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少年同渡_第九章(赵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九章(赵家) (第1/2页)

    在祝安安的帮助下,顾宁的学堂终于开始有学生前来拜师。

    顾宁还特意找人定了一块牌匾,上面刻有顾宁亲手书写的“安安学堂”这四个大字,笔精墨妙,犹如群鸿戏海。

    祝安安不明白为何一个瞎子可以把字写得如此飘逸洒脱。

    但更重要的是为何学堂就叫了“安安学堂”这个名字!

    明明之前两人只说是先代称一下,于是祝安安也就没管这个名字,现在怎么就成为了正式称呼!

    “顾宁,这真的不好改了吗?”她每日从回春堂坐诊回来看见这几个大字都会有一种莫名的羞耻感。

    “安安,顾某觉得此名甚好!安安配得上这个名字!”他以后还想把这个学堂开遍大梁,让“安安学堂”名扬天下。

    “不是,这不是配不配得上的问题!”

    “那安安是害羞了?”顾宁明白了,不过:“安安你多看看这块牌匾,见得多了,就不会觉得不好意思了。”

    顾宁说这句话时语气都带了些揶揄的笑意,这还她认识顾宁一个多月来第一次见他这么高兴。

    想到此处,祝安安叹了口气,就由他去罢。

    谁让顾宁是她的小随从呢!

    ······

    安安学堂的学生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未开蒙的幼童,一种是家境贫寒,但上过一段时间私塾识得几个字的书生。

    这些书生不甘于一生做贫家子,于是去拜师求学,却最终还是因为家贫而难以为继。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回家自学,想靠自己慢慢摸索,期待有一日能高中。

    现下顾宁办的学堂束修比私塾少很多,他们勉强上得起,于是在听了说书先生的宣传后一个个不约而同地前来探察一番。

    没想到这“安安学堂”的夫子竟然是个盲人!他们顿时觉得受了欺骗。

    顾宁却并不担心这点,他坐在学堂中,告诉每个有意前来拜师的学子,他们可以向他请教三个有关科举的问题,之后他们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要拜他为师。

    他们在请教完问题后,不一例外都选择当场拜顾宁为师。

    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安安学堂”就在清水镇出了名,顾宁的学堂也坐满了学生。

    “顾宁,这么多的学生你教得过来吗?”祝安安当初只想着多收学生,却并未想到会有这么多人前来拜师。

    看来大家都很希望通过科举制来改变命运啊!

    “安安,我仔细想过了,我要让那些已经开蒙的学生给未开蒙的学生做小夫子。”

    顾宁也知道自己收的学生有些过多,他一人精力有限,带不了这么多学生。

    但是这些天感受到他们满怀希望地前来拜师,哪怕他现在看不见,也能想象到他们看他时是多么眼含希望。

    他不忍拒绝,所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能收的学生都收了。

    祝安安:“小夫子?”

    顾宁:“对,安安,我让这些小夫子给那些幼童开蒙,然后拿出一部分束修给他们作为报酬。”

    顾宁:“这样,既教会了幼童识字,又给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补贴了家用。”

    祝安安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不禁对顾宁佩服不已。

    祝安安:“顾宁,你真是独具慧眼!能想到这点。要是你的眼睛看得见,那岂不是······”

    祝安安说到此处,怕戳到顾宁的伤心事,不敢继续说下去。

    顾宁此刻却好像并不在意,没有像在酒楼那日情绪突然低落起来。

    顾宁:“安安,没事,眼睛的事我已不太在意。”

    因为有你在,哪怕眼睛看不见,我的心中也不再缺少光明。

    但是这句话,顾宁此刻并没有说出口。他知道祝安安其实并不逃避去试着爱一个人,但安安目前还是赵家妇,他不想安安给人留下把柄,不想安安遭受流言蜚语。

    而且,就目前来说,他在安安心中,恐怕还比不上她师父给她的医书重要。他要是贸然说这种话,祝安安恐怕觉得他是赵二郎之流的小人了。

    祝安安并不知道顾宁说完这句话心中是如何百转千回的,她只注意到一点:“‘不太在意’?那就是还有点在意喽?”

    安安总是这么心细如尘啊!顾宁心中赞叹,回道:“不瞒安安,顾某心中确实还是有点在意的。”

    在意因为眼盲,不能给学生更好地讲课,也不能偷偷给你编才子佳人的话本,更遗憾不能看见安安你的模样。

    祝安安:“你放心顾宁,我一直记得曾经答应过你,要治好你的双眼,你再给我一段时间。”

    祝安安不是说大话,这段时间她一有空就研究师父给她的那些医书,只看治眼睛的部分,连治疗赵二郎“哮症”的那些她都放在一边,一心想只快点治好顾宁的双眼。

    不知道顾宁睁开双眼是一副什么模样?现在他就已经很好看了,要是睁开双眼想必会更勾人吧······

    祝安安对顾宁双眼睁开的全貌想入非非,她决定了,以后她要挑灯夜读,多看几本医书,快点治好顾宁的眼睛,好一睹芳容!

    也许是因为要治好顾宁的双眼,祝安安看得医书多了起来,她的医术也变得更加出众,因此,她在回春堂的名声越发大了起来,有许多富人家甚至出高价让祝安安上门诊脉。

    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但八月的一天,赵家人的到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