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大作战_第一回刘三姐诗榜择佳婿,陈二郎桂州试牛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回刘三姐诗榜择佳婿,陈二郎桂州试牛刀 (第1/2页)

    “莫炎!诗之力,三段!”

    “哗!”

    桂州逍遥楼下,众人翘首以盼宜州莫大郎的的诗文评b结果。

    一听结果竟然如此不堪,哄堂大笑!

    “我没听错吧?诗之力?还只有三段?越来越差劲了!”

    “嘿!不出我所料嘿!呜呼!莫氏的颜面啊!”

    “莫大善人,虎父生犬子如此!令人太息!话说当初这小子拿到诗士一段时,诗文当真是自己所作麽?八成是他人代笔吧!”

    莫大郎对众人的谈论充耳不闻,失魂落魄地立在原地,泪水忽然模糊了眼前的逍遥楼和一张张面孔。

    脑海中只剩下两句诗:

    意随蓂叶尽,愁共柳条新。

    ……

    这诗有点来头,原是那:

    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

    意随蓂叶尽,愁共柳条新。

    投刺登龙日,开怀纳鸟晨。

    兀然心似醉,不觉有吾身。

    写的正是桂州逍遥楼春日之景,诗人名曰宋之问,是nV皇武瞾时期红极一时的g0ng廷诗人。可当唐睿宗李旦即位後,厌恶宋之问依附张易之、武三思,将他贬至遥远的钦州,流寓岭南道无b想家的宋之问只能悲叹: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了。

    睿宗一日不Si,故乡一日不得归!

    没成想,睿宗还没Si,就传位於第三子李隆基,可当今天子李隆基b他老爸还要讨厌宋之问,“嘿!这老家伙还活着呢”!一道敕书,直接让宋之问在岭南自尽了。

    天可怜见,宋之问是来桂州逍遥楼题诗最有名的一位诗人,他也是第一个以古“桂林”郡之名来称呼桂州,并让後人效仿的。还没等他创作出更出sE的作品,就踏上h泉。以至於此时逍遥楼虽能与h鹤楼、滕王阁、岳yAn楼并驾齐名,到後世竟无多少人知晓了。

    宋诗人Si後二十九年,正是开元二十九年。八月盛夏,桂州逍遥楼再度热闹非凡。这里正进行岭南文坛盛事:诗榜评b。

    大唐是诗的国度,科举考试最被看重的“进士科”,在开元天宝年间的主要考试内容也正是诗赋。可惜,五岭以西的人运气不佳。第一个考中进士的岭西人是唐太宗贞观七年633年的梧州藤县李尧臣,56年後,睿宗李旦第一次即位时的永昌元年689年,钦江甯原悌才第二个考中。

    从那以後到如今,又过了52年了!岭西的第三位进士竟然迟迟未出!

    好山好水好风光,可就是出不了好诗与好诗人!难道五岭西边的人天生不大会写诗吗?岭西父老绝不认同!

    这不,在桂州都督府崇尚佛儒的冯古璞都督宣导下,大名士姜有望先生牵线,七十四州学人并集桂州始安城,开创“桂州诗榜”,品评诗文,褒奖後进,大有东汉许劭兄弟“月旦评”之遗风。去岁大诗人王维由长安至桂州“知南选”,也对如今桂州文风的B0兴大加激赏,很是勉励了几位青年学人,与他们相约长安科举时重会。

    长官意志,名人月台,自身追求,加上丰厚回报,每年两度的诗榜评b越来越火热,大有媲美後世选秀节目之势。

    今秋的评b是三年中的第五次,盛况更胜之前。因为不仅这次奖金丰厚,更有传言“歌仙”刘三姑有意从此次获得高诗品的学子中,为AinV择取东床快婿。刘仙姑年轻时歌艺无双,又是一等一的才貌,“三姐”芳名令多少岭西青年魂牵梦绕。“三姐”现在虽然成了“三姑”,但三姑的AinV尽得真传,二八妙龄,秀丽更是青出於蓝,让未婚青年们心生Ai慕也是难免的事。逍遥楼下,青年才子们的互相较劲早已暗流涌动。

    “柳州戴誉此番应可达‘通幽’之境。”

    “yAn朔那个神秘的‘大榕树主人’不知今番是否会来参与评b。”

    “宜州的莫大郎还有下降的空间吗?”

    刚从房陵来桂州的陈成,今天也来凑热闹。满是新奇地听着岭西的学子们谈论着参加这次诗榜评b的各式人物,对桂州诗坛的现状,有了一些基本认识。

    他本名陈苌,先祖乃是南朝陈宣帝第六子宜都王陈叔明,父亲陈兼作为开元十二年进士,多与王维、高适、崔颢、王昌龄等大诗人交游。陈苌幼时就有神童之名,曾在开元二十四年洛yAn的千秋节宴中以一句“五凤楼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获得李隆基和武惠妃的赞赏,在江湖上也算小有声名。来岭南自认为诗力雄厚,不惧怕与人b较。不过,看了在众人嘘声中登场的莫炎的表现,免不了还是有些同情,又认为旁观者未免过於尖酸刻薄。

    这小夥虽然诗写得不怎麽样,但也不是什麽罪大恶极之人吧?g嘛你们上百人一起挤兑他?

    ……

    “下一个,宜州莫动!”

    “莫动在此!我带来的诗作是:题桂州瀑布

    青山碧水野云迷,系缆离舟过水西。

    我为诗榜经此路,听多鹤唳与猿啼!”

    片刻之後,逍遥楼上再次给出评断:

    “诗之力,六段!”

    周围人发出啧啧惊叹,莫动乃是莫公子的伴读书童,公子书没读出什麽样子,诗也作的不行,反倒是书童的诗作得有模有样!直接六段!

    逍遥楼上再道:

    “诗范:宋记室何长瑜!”

    不仅获得了六段,莫动还得到了一个“范本”!如同青铜器都有“模范”!

    诗范,也就是历史上那些留下声名的诗人,好像NBA的新秀也都有一个范本!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