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章上 (第1/2页)
不知不觉,便到了年关。 大雪连着落了好几场,整个中都,此时都覆盖在皑皑的积雪之中。 周静奉禄城之命,在中都已经进行了三次和议。 齐朔命何泽生为主议,与周静讨价还价,虽这三次都因赔偿的数额产生了分歧,但离双方的目标,也算是不断接近了。 往年这时候,因着将军的仁慈,北地各级属官,合该放假休息,至第二年开年再回返。 只今年,有与南朝议和的大事,齐朔亲命中都里一切相关人等,继续坚守,等事情了结,再择期休假。 于此同时,方必行的私人信笺,与禄城传给周静的消息,几乎是前后脚到达。 当齐朔拆开信件,看完其中所有内容后,便立刻传何泽生相见。 “你私下里给周静透个口风,说我们的底线是岁币三十万两,粮三十万石,绢三十万匹。再加上三百万的赔款。问他应不应。” 齐朔将一张盖有元应时亲印的手书,交予何泽生。上面的内容,正是他所说的赔款条件。而上头的朱红印鉴,便如元将军本人亲临。 何泽生战战兢兢:”这、这却与我们先前定好的不符啊……将军是要再让一步?要不要我请几位将军来,大家再讨论一番,最后重定个数目?” 齐朔一眼看穿了他的顾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不必学杨芳时。我既然给了你这份手书,便是要保你。我这么做,是想让知道此事的人,越少越好。“ ”是、是将军,“得了齐朔的保证,何泽生这才应下差事。 至于齐朔为何要退一步,自然是方必行的缘故。 他屈服了。 方必行信中一大半的内容,都是夸张至极的溢美之词,把齐朔从地下夸到天上上,说尽了好话。 只在最后的寥寥数行之中,委婉地表明了他的困难。显得客气,谦恭,甚至不好意思。 他说:齐朔是千古第一的明君,天下注定的主人,要效柳举之行,弃暗投明。 方必行能说这么多好话,情况已经必然十分不妙了。 齐朔却并不急着雪中送炭。 他在回信中,开出了给禄城相同的条件:尉陵。 回信传出后,与南朝的第四次议和也结束了。 周静从何泽生处得知了齐朔的底线,来回拉锯之下,最终定下了和谈的条件:南朝纳岁币三十万两,粮三十万石,绢三十万匹,只加上一百万的赔款。 契约定下之时,齐朔并未亲自出面,反而仍将一切,全权委托何泽生。 因约上南朝赔偿的数额有异,和谈之中,杨乃春与吴移,先后都找过齐朔以求证。他们不愿事情闹大,影响军中稳定,便都亲自私下来说。 而齐朔也兑现了对何泽生的诺言。 不见所有人,却直接将何泽生拔擢为将军府主簿,封住他们的嘴巴。 这其实是齐朔为诱方必行,而略施小计。 他自己手下的探子,加上何泽生在南朝安cHa的眼线,都有不时消息传来。 齐朔两相一对,再加上他自己在澄yAn前线逗留时,调查出来的南朝民生情况,算出了三百万现银,是禄城正好能拿出来的钱财,再多了,就要加重税来凑,或向臣工求援。 他不能将南朝b得太紧。太紧了,难保他们不会因为钱财短缺,动摇了处置方必行的决心。 于是,便让了一步。 这一步的谦让,让齐朔与禄城都十分高兴。 甚至派人送请柬给周静与梅敬宜,说自己已经卜问好了吉时,三日后正宜成亲。此时,南北已结秦晋之好,他又要成亲,再加上除夕将至,喜上加喜,凑个三喜临门。 不高兴的人只有方必行。 他递到齐朔桌上的第二封信,态度更加恭敬,却掩不住字里行间的焦急,甚至有了许多交心之语。 算得上是一封十万火急的求助信。 方必行在信中直言:他探得皇帝动向,知道他早就命人暗中搜寻对付自己的东西,就等和谈结束,使者归朝,拿他的人头做个献礼的添头。 齐朔见自己的计谋成功,也不再吝惜安抚。 他的回信颇为真诚,直白地为方必行指了条明路:他知道方必行的难处,可借兵予他,解他燃眉之急。但北地贫穷,粮草不足,若能有好心人捐献粮草,便再无后顾之忧。甚至可以内外合力,攻下尉陵。 再说回齐朔成亲的事情。 他的请柬递得突然,手下人的准备自然也仓促。 不过,在澄yAn时置办的物什,到了中都还能继续用,且将军亲口吩咐过成亲之事,手下人自然是打起千万分JiNg神地应对。 竟当真在三天之内,备好了一切。 成亲当日,大雪初霁。 接亲队伍所经的街道,已经连夜清理了出来,不见一丝残雪化开的脏W痕迹。 一路上,各处都挂满了红绸。 h昏的夕yAn映在街边屋顶的积雪上,晶莹璀璨,与红绸交映,白茫茫一片,全透着浅淡的红sE。 夹道观礼的人,与在澄yAn时一样多,也一样热闹。 而韶声与上回相b,更像是赶鸭子上架了。 自那日宴后,齐朔酒醒离去,她再没见过他。 她也是三天前,才接到要成亲的消息。 就这么糊里糊涂地穿上嫁衣,蒙着盖头上了花轿。 花轿宝顶金围,红幔层层叠叠,四柱之上,皆雕琢花鸟鱼虫,飞禽走兽,JiNg致非常。 坐进去之后,也不如平常轿子一般摇晃,反而十分之平稳。 轿子前后的大乐声,如山呼海啸一般,一阵一阵地向轿中涌来。 这使韶声不禁偷偷掀开轿帘往外望。 她的面上还覆盖着红绸的盖头,目之所及,全是一片红sE,但这并不能遮挡面前场景,带给韶声的震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