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回刘三姐诗榜择佳婿,陈二郎桂州试牛刀 (第2/2页)
这范本可不是每个人都能获得的,何况何长瑜还是大诗人谢灵运的挚友。 说明评委认为孺子可教,给一个榜样让你照着去学! 听着人群中传来的一阵阵羡慕声,莫动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这还没完,楼上再次传来声音:“三句流俗!改为‘只为客怀无寄处’吧!” 众人再次大惊,这分明是姜有望先生的声音,能得到姜先生的指点,莫家书童还真有运气! 谢过姜先生後,莫动收敛了笑容,回到自家公子身边,想说两句什麽,可最终还是乖乖噤声。 “唉…”莫炎看对方一眼,自怨自艾地轻叹了一口气。 我当年可是最年轻的诗士啊! 想那三年前,自己可是初次参评就一举成为“诗士”的天才啊! 莫炎又叹了口气,问身边俊朗的少年道: “能请教这位兄台一个问题吗?” “嗯?”陈成正饶有兴致向楼上张望,要看看大名鼎鼎的姜有望先生什麽模样,听到问话,转过头来。 莫大郎岭南的口音太重,不像後世桂林使用的是“西南官话”,陈成很难听懂。 “那个,”莫炎挠挠头,想了想大唐的“国语”,洛yAn读书音应该怎麽说,尽力改变了自己的腔调,把问题重复了一遍。 陈成心想,这里这麽多人,你谁都不问,直接问我—— 果然我气质非凡,异于常人麽? 很快陈成就知道自己会错了意。 “那个,”莫大郎对陈成道:“我听兄台不是本地口音,是从外地来的吧?” 陈成点点头。 “我就想问你,在你们那里,‘诗品考核’也如此艰难吗?”莫炎看着陈成。 三年前得知这“段位考核”,自己便意气风发地来了。花三个月学写诗,第一次考核就成为最年轻的诗士! 那时父亲也为他骄傲,可不知道怎麽回事,自己明明勤学苦读,发奋作诗,诗也作得越发好了,可是段位不升反掉。 第三次评b的时候就失去了“诗士”的称号,如今第五季了,乾脆掉到了守拙下品…… “在长安洛yAn是有类似的……”陈成挠挠头,当初睿宗第四子岐王李范在世时,很喜欢评点诗文,但能参加他的评点的,都是王维、刘庭琦、张谔、郑繇等当时名士,老父陈兼有幸参加岐王宴会,与群贤相互切磋,再听一曲李gUi年演奏的筚篥,是多年以後都难以忘怀的记忆。 岐王诗榜,很厉害吧?我觉得应该b桂州的更难。 莫大郎无语了一阵,怎麽能跟岐王诗榜那种级别相b! 这就好像在後世,我跟你说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後旗甘旗卡镇满斗村金葫芦杯少儿演唱b赛业余组,你跟我说格莱美。 莫大郎长叹一声:“如此这般艰难困苦——看来我是永无出头之日了!” “呃……”听了这位意外陨落的昔日“天才少年”的经历,陈成也有点同情。 “下一个,颍川陈成!” 逍遥楼上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 “到我啦!”陈成对莫大郎点点头,表示自己要接受测试了。 众人只见一位身着白衣的俊朗少年,飘然走到楼前开阔处,举止有度,仪态端正,叫人眼前一亮! “我的诗作是,七言绝句,到桂州!——”陈成缓缓Y道: 环城一片sE苍苍,平地高楼立夕yAn。 摩诘北归之问Si,千峰百嶂yu断肠!” 众人听罢此诗,议论纷纷。 气象开阔,画面感也强。 就是这句“千峰百嶂yu断肠”,加上什麽“王维到这里赶紧回去了”“宋之问在这里Si掉了”,说得好像桂州是让人避而远之的坏地方似的,让本地人难免不悦。 但这的确是古代北方人对岭南的刻板映S,在他们看来,此时岭南就是“瘴疠之地”。 楼下众人的腹诽并没有影响楼上对陈成诗的评价,随着他念诗完毕,楼上给出了评价: “诗之力!九品!” 听着这评价,场中陷入了一阵寂静。 “竟然是……九品!” “恐怖如斯!这少年究竟是何方神圣?”寂静过後,周围的少年,都是不由自主的咽了一口唾沫,看陈成的眼神充满敬畏! 这还是今天上午以来,第一个达到九品的! “诗范——” 众人一听陈成也有诗范,赶紧竖起耳朵! “魏武!甚有古直悲凉之风!” 直接将陈成的诗句与魏武帝曹C的诗风相b! 舆论再次譁然! 外乡人何德何能,直接与建安风骨、三曹之首相b! 陈成也有点不自在,拧眉叹息!自己毕竟是“前朝宗室後代”,类b魏武帝,是不是有点不合适啊! 楼下少年的愁眉被楼上众人看得真切,首席评审姜有望先生笑道:“此子不骄不躁,处之安然,真有古仁人之度也!” 侍立姜先生一旁的少nV,一双妙目盯着陈成打量,对这个说不出哪里不一样的外地少年,也有点好奇。 “观——”姜先生正yu再度评价今日诸子表现,看见少nV的视线,心思微微一动,忽然微笑道:“若以此子为咱们喜儿佳婿,何如?” 少nV愣了下,转瞬霞飞双颊,轻垂眼帘:“伯父又说笑了!哪得这般轻率!”却也没说更多反对的话来。 姜有望再此哈哈一笑,不提nV儿家心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