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摄政王与他的庶长兄 (第1/1页)
乾正七年,大洛开国君王驾崩,留下年幼的太子,以及先王功绩烜赫的兄弟们。 先王的嫡亲弟弟当仁不让地成为摄政王,摄政王召开家族会议,众兄弟按照当初太祖的安排,该留京的留京,该前往封地地前往封地。 大洛实行封建,天子分封功臣与血亲,在江山初定,土地充裕,亟待开荒的情况下,这麽一打发,整个王都除了孺子与老者,所有洛室宗亲都各自到封地就任了。 按理来说,摄政王也该去的,不过为了辅弼幼主,摄政王将封地交给儿子,自己则留在王都。 摄政王环视了一圈,发现还有个人正支着脸颊在一旁打盹。 那是他庶出的长兄贺宓。 摄政王贺宸立刻将兄长和他的封号爵位封地等等对应,随即,心里有了更好的主意?? 他的庶兄是个人才,只不过嫡庶有别,加上本人个X低调,还有点闲云野鹤的隐士气质,向来不特别显眼,连封地也相当偏远ーー虽是基於考量北方外族威胁,但是荒凉寒冷的昭真不是人待的地方,b东国差了不知多少倍。 贺宸的算盘很简单,他想要一个帮手,一个看得顺眼的帮手。 颇有能力而封地偏远的贺宓是不二之选,大概,没有人会想去远得要命的昭国就任吧。 贺宓听着室里一众弟弟嘈杂,心里还挂记着被摄政王召集前未下完的棋局。 太祖子嗣众多,兄弟就有十六人,其中嫡出五人,包括先王、摄政王以及三位弟弟。 先王和摄政王贺宸的能耐无庸置疑,当初便是以他们两人为首,成功推翻前朝建立大洛,都是马上治军,下马治国的罕见之才。至於他们的三位母弟,年纪与他们相差较多,三人排行靠後,里头最大的今年才行冠礼。 贺家原是前朝异姓诸侯,到贺宓这一辈时,贺家实力早遥遥领先芸芸诸侯,年长的大多随先王处理原本封地的事务,各有各忙的,对於年幼加上血缘隔阂的弟弟,贺宓并不熟悉,除了姓名和些众所周知的事,他也说不上什麽更细的。 除了安排他们三个,摄政王还得费心其他弟弟代替侄子表达当今对於他们的重视与关系,以及未来务必战战兢兢、敬德保业等等。也不知道摄政王什麽用意,明明按照嫡庶长幼,偏偏他一直被晾在一旁。 他不是个Ai计较的人,总归会想起他的,既来之则安之。在心里排了一遍出门前的棋局,接着想了想未来封地的模样,最後只能百般无趣地等摄政王说完话。 贺宓印象中的贺宸虽非惜字如金,但也不是说起话彷佛h河溃堤的人,想不到今日竟然如此谆谆教诲ーー主要针对年纪较幼的几位弟弟。他看着外边日影推移,亏得吃过午饭才来,否则等会怕是要饿倒在堂上了。 最後他手撑着脸颊,在不起眼的後面角落打盹,或许一觉醒来贺宸还没说完?? 贺宓醒来时,面前是正襟危坐、面上带笑的贺宸。 兼之,堂上只剩他们两人。 「兄长。」 「是?」 「弟弟心中始终存着忧虑??」光听到贺宸的开场白,贺宓便觉此番无法善了了。 「等等??摄政王殿下??」贺宓试图阻止。 「像我这样的人,骤然面对如此大的使命,不论是白日处理事务,或者夜间休息,始终都惶惶不安。如今我洛室才定,诸多事务需要重整,东方前朝势力仍蠢蠢yu动,陛下年纪幼小??面对这麽多事情,弟弟实在没有信心处理完善,是以弟弟希望能有一位贤能之人帮助我,给予我建议,并在我犯错时予以监督??」 贺宓听到这几句,早已yu哭无泪,想不到他不过小睡片刻,竟然把贺宸这麻烦引来了。无论他提出甚麽要求,若是不照着他的意思做,怕是出不了这地方了??倒不是怕他什麽手段,光是他这样絮絮叨叨,已足够使人生无可恋。 半个时辰後。 「若是没有兄长的辅助,我就像一个人在黑夜里行走,看不清前方如何。如果有你的指引??」贺宸话说了一半便停了,他含着笑看着兄长。从对方的神情中,他读出了「认输」。 「我明白了,在此谢过摄政王殿下的高看与抬Ai??」 「弟弟很期待未来与兄长共事,若有我们二人,就好b羽虫有双翼飞翔,能飞得高远。」 终於从贺宸锲而不舍地说服中解脱,贺宓有种劫後余生的万喜庆幸,同时心中升起一丝忧伤,为自己将来得常和摄政王打交道的自己哀戚,好日子肯定到尽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