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53)东厢 (第2/3页)
回家的那些陌生Alpha,他又是何等厌烦乃至敌视。 即使没有说错话,亭亭的排斥也是他应得的。 他知趣不再开口,专注于驾驶,但无法就此放下担忧。 那个Alpha对海悧的兴趣,不是正常工作关系应有的程度。虽不清楚他们有什么程度的来往,可想而知不是完全无害的友谊,否则海悧也不必强硬推掉一点节日礼物。身为Omega,无论收下什么都会成为把柄,即使他的收入绝不低于一个资历尚浅的幼儿园教师,一旦收过礼物或其他利惠,对方有什么误解甚至妄想,都会变成他的过错。为了孩子能获得更多关爱,他选择不排斥这份注意力,只是委婉地保持距离。 现在的海悧应该可以“成熟”地处理人际关系,不需要保护,佩里反复说服自己相信这一点。可他仍然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以任何方式的微小努力,去阻挡觊觎者的眼光。也许刚刚那时他应该下车去,和那个所谓老师问候几句,让对方相信海悧身边有关系特殊的“朋友”,不允许其他Alpha插手。他错过了时机,现在也只能假想而已。 去往海悧家乡的路线他只走过一次。那时他坐在副驾驶位,听着旧车音箱里传出的抒情民谣,海悧双手按着方向盘,粉白的手指时而跟随节奏敲敲点点,擦过樱桃味润唇膏的双唇光泽盈盈。像广告片里才有的、令人神往的完美假日。 回想起来,佩里几乎不敢相信,他也有过那样纯粹幸福的时光。 而今他再次行驶在同样的国道上,车内多了一个孩子,却更安静得多。刚上路时亭亭还有一点兴奋,很快就在车身的均匀微振中入睡了;海悧握着手机摆弄了一阵,渐渐也靠在椅背上阖眼半寐,经历了年末的紧张工作和意外事故,持续绷紧的神经大概也到了极限。 如果是乘坐出租车或公共交通,身为Omega还带着这么小的孩子,不会像这样放松休息吧?佩里自我安慰:至少我还能给他这一点安全感。 他们在西斜的日光下路过最后一个服务区,停车暂歇。海悧带亭亭进便利店买零食,佩里在他们身后保持着距离,不想靠得太近引起亭亭的不安,但当他看到海悧试图单手打开饮料柜取东西,还是忍不住赶上来。 “你要什么?我来拿。” “没事,我自己可以,我这只手是好的啊。” “你还是不要乱动了,告诉我要什么。” 海悧好像有一点尴尬,“花茶和……斑斓冷萃,我记得你喜欢喝。” 自己是个伤员,还想着照顾别人……佩里几乎想数落这个过于体贴的Omega,又因得到这份小小关怀而羞愧,一时不知该说什么,只好生硬地转移话题,俯身问亭亭: “小公子想喝什么?” “香草奶昔。” 海悧不赞成地啧了一声,“不行,那个太甜了,他不能喝那么多糖。” 不是吧?佩里差点要这样说了。话没有错,只是不像那个嗜食甜品的Omega能说出口的。随后他意识到,海悧在孩子面前只会说正确的话,保持一个合格监护人应有的表现。 这算是好事吗?……“不乖”的那一面,是隐藏着还是真的消失了? 他不能违背海悧的要求,亭亭遗憾的表情也令人不忍——佩里想不出海悧要储备怎样的力量才能对这个眼里有星光的孩子说不。他决定做个调停: “我和小公子分着喝,可以吗,只给他一点点,应该不要紧吧?” 海悧不再反对。佩里拉开柜门,探向货架的手略过冷萃咖啡,拿了奶昔。 回到停车场,他用纸杯倒了一点奶昔给亭亭,剩下的自行消化了。他很少喝这种甜腻的乳制品,丝绸般的液体滑过喉咙的感觉,意外地很舒适。他品味着这一日路程中所见的微妙改变。不再贪食糖分的海悧和开始被甜味侵蚀的自己,都是因为那个孩子。 橘色的日光拉长三个人的倒影,就像节日返乡的万千家庭之一。 再次上路前,海悧说:“这下面有间洋教堂,如果你想点个蜡烛,我可以带你去。” 对了,今夜是新年前夜,应该去教堂祈祷。佩里算不上信徒,原本没有把这类事项列入计划,只是对宗教有一份单纯的亲切感,和祖父一同祈祷的节日夜晚,是他幼年的珍贵回忆。那些曾偶尔流露的怀念,海悧都还记得。 从路边向下张望,确实能看到一座教堂的尖顶。他请求海悧带路,三人一起走下野草之间的小径。 那是一间朴素的乡村教堂,没有精致的拱券或花窗,不同于郡主一家常去做礼拜的大教堂。但那飘散在走道上的淡淡烟香,无论在哪一国度、在奢华或简朴的穹顶下,都是同样令人平静。 佩里走到祭台前,点燃一支蜡烛。海悧停在远处等他,亭亭照例贴在父亲身侧,用好奇和警惕的目光观察着四周。 在烛火的暖意中,佩里摘下圣牌吊坠,合在双手之间,金属花瓣硌痛他的掌心。他尽力思考过,但仍无结果,该怎么想、怎么对待那个分享他血缘的孩子,以他可悲的立场,还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他低头默念祷词,祈求传说中的双性先知给他指引。 到达村口时已是傍晚,古村巷窄不便行车,车辆大多停放在龙后庙门前的停车场。海悧和亭亭下了车,是该道别的时候了。 “你今晚怎么办?”海悧问。 “我回镇上找个酒店。” 佩里没有过多考虑过自己,他此行是为了帮忙,不能反过来麻烦海悧做什么安排。 “我们小地方不像城里,新年夜都不做生意的……住处不好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