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玫瑰与蛇_(2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 (第1/1页)

    20

    简隋林醒来时,另一张床上已空无一人。他睡眼惺忪地看了一眼手表:八点十分,不算迟。简单套上一件咖色短袖,洗漱完毕后打开卧室的门,迎接他的是一串欢声笑语。

    他微微睁大了眼睛。

    李玉正拿着一台佳能相机,长镜头对着坐在沙发上互相舔毛的猫猫们,柳姐站在一旁,手舞足蹈地指导着他。

    听到开门声,李玉看向他,嘴角的笑意渐浓。柳姐朝简隋林点着头,还不忘拍了下李玉的肩:“你这小子,还有点摄影天赋嘛!”

    简隋林也走了过去:“怎么,对摄影感兴趣了?”

    李玉垂眸欣赏着屏幕上的照片,长长的睫毛轻轻颤动:“说不上感兴趣……我就是想,旅游总得留下点照片。柳姐,这相机租一天多少钱?”然而,他忘不了昨晚柳姐说过的话,真正让人挂怀的,从不是单纯的景,而是人。他想要用照片留住和简隋林的点点滴滴,留住这段专属于他们的二人时光。

    柳姐抿了一口龙井,爽朗答道:“不花钱租给你!昨晚你陪我唠嗑唠了那么久,我还怪不好意思的!”

    李玉又惊又喜,刚想开口婉拒这份好意,简隋林好奇的目光便投了过来:“嗯?我怎么不知道?我还以为你昨晚睡眠很好。”李玉心里一阵难堪,他总不可能把昨晚的梦和柳姐的故事如实说出来,只能慌慌张张地顾左右而言他。所幸柳姐救了场,她提醒简隋林快些吃早餐,不然空腹逛景区会很难受。

    解决完早饭,两人别了柳姐,坐上旅游专线的公交车抵达了景区。

    上午游客不多,三三两两的行人里没见着年轻人,都是带着相机的摄影爱好者,他们似乎对景点的分布十分熟悉,李玉和简隋林作为外乡人,选择悄悄跟在这几位摄影爱好者后面,猜想能寻到好风景。

    球鞋踩在湿漉漉的青石板上,他们跟着眼前轻车熟路的人们漫步景区之内。河道蜿蜒曲折,两岸的屋瓦宛如镜像般对立。粉墙黛瓦,野渡长亭,乌篷短桨,柳岸灞桥。那些只印刻在教科书上的浪漫词汇立体地横亘眼前,交错着组成一幅没有尽头的水墨画,只随着他们的步伐,徐徐展开新的景色。

    简隋林侧首,看到的是玻璃板上打瞌睡的三两肥猫;回眸,看到的是转角处那如丁香般结着愁怨的姑娘;低头,看到的是乘风奔流的澄清绿水闪烁着粼粼晨光。

    他隐约能听到相机的快门声,但他不知晓,镜头聚焦的不止是身侧的景色。

    跟着大部队便要过桥,桥下是无尽的碧水。

    江南最不缺的是水,最惹人疼爱的也是水。这水,淌过秦淮八艳的涟涟鲛珠,和着鲁迅拾起的朝花之盈露,浸泡过陈其美舍生取义洒出的热血。它自千百年前的中国历史里缓缓归来,栉风沐雨也好,风尘仆仆也罢,它终是晕染了江南丽人如墨的眼角眉梢。

    那些传奇话本里的衣香鬓影,如今成了它任何为人称道的美丽。

    水多,自然桥就多,有着各种形态又各自有着美丽传说的拱桥,就像一个个老人,和蔼地立在河上,静静倾听着一年又一年的流水低吟、桨橹浅唱。此情此景,文人墨客感慨颇多,便叹一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水网密布,星罗棋布,一条条无名的河流四面八方而来又四面八方而走,它们自然带不走江南的一草一木,却为远方送去了江南水土雾霭朦胧里如烟的往事。

    穿过桥,见到一家对岸未有的小茶馆,稀稀落落坐着几位旅客,简隋林拉住了李玉。

    “你要喝茶?”李玉问。

    “不是,我总觉得这里有些猫腻,”简隋林指了指摆在中央的一个破木桌,“你瞧,我估计这里有表演。”

    果不其然,两人没等多久,就从角落里款款走出一个清瘦的矮个男人,他穿了一件与时代不符的藏蓝色褂衫,蓄了一溜儿山羊胡,带着一副民国风的圆框眼镜,简直就是从民国剧里走出的说书人。李玉赶忙用相机捕捉下这位奇人。

    一双精亮的小眼睛扫视过满堂看客,咳嗽一声,右手便放在了那块惊堂木上:“哟,咱们上回,说到哪儿啦?”

    坐在第一排的看客开口道:“说到项羽垓下之围啦!”

    “好嘞!”说书人一拍惊堂木,立刻换上壮士扼腕般的悲壮神情,“上一回,咱们说到那乌江诀别夜的一轮皓月下……”

    在说书人千变万化的嗓音里,项羽的乌江自刎被描绘得生动而悲壮,叫人忘却了时间。最后,说书人抹了一把不存在的眼泪,堂堂道:“这西楚霸王的传奇就到此终了。下一回,咱们再说回汉高祖的大业……”

    他话音刚落,清脆的掌声在茶馆里一波波响起。

    “真有意思,”简隋林赞叹道,“我听得入了迷。”

    “不知不觉一小时都过去了,”李玉问道,“我们吃什么?”

    “当然是东坡rou!”简隋林不假思索。

    “我似乎看到隔壁面馆就有。”李玉微微一笑。

    “走!”

    入夜以后,两岸都点起了灯笼,烛火绵延,替游子照亮了归家之路。简隋林和李玉从小饭馆里走出来,刚好碰见一只乌篷船在这岸停靠。李玉忙过去招呼船夫,说好了价格,便拉着简隋林上船。这是他们第一次坐乌篷船,这船怕是上了年纪,稍有动作,就会发出“吱呀”的响声。

    两人正一边欣赏着岸边的风景一边聊天,迎面竟驶过来另一只乌篷船,船上坐着两个梳着双马尾、穿着紧俏旗袍的姑娘,她们打着油纸伞,风情万种地把对面的郎君看。

    简隋林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们,叫李玉有些酸溜溜的。

    “欸,李玉,你说她们是不是江南的姑娘啊?”简隋林问。

    “也许吧”李玉漫不经心道。哪里的姑娘还不都一样,那含情脉脉的眼神,他再熟悉不过了。

    简隋林没工夫关注李玉的表情,他望着远去的乌篷船和婉约的旗袍姑娘,喃喃道:“我猜是。她们的气质就像江南的气质,温柔,文静,笑得像含羞草。”

    “你喜欢?”李玉没忍住。

    简隋林怪异地瞟了他一眼,总觉得他话里带刺。简隋林不太想和李玉聊这个话题,因为他还没考虑好如何处理他和李玉的关系。他知道,这种尴尬而又暧昧的关系维持不了太久,分离的那一天总会到来。他们无法躲避命运,命运如影随形。但他还是贪婪地想再拖延几天。

    李玉蓦地喊了他一声:“隋林,你低头看。”

    简隋林低头。

    眼帘里竟是一片潋滟星河。是了,便是如此,天上星光如絮,水中银河倒悬。在溶溶漾漾的水中,还四散着树枝与古屋的倒影。漫天星河落在水里,给影嵌上一轮轮钻石的闪烁。影是七零八落的,因为风在动,水在流,船在走。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简隋林不小心把胸中的诗词念了出来。

    倘若他如今还在京城,是一定看不见这番风光的。他的内心原本有太多的惶恐和不安,而星星压下了他的惊悸,让他的胸襟只装满了辽阔与渺远。

    他的唇角浮现出一缕笑,青白的月光照在他半边脸上,使那笑容恰似晚秋原野上最后的一朵昙花。

    这转瞬即逝的美,被留存在了相机里。比流水更清,比小食更甜,比笛声更悠长。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