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山海前传-夕日於群山云海间 (第1/5页)
穿过长生树往南走,在鸢尾花丛的尽头,有一条离去者才能溯及的过道。 在日暮蝉鸣日,群山回响时。镇金褪sE。狭路相生。 莫忘随身的凭记,莫忘落地的时机。 犹豫时,停止凝视自己的脚步。 抬头遥望回巢的鶺鴒鸟,牠会带你到该去的地方。 记得…不要回头。 …不要回头。 ********************************************** 每年三月和九月的第二个礼拜天,是复兴育幼院表定的迎亲日,在这一天,院里的每一个小朋友都会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在导护mama的带领下在C场唱唱跳跳。 对於那些年纪较小的孩子来说,迎亲日就是一个可以吃吃喝喝,还有礼物拿的日子,相较於他们的无忧无虑,那些年龄稍长的孩子微笑中就不免带上一丝紧张。 他们很清楚的知道,迎亲日,是迎接亲人的日子。说的更清楚一点,是迎接未来可能亲人的日子。 他们必须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只盼引起那些到访叔叔阿姨那怕多一点的注意,毕竟育幼院是有年龄上限的,一到十五岁,他们就必须转往其他社福教养机构,进行以就业辅导为主的短期安置照顾。 当然,这只是基於未成年保护所做的形式上安排,而实际的情况是这类教养机构一直不足,最终他们只能列名在某间教养院名下,和十几人共用一个十坪不到的房间,所谓照顾也多半是放任自流,直到再也不符合管教资格为止。 他们有些最终成为游民、部分靠着打零工或混黑社会勉强渡日,nV孩子多半成为nV陪或流莺,在社会洪流下随时间慢慢消耗殆尽。 领养,对那些大孩子来说已是一种奢求,对於少数真正有领养意愿的父母来说,他们已经太“老”了。 他们实际希望能得到的是一份中长期生活赞助,虽然只是名义上的,一个月五百或一千的赞助津贴,但只要找到几个赞助对象,或许在离开育幼院後还能找间建教合作的职校,半工半读的上完高中。虽然未来还是一片茫然,但那已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了。 复兴育幼院,或者说,复兴孤儿院就在这种压抑的欢乐声中,开始未知的一天。 程夕知道自己是个怪孩子,不是谦虚,实际上就连最疼自己的院长,在迎亲日的表演会上,在对那些好奇的打量自己的年轻夫妻介绍时,都不得不苦涩的提示两句,小夕是个……反应有点特殊的孩子。 程并不是程夕的本姓,而是育幼院院长的姓,对於那些父母姓名不详的孩子,为了方便身份登记,通常会直接使用监护人的姓氏,程夕当初来育幼院时只知道自己叫夕,自然的,程夕就成了他的全名,虽然是一个乍听之下有些拗口的全名。 不得不说,如果光看外表,十岁的程夕还是很引人注意的,清秀的脸庞、匀称的身材、黑白分明的大眼溜溜的转,带着一GU轻盈和灵动,也难怪表演会结束後,一对对好奇的夫妻们纷纷找向校长询问这孩子的相关消息。 当然,院长模糊的解释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对於一个身T健康,反应灵敏的十岁的孩子来说,再特殊能特殊到那去,了不起就是聪明点或笨点,只是程夕的特殊终究是在众人的意料之外,就像现在,程夕虽在院长的嘱咐下乖乖向眼前的叔叔阿姨们问好,在称呼上却完全Ga0错了对象。 看见一个眼神清明,口齿清晰的小男孩,条理分明的对一位身材纤瘦、短发穿着白衬衫牛仔K的nV士喊先生时,对方错愕的表情,院长不禁惋惜的摇了摇头。 穿K子的是先生,穿裙子的就是阿姨,这就是程夕的判断标准。 院长很清楚,这并不是程夕的头脑或眼睛出了什麽问题,相反的,在私下的反覆测试里,程夕经常表现出远超同辈的理解力和记忆力,以人来说,他可以记得大部份人身上的相关细节、说过的话,甚至是一些习惯动作、应对方式,唯独在於判断人的X别跟年纪上,程夕似乎有种天生的迟钝,而且怎麽教都无法理解。 对於这一点程夕自己也说不清楚。 直到某次户外教学,院长误把一只流浪狗当成院里的大h後,程夕拍着手笑说,院长跟我一样笨时,院长才隐约T会程夕这种看待事物的差异,转念一想,却陷入了更深的疑惑中。 程夕的出现也算是颇有戏剧X的。 一般来说,会到育幼院的孩子不外乎三种原因,一是父母亡故且没有其他直系亲族时。二是亲源不详,也就是遭遗弃离散而父母追寻不明时。三是父母因贫穷、伤病、监禁、无行为能力等原因导致短时间内无力抚养时。 程夕的情况大致属於第二种,说大致是因为程夕是自己出现在育幼院外的,当时他才六岁左右,穿着仿登山样式的童装,真皮的小鞋擦到发亮,在见到院长後抖开名牌背包里整叠塞满的千元钞票,在所有人惊呼中用稚nEnG却固执的口气说,我要住这里。 之後自然是一阵J飞狗跳,一个身怀巨款且来历不明的孩子总会引起各式各样的猜测。 以一个六岁小孩来说,程夕的表现算是非常安定的,至少问什麽都会好好回答,不过也仅此而已了。 在nV警和社工人员花了好大功夫小心的诱导提问下,程夕虽然零零散散的说了一堆,但其中b较有用的也只是知道程夕有个jiejie,两个人一起住在一个旧旧的大房子。没有爸妈、有很多叔叔阿姨、认识几个简单的字、没上过幼稚园之类的。 程夕不太理解什麽叫地址电话,当问起jiejie的名字时,程夕也只是歪着头奇怪的说,jiejie就叫jiejie呀,至於两个人吃什麽?用什麽?程夕想了半天才犹豫的说,好像每天都不一样。 b较特别的是,对於来到育幼院这件事,年幼的程夕表达了明确的自我主张,他很清楚的说是自己要来的。 探究原因主要是程夕认为,每个人都有爸妈那夕应该也有,现在没有只是他们找不到夕而已,所以要到孤儿院住,这样爸妈才找的到夕,听人家说一般不知道小孩在哪的爸妈都会到孤儿院找人。 至於为什麽不和jiejie一起在家等着,或让jiejie去找爸妈,程夕嘟着嘴的说,爸妈又不知道jiejie家在那里,jiejie也不知道爸妈家在哪里,孤儿院再多也没有房子多,要每一家都去找,还不如找孤儿院b较轻松。 一番话说的众人哭笑不得。 在过程中,有两个问题让院长印象深刻,一个是问到程夕的爸妈找来时,他们怎麽认的出来?程夕想了想说,jiejie说夕出生的时候有两个,但出生没多久就只剩一个,所以自己叫夕,另一个叫朝,如果有人问就这麽说,如果是夕的爸妈,听夕这麽说就会懂。 另一个问题是程夕就这样跑出来,jiejie担心怎麽办? 程夕不解的说,jiejie知道夕要出来呀,包包就是jiejie给我的呀?! 在众人都以为这可能是亲人的恶意遗弃下,程夕只是反覆的说是自己跟jiejie说要出来的,jiejie只是帮他整理东西而已。 放这麽一个小孩子出来,你jiejie是不是脑袋有问题呀? 一个nV警在听到程夕的叙述後,忍不住愤怒出声,换来的只是程夕憋着嘴的通红小脸。 看情况不对,一旁的导护老师连忙安抚,小声的问jiejie是不是还说过什麽? 程夕看了看那个nV警,在对方讪讪的脸sE中,努力回想一下,才一字一顿的,用生涩的彷佛y背下来的语气,喀喀吧吧说出那如同是箴言一般的话语。 "如果你碰到疑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