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正气歌 (第2/3页)
看可是十分严重。 「刚才那名官兵叫做徐方,虽然官位小,但凭着一身武功,在镇上和牢房里总是以欺负汉人为乐。你能忍便忍,别和他起冲突,否则疼的只是你自己。」文伯伯一边喘息着坐下,嘱咐着上官远。上官远点了点头,但心中仍是十分不甘,心里暗定着总有一天非得要找个机会为文伯伯抱这个仇。 那晚,文伯伯瘦弱的身影走近熟睡的上官远身旁,喃喃自语的说:「上官??是吗?老夫和这孩子也是有缘。」说完,他悄悄地将手掌抚贴在上官远的背上。 片刻後,他面容略微吃惊,喃喃自语小声的道:「这孩子的经脉??」虽然讶异,但他却也没有多说什麽。而後的每个夜晚,文伯伯总是趁着上官远熟睡时反覆的这麽做?? 上官远就这样认识文伯伯,而在牢房中晃眼一过便是数个月。这段期间里,徐方依旧会不时的找文伯伯麻烦,而上官远总是看着他伤痕累累的狼狈归来。 在狱中的其他时间里,文伯伯总是照顾着上官远,教导他如和写字等等,以及当时南北宋英雄与蒙古大军交战的历史故事。 偶尔上官远会看着窗外的月亮,期盼着李涛伯伯是不是会哪日杀进牢房,救出他这半个无名徒弟。可惜,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上官远也渐渐地放弃了这个想法。 「文伯伯,你当时是怎麽入狱的啊?」一日夜晚,上官远趴在草堆上,看着还在烛火灯光下不断挥舞着笔墨的文伯伯,低声的好奇问道。 文伯伯暂且放下手中的毛笔,缓缓地走到窗下,望着牢房窗外那皎洁的月光,语重心长的说:「老夫当年曾在南宋皇帝手下当官,那时蒙古大军侵我中原,血染我大宋江山。我辅佐着当时皇帝治理国家,也和抗元的英雄好汉们力敌蒙古人。」 「原来文伯伯是个当官的呀,难怪这麽有学问来着。」上官远答。 文伯伯却也只是莞尔一笑,话锋一转,感慨的道:「历经多年交战,大宋仍是不敌过蒙古元人,蒙古铁骑最终破了临安城,大宋王朝灭亡。尔後,蒙古人在此安定了如今的大元王朝。而这个蒙古皇帝呢,他看我是个读书人便要我去当官,为他治理国家。」说道这里,文伯伯又是叹了口气,接着怒着说: 「但老夫我岂是个不衷心的墙头草!?我便是宁Si也不愿为那些草原来的魔鬼卖命。但那鞑子皇帝至今也执意不让老夫一Si以赔罪那逝去的大宋百姓。现在,老夫也只剩这身臭皮囊,苟延残喘地活着。」文伯伯说到後来,话语中只有无限的感慨。 上官远听得入神,想到清川村的一切,都是因为蒙古鞑子占领了中原的江河大陆,便不禁令他心里也岔岔气愤了起来。 「小友,倒是这些日子以来,谢谢你陪伴我这个老头。」文伯伯m0了m0上官远的头发,接着又道:「因为尽了道义,所以成就了仁德,读圣贤书,所要学习的是什麽呢?」 文伯伯见上官远努力得思考着,但却仍是吱吱呜呜的答不出来,不禁淡淡的一笑: 「答案是:仁至义尽,问心无愧。」他道。 上官远默默的思考着这句话,也不知此刻小小年纪的他,能否懂得这短短一句话之中所蕴涵的道理。 「上官小友,老夫有个请求。」文伯伯突然一问,令上官远突然回了个神。 「老夫的心愿便是望着有朝一日,能把蒙古鞑子驱离咱们中原。但我已经老了,且老夫做了我所有能做的了。此刻老夫只希望,小友你能够有那麽一日,代替老夫的这双眼睛,去见证这片土地,再次让它回到当年大宋时的美好,你可否答应老夫的请求?」文伯伯笑着m0了m0上官远的头发,眼中尽是满满的冀望。 「会的,我答应伯伯,我会让您看见的。」虽然上官远也不明白自己到底要怎麽做,才能去完成文伯伯的心愿,但他依然相信着,自己总会有那麽一天可以做到。 那晚,上官远的心彷佛跟随着文伯伯的往事一般,心中是那麽的不甘心,和那无尽热血澎湃 隔天清晨,文伯伯和上官远用完早膳後,便将上官远拉到一旁,偷偷地塞给了他一团纸团,并嘱咐着上官远必须等到他离开时才能将其打开来看。 之後,他便问了牢门外的狱卒:「哪边是南边啊?」那名狱卒向他指出了方向後,只见文伯伯突然双膝跪下,接着额头重重地向南方嗑了三个响头有余,额头甚至嗑出了鲜血,他那苍老的脸上充满的是有所不甘的英雄泪。 他直起了身子,淡淡的对上官远说:「上官小友,老夫该做的事情做完了,心中无愧了!」,语毕,他用力的咬破了大拇指,滚滚的鲜血不断流出,他用那温热的血Ye在监狱的墙上大大的写下: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那日清晨,文伯伯的背影是显得如此的凄凉,却又从中散发着莫名的雄厚正气,诉说着英雄的逝去。他的确做到了他心中所谓的正义,用自身的X命去守护成就那仁义。在他临走前并没有和上官远道别,更没有回头看他一眼。 苍老的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