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_区块结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区块结构 (第2/2页)

变化。所以杂凑值没变也就意味着区块中资料没有被篡改。

    公钥PublicKey和私钥PrivateKey

    「非对称式加密」Asymmetricryption是「对称式加密」Symmetricryption的加强版,非对称加密就是透过公钥和私钥来实践。

    信息发送方:

    用私钥进行数位签章,使用讯息接收方的公钥对讯息加密。

    信息接收方:

    用信息发送者的公钥验证讯息发送方的身份,使用私钥对加密的信息进行解密。

    公钥PublicKey

    公开的,可以轻易取得,常用於加密私钥、验证数位签章等数据。

    私钥PrivateKey

    非公开的,由使用者严密保管,不提供给出去给任何人或单位。

    完整介绍可以参考:

    基础密码学对称式与非对称式加密技术

    现代密码学泛指透过数学演算法与电脑科学对资料明文进行加密和解密的科学。

    medium.

    时间戳Timestamp

    区块链中的时间戳从区块生成的那一刻起就存在於区块中,所对应的是每一次交易纪录的认证,用於证明交易纪录的真实X。

    每一个时间戳会将前一个时间戳也纳入杂凑值中,这个过程不断重复使用,依次相连,最後生成一个完整的链。

    图片引用自:https:///What-are-some-non-financial-applications-of-Bit-and-block?no_redirect=1

    默克尔树MerkleTree

    图片引用自:MerkleTreeIntrodu

    区块链用默克尔树的资料结构存放资料讯息的杂凑值於叶子节点也就是没有子节点的节点,并以此为基础生成一个统一的杂凑值。非叶子节点储存的是对其下面所有叶子节点组合所进行杂凑运算後所得到的杂凑值。

    同样,区块中任意一个资料更动都会导致默克尔树结构产生变化。交易讯息验证b对的过程中,默克尔树结构能大大减少资料的计算量,也只需要验证默克尔树结构生成的统一杂凑值即可。

    《图解区块链》系列文章:

    《图解区块链》起源篇

    2019参加了「动区块聚#17【区块链工程师从零到一】最抢手职业!如何自学成为顶尖开发者」活动後,对於区块链入门有了初步了解,也透过活动与正在区块链领域努力的前辈做交流,了解目前台湾区块链生态、社群活动以及自学方式。

    medium.

    《图解区块链》原理篇上

    延续上一篇《图解区块链》起源篇透过帐本演变、价值转移、信任问题去解说区块链背後的故事以及yu解决的问题。

    medium.

    《图解区块链》原理篇中Part2

    上一篇《图解区块链》原理篇中Part1的内容着重於分享一些书中提及的基本原理及概念,读了这段後对区块链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对於後续内容在理解上非常有帮助。

    medium.

    MorefromgeorDie!

    Follow

    0..0

    NathanLee

    NathanLee

    ·Feb2,2019

    《演算法图监》第四章:图形搜寻

    Feedback

    7minread

    《演算法图监》第四章:图形搜寻

    Postaquickthoughtoralongstory.

    It''''seasyandfree.

    Writewiththeapp

    NathanLee

    NathanLee

    ·Feb1,2019

    《图解区块链》原理篇上

    Feedback

    6minread

    《图解区块链》原理篇上

    NathanLee

    NathanLee

    ·Jan28,2019

    《图解区块链》起源篇

    Block

    6minread

    《图解区块链》起源篇

    NathanLee

    NathanLee

    ·Jan26,2019

    《演算法图监》第三章:阵列搜寻

    Feedback

    4minread

    《演算法图监》第三章:阵列搜寻

    NathanLee

    NathanLee

    ·Jan21,2019

    1

    《演算法图监》第二章:排序

    Feedback

    7minread

    《演算法图监》第二章:排序

    ReadmorefromgeorDie!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