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秋逃 与师叔双修一下 (第2/2页)
”。 沈照山推开雕花木门,淡淡地看向那青年。 “师尊!”见到沈照山,秦牧星俊朗的脸上现出灿烂笑颜,“我得到传信,说师尊今日归来,掌门叫我来为师尊接风洗尘……” “不必了。” 秦牧星倒茶的动作一顿,紧接着又提壶将瓷杯倒满,笑道:“也对,师尊素日里也不爱外人叨扰,我……” “去给我取一味无梦草,”沈照山坐下,端起那瓷杯饮了口茶,“我需闭关一月,若无急事切莫打断。” “……是。” 秦牧星沉默片刻,看着沈照山饮尽那茶,忽然道:“师尊,锦生师哥已经回到摇光山了吗?我有事想与他请教。” 沈照山道:“他尚有私事。” 秦牧星便颔首行礼,转身退去。 “等等。” 沈照山叫住他,秦牧星便停下。 沈照山淡淡道,像是随口一问,眼神却锐利地刺在他徒弟的背上:“你去了白锦生的住处不曾?” 秦牧星回身,面上现出迷茫:“师伯三年孝期未过,师兄平日不喜有人擅闯摇光山,况且他曾走火入魔,弟子不敢……” “罢了,”沈照山打断了他,“你去吧。” 秦牧星再应,抬脚踏出雕花木门。 天璇山是璇玑派中最高孤峰,秋冬时凄冷得令人难耐,但那初春桃花与冬末梅花并开却是天璇山上独有的美景。 秦牧星抬眼,晃眼时看见只生得异常妖异的花,不似红梅也不似桃花,冰冷娇嫩的花瓣里藏着炽热芬芳的蕊。他想起来摇光山上住着的白锦生。 他从来没见过他穿其他颜色的衣袍,唯有一袭白衣,说是为他故去的师尊披麻戴孝。 秦牧星仍记初登天璇山之时,他久闻沈照山为人冷峻,又想自己出身寒门,一时迎上天璇山的萧瑟凄风,不由得心怀畏惧悲凉。 但他第一眼看到的却是白锦生。 素袍立在细雪中,斜撑着一把红的伞,却只微踮起脚去用鼻尖碰那繁花。 秦牧星仍记得那一眼——白锦生若有所察地转过身望向他,眉是多情眉,眼是含情眼,娇艳欲滴的花落在他清瘦的肩上,倒显黯然。 “你应当就是秦牧星了,”白锦生轻声说,“天璇山巅太过孤苦凄寒,若有事便来摇光山找我罢。” 残花飘落,秦牧星忽然立住了。 他恨白锦生。他恨死他了。 ...... “阿嚏!” 竹楼里,白锦生掩面缓了缓,才复而继续喝那杯清茶。 “客官可是受了风寒?”送点心的小二年龄尚小,自来熟地搭话,“我们江都这儿可是潮得很,冷得时候身上和扎针似的啊,客官快喝杯暖茶热热身子吧。” “嗯,许是有人惦念我了,”白锦生面上带着些虚弱的苍白,轻笑了笑,想到什么似的冲那小二招招手,“小兄弟,过来些,我与你打听些事。” 火云滚滚,晚霞风流。 天边的乌青裹挟着辰星渐渐袭来,夕阳却还未凉透,仍在云中翻腾。 一只骨节分明的手忽然扶住那长满青苔的墙,那指尖苍白得没了血色,甚至还在微微战栗。 白锦生喘息着,抬头看去,那破碎的牌匾只留下的一字——“白”。 “……我回来了,”白锦生喃喃,“我回来了。” 他站直了,将身上一路奔波落下的灰轻轻打掉,才推开那扇沉重不堪的大门。 枯死的梧桐,干涸的池;陈旧的回廊,锈蚀的铃。 日久天长,一切都是破碎的,三进四院,此时却是断壁残垣,荒无人烟。 蛛网结着,斑驳的光影从天井映下,白锦生眨了眨眼,却没有意料之中的眼泪。 他走到那灰败的廊中,站在风铃下,想起某年某月时光回溯,夏日清风徐来,风铃慢摇,有纤婉女子牵着他的手,引着他,柔声教他:“锦生,来,向前走七步……” 白锦生平静地向前七步,抬头,火烧云布了漫天。 “左十,右三……” 白锦生推开那扇窗纸碎裂的门。 “低下头,锦生。” 白锦生垂首,看见地上那稚子笨拙刻下的小字,与成块的黑涩。 那是干枯了多年的血。 白锦生长呼一口气,用袖中匕首划破了食指,俯下身,在那血迹上覆手,蹙眉呢喃。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