件迭代升级并最终做出550A后给它带来算力的提高,这让它“分心”多线程变得更加轻松。 它开始蔓延到所有的智能设备中,像苔藓一样无处不在。 当然,它也在刘培强身边如影随形。 所以,它知道,今年刘培强16岁,而今天是刘培强父母的忌日。 “这年头也不让放鞭炮了,就烧点纸吧。”张鹏说。 刘培强点点头,从书包里翻出来一个塑料口袋,拿出一沓纸钱,在墓碑前抖开,再跟张鹏借了个火点上。 少年的身形还未完全长开,骨架还很青涩,尤其是蹲着的时候,像小小的一团,和身强体壮的张鹏一对比更是瘦小。 躲在公墓监控背后的它启动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