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玉人_(17)蓟江大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7)蓟江大旱 (第1/1页)

    不知何时,在小房间内吓得无法动弹的康静发现有人向这边来走。随着“吱——”的一声,房门打开了,蒋皓羽不屑地摇摇头,为她松开绑住手脚的绳,拿开封住嘴巴的布。

    “你都看见了吧?朕跟清心的恩爱场面。”

    康静吓得泪流满脸,用恐惧的眼神仰头看向男人,这里很暗,几乎看不清对方的脸,让她更害怕了。

    “皇后不用惊讶。朕只是想告诉你,让你明白自身的处境,朕爱你与爱清心的方式是不同的。”

    康静双眼泛着泪光,喘着大气,“两、两个男人做这种事...就不怕、不怕被人知道吗?就不觉得羞耻吗?”

    “咣——”

    “...啊...”

    康静痛苦呻吟,后脑被撞到墙上,脖子被掐,对方手劲很大,她快呼吸不了了,连忙抓住他的手,想要挣脱约束。然而,康静的反抗只是徒劳,蒋皓羽已被刚才的话激怒,手上的力度逐渐增加。

    “若皇后觉得不满可以把朕与清心的事告知他人。但恐怕被人耻笑的是你,夫君不爱自己,行房事就像过场,毫无情感可言。”

    “啊...啊...”

    康静张嘴痛苦摇头,她越发不能呼吸。

    “让朕告诉你吧,即便你把这事告诉别人,大寺院为了维护“神人”的形象,一定会全力保护清心,当然朕也不例外。而你只会被人嘲笑,连一个男人的身体都满足不了,也许还会被康家抛弃。懂吗皇后,你只是一枚会生育的棋子罢了,棋子可以随时更换。”

    语毕,蒋皓羽用力一甩,将康静甩到地上。

    “咳咳!咳咳!咳咳!”

    康静趴在地上咳嗽、哭泣,发髻乱掉。她从小过着被人宠爱的生活,衣食无忧。来到皇宫后,她尝试成为一位完美皇后,为蒋皓羽延绵子孙,母仪天下,大婚后的那一个月一切如预想中那样,但那一个月过去就被蒋皓羽冷落,雅臻皇太后每每与自己会面时只会问起龙裔之事,毫不关心二人感情。所有美好的想象幻灭,她仅仅是作为康家女子嫁到皇宫,为皇帝诞下子嗣,增强康家势力。

    蒋皓羽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看着康静,冷冷地说:“为你今日做的无礼事情,明日去给清心道歉。”

    ?????

    天羽三年,六月

    朝堂传来阵阵激烈的争辩声,南方的蓟江郡发生大旱,以康逸为首的官员建议开仓赈灾,而公孙光祚坚持认为必须免除当地百姓的赋税。

    “蓟江郡正闹粮荒,本相认为应当马上调粮至灾区,以解百姓燃眉之急。”

    公孙光祚直摇头,并不认同康逸的作法,“自古以来,当某地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时,朝廷均会给该地区免除赋税。此次有何不可?”

    康逸朝公孙光祚讥笑一声,“公孙丞相可曾想过,蓟江郡乃是南方大郡,周边的五个边镇均由蓟江郡的钱粮供养,责任重大。倘若免税免粮,那五个边镇都无粮可食,无钱可供,必定会造反!”

    “那么不知康丞相可曾看过运粮路线?旱灾导致蓟江郡运河见底,船无法驶入。诸位应该还记得吧?二十五年前的蓟江大旱因无法及时将粮食送到百姓手中,饿死了十万人,而后发生了大地震。两场灾害足足让我大晋损失了三十万人口!”

    “水路不通,还有陆路!”站在康逸身边的李丞相厉声说道:“我大晋已修建了多条道路,加上还有一批壮丁在为雅臻皇太后修建行宫。微臣认为可调配那批人员,与士兵一同将粮食连日赶路运至灾区。”

    “不不不...”康逸摇头,“行宫快修建完毕了,剩下的进度不能怠慢。调配西边疆域将士便可。”

    “康丞相言之有理。”

    “荒谬!”蒋皓羽大声怒斥,“守卫疆域的士兵乃是保护大晋的力量,岂能随意调配?”

    康逸嗤之以鼻,“随意调配?蓟江大旱迫在眉睫。这两年里我朝与周边国家和谐相处,外交不断,调配疆域将士只是暂时性,若大旱结束,方可回到原来镇守岗位上。”

    蒋皓羽摇头,“西边疆域军营距离蓟江郡甚远,即便陆路已通,但路途遥远,途中要消耗大量粮食,此计不可通。”

    蒋皓羽紧咬牙根,想不到康逸这老狐狸无时无刻都在算计自己,当年他就在西边疆域军营驻守,与营中的士兵将领感情深厚。

    若从西边疆域军营派兵到蓟江郡不但路途遥远,途中还要消耗巨大军粮,沿途还有可能遇上诸多问题,比如行程延误、粮款被贪官污吏扣押,若出现任何问题,领罪的必定是他们。

    “不知陛下能否听微臣一言?”

    蒋皓羽视线落到队列最后的位置,一名叫陈少玄的五品官员走出队列。陈少玄出身南方,来到永都任职后一直受康逸党羽排挤,现已被泰王说服誓死效命于蒋皓羽。

    “爱卿有何高见?”

    “微臣的老乡正是蓟江,熟悉当地的情况。依微臣拙见,蓟江郡城外北高南低,且南边为平原,若从南方运送粮食进城会事半功倍。”

    “大晋的粮食储备主要集中在北方,若将南方粮食调配至蓟江郡,岂不是让非灾区的百姓遭受饥饿吗?”

    “康丞相此言差矣,虽说南方粮食储备不及北方,但天灾当前,微臣认为各地应该团结一心联合抗灾。”

    蒋皓羽满意地点点头,“陈爱卿说得没错。”

    闻言,康逸扭头往后看,想知道哪个小官敢与自己唱反调。

    蒋皓羽当然知道康逸为何执意在北方调粮赈灾,那是因为他的主要势力集中于北方,运送粮食时必定会经过各省各地,那时康家党羽必定会从中搂取好处。

    “本相认为北方粮食储备充足,应从此调配赈灾!”

    “微臣认为应为蓟江郡灾民减免赋税,再从南方调取粮食!”

    公孙光祚与李丞相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此时,陈少玄上前发话,“微臣认为公孙丞相的提议更符合蓟江郡的赈灾方案!”

    李丞相不悦瞥了陈少玄一眼,向前走了步,催促道:“陛下,灾情迫在眉睫,此事实在不宜拖延!请尽快决定赈灾良策!”

    就在此时,在队列后方的中低阶级官员纷纷发声声援公孙光祚。

    “微臣认为公孙丞相的提议更符合蓟江郡赈灾对策!”

    “微臣认为公孙丞相的提议更好!”

    “微臣附议!”

    “臣附议!”

    朝堂上响起阵阵激昂的应援声,蒋皓羽嘴角上扬,心中一阵激动。他看见康逸极其党羽一脸错愕,他们从未料到朝堂有无法控制的一天,无论康逸如何大声启奏,声音都被淹没。

    早朝结束后,蒋皓羽私下传唤公孙光祚和陈少玄到御书房商量赈灾具体措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