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玉簪沉(下) (第2/6页)
云门》与虞舜之《大韶》合而为字的郎君,他是那样清朗明澈的君子,也听信了方术之士的诡诞方子,用少女的血炼取丹药来补救自己这副羸弱亏损的残身。 栾玉信心十足地告诉我:“殿下的玉体经老身之手精心调养,至少可保十年无虞。” 泪花颤悠悠抛滚出我的眼眶,我心里忽然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仿佛是劫后余生的庆幸——十年无虞,真好啊,他还可以活那样久,看着春山一年年雪融冰消,重生新绿,他还会有子嗣绵延,他也会有宗庙血食……这时我才发觉,再如何我是盼望他活着的。我好像如释重负,缓缓蹲下来蜷缩在墙根,又觉得心又被紧紧提了起来,我屈心抑志,顺爱于他,他大抵早已将这一份依顺当作了理所应当,这般忍着脾气再活十年,对于我而言又似乎太长久了。 “只是取血炼丹?” “是。” “不会伤及性命?” “是。” “她们是什么人?” “回娘子话,都是四品以上官吏家里挑选送来的女奴。” 女奴……说来可笑,我不也曾是仕宦家的女奴么? “栾阿翁,我的血,也可用么?” “娘子说笑。” 他以为我在说笑,那便是说笑罢……我谑笑着问栾玉:“教我知道这些,殿下不会灭我的口罢?” “殿下嘱咐说,若娘子问起,知无不言。” 那日我回到云韶的书阁,天已擦黑,阁内却是灯火通明,文士们却还没有散去,我悄悄从后面溜至的屏风后,将才站定,就听见云韶冷冷唤了一声: “陆择音。” “奴婢在。” 我轻轻挪步靠至他座前,折膝下跪,他转目来瞧我,屈起指节于我眉梢样了样,我低咛一声,低头要躲,他的指节便沉沉磕在我的额角,当着他的文士们,我不好声张,只抿着唇藏在桌下,他递给我一卷书说: “起来,念。” 我应了一声“是”,捧卷站起身,展而诵读: “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 这一节是《左传》庄公十四年的记事,昔时陈庄公之女许嫁息侯,息夫人出嫁途中被姐夫蔡侯非礼,息侯大怒,求援于楚,与楚王设计攻蔡,俘虏蔡侯,蔡侯为报复息侯,对楚王极言息夫人之美,楚王心动,遂又灭息,娶了息夫人。《左传》中说,息夫人为楚王生育子嗣,却“未言”,楚王问她缘故,息夫人说:“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楚王想起自己是因为蔡侯的缘故才灭亡息国,于是在这一年伐蔡。 我念毕此段,云韶问我:“读过刘子政的《列女传》?” “回殿下,幼时略读过一点。” “息君夫人自杀殉节之事还记得?” “奴婢记得。” “你如何看?” “奴婢以为,无稽之谈。” 大抵是觉着我这个女婢过于狂妄,一时间举座哗然,我看向云韶,请示他的意思,他点点头说: “不妨讲下去。” 我便继续说了: “息夫人未言,后世或谓‘心丧’,或谓怀怨,若说守丧,没有君丧而夫人不该言的古礼;若说怀怨,当时一死也便罢了,何必与仇人生子。《左传》只说‘未言’,又不是‘不言’,先时‘未言’,今时已言,不过是说夫人未曾与楚王言及己身与蔡君的旧仇罢了,楚王心有灵犀,伐蔡与夫人报仇,何其仗义,夫人又焉有背夫弃子与人殉情之理?想来刘子政颇好杜撰,借《大车》之诗牵强附会罢了。” 众士不置可否,云韶却微微一笑,挽了我手道:“儿女之情,诸位不要见怪。” 说罢,他于众目睽睽之下做了一件令我着实震惊之事,他揽着我的腰让我坐在他腿上,柔声道: “你有身孕了,不可劳累。” “殿下……” 见我一脸惊愕,还欲挣扎推辞,他摁住我,又看看众人: “音儿不必拘束,都是自己人。” 他便这样揽我坐在膝腿上听毕了士人们的讲论,待人去后,他还拢着我的腰不肯放,我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搡着他胳膊有些气恼地问: “殿下这是做什么!” “跟我在前边呆了这样久,脸皮还没养厚些?” 我怔愕有时,竟觉得不认识他了,他却抬手轻拍了拍我涨红的脸颊: “阿音,这一回是真的。”他望着我的小腹,挑眉一笑,“三个月了。” 许久许久之后,我才渐渐体悟过来,原来一向在乎颜面的不是他,而是我,或者说,我早已不是什么体面之人了,却越发痴执于他的体面,他从前都是在迎合我、照顾我罢了。 “你想知道我的病,为什么不直接问我?” 我以为我中途溜走,探究他的秘事,回来一定要被狠狠责罚,可是他此时还是拥着我,很仔细地安抚着我: “好了,好了……阿音,不要哭,起先我对栾玉的方子并没有把握,便未同你说,原想等安稳些再看,你如今已然知晓了,大可以安心了罢……” “就没有别的法子么?”我问他,“若不取她们的血,太医说熬不过今年,是真的么?” 他点了点头。 我甩开他护着我的手臂霍然起身:“我原本已经想好为你殉死。你怪我沉着脸、不知足,你的女人们说我不会笑,说我心思重,因为我掐手数着日子过,我已然预备好为你殉死!” 我将书案下的屉子抽开来,一一告诉他,这几卷是我理好的明远集,这几卷是我替我们写的往生经,说完砰的一声推回去:“你现在不配了。” 他倒没有对我发火,但还是将我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