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十、征询意见 (第1/1页)
“杜姑娘?”由于杜丹突然对着他笑,钱清贵稍扬眉,丢去询问。 “不……”杜丹赶忙回神。“我刚突然想通了一件事。” “什么事让杜姑娘如此高兴?” 呃,这事没法解释,杜丹只好临时瞎掰。 “我前两日卖了些皂和番红,价不差,可回去算算,若中途有什么差错让货给糊了坏了,这买卖还是得亏。” “商队亦不保证回回稳妥。” “可不是。更别说我是去游山玩水,南货不过顺带,是赚是亏都不是正经生意,没道理计较。” 闻言钱某人表情先是意外,而后笑了出来。 “杜姑娘心大,若说是玩,确实如何都不亏。” 杜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就是突然想通了这事,让钱公子见笑。” “杜姑娘打算走商?” “走商不敢想,在老家做过些小买卖罢,不瞒钱公子,我来京也是想着这儿人多,人多便是子多,这地方适合做生意。” 钱清贵目光闪动。 杜丹这话可有深度了,若她之前只是把他当萍水相逢的临时游伴,现在这话就是在交底的同时顺道释放一些讯息。 谈话这般自在老练,若不是看着这张脸,钱清贵都要以为这里坐的是哪边来的大商。 “若是生意,某倒也能帮忙参详一二,不知杜姑娘打算做哪门生意?” “我到京不久,还不清楚这儿人喜欢什么,有什么规矩。”毕竟还没那么深交情,杜丹也不能上来就立马抱大腿求帮助。 “不过这几日我在京里走动,倒也有些收获,不知钱公子愿不愿意一听,瞧瞧有无错处。” “杜姑娘请讲。” 杜丹略作沉Y,理理思路。 “我走的地方不多,大多还是在南市,城南有几家学堂,听说几个氏族的族学也在那儿,故我瞧南市卖文房四宝的商铺b其他地方多些。” 钱清贵点头。 杜丹继续道:“学堂多,表示在那儿走动的人都有一定家底。或许不富,可子儿也不会缺的,就算是家里穷的,送孩子上学堂肯定是愿意在孩子身上花钱。故我想,南市虽然不若东甲街这边那么多高档商铺、食楼,却也是城里极好做生意的地方了。” 白话讲,杜丹认为南市消费潜力高。 虽然东甲街这边高档店家多,却不好进来。古代的流行和权位是挂g的,你想做高端生意,首先得要有让人认可的地位身分。退而求其次,来这儿摆摊做小生意好了,位置却也都让当地的老人占了。 相较下,南市的“热点”铺子不多,进场门槛相对容易,又有消费潜力,依杜丹一个外地人又没后台的情况,想白手起家,南市是个非常好的入门选项。 她斟酌着话,把这意思大概表达了。 随着她越说越多,钱清贵表情略动。 杜丹所提到观点,对衔着金汤匙出生的钱五公子来说相当新鲜。 毕竟钱家家大业大,走得向来就是高端生意,别说一、两家铺子,买下整条街亦非难事。对他们而言,杜丹需要考虑的问题压根不存在。 但略一思考,不得不承认杜丹说的确实有道理。她清楚自己本身条件,知道如何找到对自己有利的路子。 由于杜丹年纪摆在那儿,钱公子不知道她内芯特别之处,自然往杜丹是天生对商事敏锐上去想。 这绝对是个从商的好料子! “那么杜姑娘认为,在南市做什么生意好?”钱清贵问。 这问题问得好。虽然杜丹是以书院、学子做为切入点,认为该处消费潜力高,但文房四宝等用品在这时代就是高端货,制笔制墨等师傅都已经让人包养,若杜丹想做这类生意绝对是不现实的。 钱清贵也是这么思考,心里好奇若杜丹想做文房四宝这类的生意,该如何处理货源等问题。 谁知杜姑娘给了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 “这边还是做吃食好。” 钱清贵稍愣。杜丹接着给出解释。 “纸墨笔砚这些东西马虎不得,我一没书香背景,二亦没能力去聘请那些老师傅,就算勉强做了顶多糊口,却得出大力,划不来。”好歹被东方穆谨带在身旁手把手教了许久,杜丹很清楚这些文人圈的对文具有多gUi毛,你做低端了没利润,做高端她没家世背景又是个y伤,到时被人找碴挑错可是相当危险的事。 再来杂货商铺其实也是个选项。 只是她本金不多,暂时弄不来自己的商队,护镖的门路亦不熟。虽然能先从小规模的简单物品卖起,但既然没什特sE,消费者大多会找熟识的店家。y要从中Ga0一些噱头促销抢客当然也行,可初来乍到,这种同质X的抢客容易与人结怨,在发展初期,杜丹自是先不考虑。 算来算去,卖吃的还是最容易整,门槛低,麻烦少,只要有些特sE,口味不差,总会有人捧场。就算没做起来,杜丹也赔得起,评估下来是最稳妥的起步方式了。 钱清贵听她侃侃而谈,唇边噙着笑。 每到杜丹说完一段,他才会问上一两句,杜丹一一答了。 最后钱清贵沉Y。 “某认为杜姑娘所说的确是可行,只是吃食京里卖得也多,杜姑娘打算做些什么?” “我以前在兰江大户人家里做事,和厨房大妈学过几手。兰江那儿吃的和京里有些不同,得试试才能知道卖不卖得。”她说得保守。 “杜姑娘有心,若在吃食口味上捉m0不准,钱某愿意帮忙出些意见。” 杜丹一喜。“那就先谢过钱公子了。” 钱清贵微笑。“其实我早想说了,既然我与杜姑娘有缘,又让杜姑娘救了一命,不如就占些便宜,唤杜姑娘一声妹子,杜姑娘别觉得我唐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